女子狠拽孔雀羽毛,景区真的管不了?……
近日,网络视频显示,河北秦皇岛一景区内,一名女子徒手尝试拔掉孔雀的羽毛,然后递给孩子逗她开心。
景区回应称,因未接到投诉暂不了解此事情,如果发现只能制止无法处罚。目前暂未找到伤害孔雀的女子,但将保留对其追责的权利,孔雀暂时无大碍。
从视频中可看到,该女子拔下孔雀羽毛后,受惊的孔雀快速逃跑,飞到了一处高地上。景区工作人员说,即便孔雀身体没有受伤,但在心理上,它很长时间内都会惧怕人类。
但这显然不是当事女子关心的重点。这么硬拽孔雀的羽毛,孔雀会有多痛,在旁人看来有多残忍,这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据悉,该景区有很多珍贵鸟种,这些鸟类没有固定活动区域,人与动物可以近距离接触。
一方面,人鸟共存是景区的一大卖点;另一方面,这可以让人类,尤其是小朋友,通过观察和了解动物,感受到动物的多样和美丽,增进对动物的情感,学会保育和爱护动物,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可现在这名家长却反其道而行之,举手投足间向孩子做出很坏的示范,不仅生动演绎了不文明行为的丑陋,还有对动物生命的麻木和冷漠。
如果说她是一时被孔雀鲜艳的羽毛所吸引,用伤害来表达喜爱,那这样的喜爱未免过于沉重。对孩子而言,这一惊喜的代价有点大。
奇怪的是,尽管女子的行为引发了全网的愤慨,但景区似乎对此无计可施,只能观察孔雀受伤害的情况,保留追诉权。
景区工作人员称,就算他们当场发现,也没法处罚,只能劝阻。
之前也发生过类似情况,工作人员仅仅制止都造成投诉事件,最终以工作人员向游客赔礼道歉了事。
也难怪,景区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就算将伤害动物的游客逮了正着,也没法让游客停在现场,等警察过来处理。
劝阻时还得态度友善,语气温和,如果批评教育的措辞把握不当,很可能会被游客投诉服务态度差。
如果景区管理方视游客为上帝,不分青红皂白地满足他们的诉求,景区工作人员的腰板自然硬不起来,倾向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或许正是不文明游客屡屡糟践动物且肆无忌惮的原因。
对于这些不讲素质、以伤害动物为乐的游客,除了从法律上追究民事赔偿外,景区真的毫无办法吗?
当然不是。
2015年施行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里规定,国家、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设立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将不文明行为与公民个人信用或诚信挂钩,建立失信档案,景区通过实名制购票,启动联动惩戒机制,让不文明游客与旅游景点一刀两断。
此后,很多地方和景区推出了各自“黑名单”制度,几乎每年都有人被纳入旅游黑名单。
去年4月,八达岭长城规定破坏文物者将终身不得“登长城做好汉”;
同年8月,南京玄武湖景区,一名游客在景区内擅自采摘罕见的并蒂莲花,相关部门对其罚款200元,并将其纳入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等。
但从整体上看,“黑名单”制度的应用还是有限。
就拿拔孔雀羽毛来说,这样的事情之前发生过多起。
2017年,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被曝有游客拔孔雀毛。
2018年,扬州一动物园4只雄孔雀的羽毛被游客拔光,变成秃尾,毛细血管还因此而受伤发炎。
去年云南野生动物园内,一女子追着孔雀跑,与她同行的男子迅速上前拔下羽毛……
但鲜有人因此被纳入“黑名单”。
如今硬拽孔雀羽毛的事再度上演,引起极大的舆论义愤,如果对于破坏者的行为,依然止于道德说教和谴责,不仅会让实行多年的旅游黑名单制度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也会助长这一破坏性风气,引发他人争相效仿,增加景区管理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纵容,会让大众心中呵护的文明理念遭到践踏,侵蚀好不容易形成的、并日渐提高的文明共识。
景区作为孔雀所有者和保护者,必须要为其发声并有所作为,尽管没有处罚游客的执法权限,但将她纳入景区黑名单,将其挡在门外,还是能够做到的。
当然,从长远看,要提高“黑名单”的震慑力,还需要各地的景区能够互通消息,实现信息共享,真正做到“一处受限,处处受罚”;
地方旅游部门、征信、交通、公安等各部门加强合作,形成有效的联动惩戒机制。
这有待于地方进一步细化旅游黑名单制度,早日将国家层面的规定落到实处,让低素质的游客,为其不文明的行为付出实质的代价。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