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国学:道家智慧
产生背景:老子比孔子早三十年左右,负责周朝的国家档案图书资料,春秋末期是一个危机时代。
虚无主义盛行
一种是价值虚无主义,由于善无善报恶无恶报导致善恶价值混淆价值失落形成价值虚无主义。
另一种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反正活者都是要死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活者还要受苦,为什么不自杀呢?
儒家孔子同老子不同,孔子致力于解决价值虚无主义,他无法看到老百姓无法分辨善恶以至于无法行善避恶,儒家认为一个人要行善避恶有三个理由,第一是社会规范,但当时礼崩乐坏,社会规范已经没有用了,因而其不能让人行善避恶;第二是信仰宗教,但当时宗教信仰已经慢慢模糊,只剩下祖先崇拜,而祖先对于子孙一定是偏袒的,因而照样缺乏正义;第三是儒家的贡献,诉诸于良心,接受教育让自己自觉自己的良心,让人能够在良心引导下真诚的行善避恶,快乐有内而发。
道家认为做到在良心指引下行善避恶是不够的,因为如若你做到行善避恶而外在社会规范引导下的社会对善恶已混淆,你行仁义而别人却假仁假义,不仁不义。因而儒家往往被道家批评为虚伪。道家认为儒家要解决的价值上的虚无主义是相对的,最终要解决的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由此来看道家的度量超过儒家,它要从根本上来化解虚无。
如何化解?道家提出找到一个最真实的叫做道。
何为道?老子认为道就是就近真实,就近真实不是相对真实,我们见到的真实充满变化,而道本身是不变的。从一下几方面理解:一是把它当作一个整体,道就是这个唯一的整体,宇宙万物都在道里面,道无所不在,但道并非无所不是,意即万物毁灭了道不会受到影响,老子的道比天地还要早出现,他有两个特色,第一,独立而不改,即它是一个整体且从未改变过,万物生灭变化道不受影响;第二,周行而不殆,即道无所不在且永远不会消失,道是永恒的,称作就竟真实。
比较道家和儒家:第一,儒家以人为中心,显示一种社会性格。而道家显示一种自然性格,不以人为中心,而是将人还归于大自然;第二,儒家将天当作最高的存在,所以帝王称为天子是合理的,即儒家接受历史性,儒家有很强的历史性格。道家认为天子只是万物之一,提出道是最高的,即道家具有宇宙性格;第三,儒家认为人生最高的修养境界是天人合德,即一定要修养德行才能达到天的要求。道家认为天人合一,因为道和人本来就是合一的。
道家具有革命性?道为最高,而不是天。
只有三种人适合学道家,第一种是年纪老的人,老子,已看透人生,有智慧、觉悟了,不再执着;第二种人是失意的人,庄子,他是一个智慧极高的人,但是才华越高对照处境就越显失意;第三种人是普通大众。
老子思想:老子思想的出发点是如何让宇宙万物恢复和谐。他认为一切问题根源于人类的认知能力。何为认知能力?首先表现在区分上,人的理智使人能够区分从而辨别好坏利弊,但另一方面区分后就会产生比较之心,比较之心就产生争夺的愿望,争夺便会造成社会混乱。因此区分有其必要性,区分使人类能够活下去,但区分又产生欲望,以至于造成各种坏的结果。因而人类光区分是不行的,要提升认知能力,称为避难,即避开预先知道的灾难,学习历史的意义就在于这里。这一阶段常被一些兵家,阴谋家,厚黑学利用以避开灾难,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第三阶段是启明,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有闭上眼睛回想其言行举止,才能知道其用意是什么。老子认为启明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从道来看万物,而非从自己来看。
老子第一步是提升认知,第二步是修炼,那么如何修炼呢?应当做到虚和静。何为虚,例如一个水杯空的即为虚,装了东西即为实,装了水就不能再装其他东西。心也是一样,心里装了很多相对的东西(相对的东西就是各种现实的利益、关系)就难以装入绝对的道了,因而很难觉悟。后来庄子讲虚室生白,一个空的房间才会显得光亮;人静下来才能像水一样,水静则成镜,人心静了可以照出所有外在东西的原型。
老子认为能够做到虚和静,人将会有三宝。一慈,道是万物之母,要悟道就要从母亲的角度来看世界,从母亲的角度来看世界是天下万物没有物是废物,没有人是废人;二俭,世间万物皆相似,关键在人怎样去用它,分配要均,物尽其用,从而每个人都能活下去;三不敢为天下先,即让。此三宝让人长生久视。
道家并不追求活的快乐,因为无所谓快不快乐,情绪变化要小心,太快乐容易乐极生悲。对道家来说情绪是不必要的,因为喜怒哀乐代表了得失成败,而在整体里面没有得失成败的问题。如何理解呢?以人生来说,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只是时间不同而已。人的一生能量是固定的,只是分配不同。
老子的无为,指无心而为,意即你可以做所有应该做的事但不应有刻意的目的,有目的就会有比较,因此有心而为的人总是不快乐的。春秋时期天下将乱,如何让自己平安,老子主张虚与静,保持距离。
庄子时期转乱四起,虚与静已经不可能了。庄子主张化,即与万物一起变化。庄子了解人性险恶,人生的困难。庄子的思想充满一种活泼的力量,逍遥游写一只鱼变成鸟展翅高飞,其目的是说明人生命的可贵在于可以不断的转化,若不可转化则人生变得无趣,一眼看透,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将不复存在。
庄子认为人生有很多层次。庄子言: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他认为这是一个的开始,因为身体身体没有了欲望的冲动,心没有了各种复杂的念头,称为心斋。庄子认为人的三个层次,身,心,精神。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后才会提升为精神,精神来自于道,人经过修炼将身心自然的冲动和欲望化解之后,变得不再执着,进而和道有一种契合,这种契合表现在人生命中就是精神。精神可以自由逍遥。
庄子其人及其聪明,例证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知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主张外化内不化。外在与别人一样,内在与道结合在一起,感觉到生命的真实和喜悦。如同一滴水要想永不干涸,就将其丢到海里,人如同一滴水,海则为道,学道悟道,就竟真实,生命永不会干涸。
道家不提善恶,强调从真实到美感,万物源自道,则万物可以欣赏,可以欣赏即为美,从而生在宇宙任何事物都可以欣赏并从中找到一种快乐。后现代社会最需要道家,价值瓦解崩溃的社会,已经存在的一切都面临重新质疑的社会,道家讲在这样的社会不去理会善恶而朝向另一条道路,去寻找真实和美感,即道。
庄子曰:“未始有物”,即从来不曾有物存在过。无得无失,无来无去,一切回归于道,生命根本上就是一个安顿和安详。
老子的和光同尘,缓和光芒混同尘垢,即庄子所言外化内不化。修炼道有内无外。
如何找到道家所言的道呢,万物都在变化,变化有什么理由存在呢,没有理由存在,但居然存在,因而必须承认有个力量使他存在,那个力量就是道。
道家的无为与儒家的中庸不同,中庸实际上是择善固执,儒家讲求喜怒哀乐但应当恰到好处;道家无为,不争目的是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