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经历一场规模空前却十分隐蔽的财富大转移
要理解这场财富大转移,首先需明白两个互为反义的词:“通货紧缩” 与“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的原意是货币供给量的减少,但如今,通缩普遍被等同为商品价格的下跌;同理,“通货膨胀” 原指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但现几乎已成物价上涨的代名词,而实际上,商品价格的下降或上涨只是减少或增加货币供给量所可能产生的现象而已。不过,由于通缩、通胀与价格挂钩的常用释义已然泛滥,所以下文便不纠结于它们的原始定义了。
先做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假设货币的总量不变,当生产总值提高、财富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此时,价格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 商品价格显然是会下降的;换句话说,俗称的“通货紧缩” 会自然地发生。不过,如今人们的“常识” 与此朴素的逻辑恰恰相反,似乎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逐步上升才是理所应当的,通货膨胀好像已经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了—— 这种有违自然的“常识” 与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加息息相关,而这一人们所习以为常的通货膨胀正是这场鲜为人知的财富大转移的发动机。
在解释增发货币为何只是一场财富转移之前,先简要厘清一下宣扬这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声音成为主流的渊源。
早在古希腊时期,关于货币供给量与财富创造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便认为是没有影响的;在那之后约两千年,古典经济学家也持相似的观点—— 据后来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该观念一直延续到19 世纪末以后。
不幸的是,始于20 世纪初,社会主义、干预主义的思潮风起云涌,在此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凯恩斯男爵,他则认为增加货币供给量,制造通货膨胀,在短期内能提高生产、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 这一“良方妙计” 看似能让经济走出低迷与萧条,随即占据了主流;与此同时,与通胀相对应的通货紧缩“顺理成章” 地成为了众矢之的,通缩在主流眼中被视为必须受到禁锢的恶魔。
当下,代表了主流的经济学界与金融财经圈的新凯恩斯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皆对“通货紧缩” 望而生畏。主流人士认为:通缩时的物价下跌,不仅让商家的边际利润受到压缩从而难以生存,更关键的是,人们变得更不愿意消费与贷款,因为价格越来越低、手中的钱越来越贵,人们会囤积货币,期待价格进一步下跌,结果,总需求枯竭,生产陷于停滞、经济堕入深渊、失业率暴涨,因此,通缩是导致衰退与萧条的恶魔,而适当的通胀则能避免这一切,并让经济发展顺风顺水。
主流的这套逻辑是荒诞不经的。
首先,在通缩的大环境下,物价普跌,这意味着商品价格跌的同时,成本价格也跟着跌,商家厂商并不会无利可图。更重要的是,当价格下跌,每个人应有的需求并不会终止,没有人会永远等待、永远推迟消费,这在诸如手机、电脑等迭代速度飞快的产品中尤为明显;我们都知道同样配置的一款手机发布半年后往往就会降价,一年后甚至能打个8 折,两年后可能相当于打个6 折,或者换个角度,同样数额的钱在半年后能买到配置比今天更好的电脑,一年后能买到配置更高更出色的机子—— 既然大家都有这些预期,那为何人们未曾停止购买手机、电脑等产品呢?这些产品高度“通缩”,可能年“通胀率” -20% 或更低,但这些行业没有销声匿迹,人们的消费热情仍旧高涨;然而,主流经济学对0.5% 的通胀率都嫌低得丧了胆,通胀率低于2% 就会令他们焦躁不安,甚至发明了低通胀(lowflation)这种警惕通缩风险的词汇,滑天下之大稽。
就业是主流人士抵制通缩的另一重要说辞:在通缩下,由于价格下跌,名义工资也会下降,此时,尽管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在提升,但名义上的收入缩水会产生所谓的粘性工资效应(sticky wage effect),给人们的心理造成负面阴影,打击就业率;相反,在温和的通胀下,这种负面的心理影响不存在,甚至能提高就业率,因为当价格缓慢稳步地上涨,名义工资的上涨速度可以更慢,乃至不动,此时,人们不会对工资发牢骚,而企业有了更多的余钱可用于雇佣更多员工,失业率应声下降—— 主流的这个逻辑对不对?对,对得让人毛骨悚然,因为其降低失业率的奥妙所在,是利用工人对通胀的无知:缓慢而隐蔽的通胀让普通人感触不深,从而缺少相关的意识与诉求(若人们对通胀有准确的预期,则失业率不会受此影响;若人们对通胀有过高的预期,则依旧会出现负面的就业影响。当然,主流假设的正是人们无知,就是悄悄宰你没商量)—— 读到这里,聪明的你也许已嗅到一丝通货膨胀是如何转移财富的味道了。
主流所主张的通货膨胀肯定不是在每个人的账户、现金后面加俩0;你的10 元变1000,我有1 块变100,这种通胀将是中性的,毫无意义。因此,必然要让一些人先拿到新鲜印刷的货币(现不印刷也行,直接在央行电脑上凭空敲个数),这才会对经济结构产生作用。
举一个例子
假设,A、B、C、D 四人组成的社会一共有100 元钱,且这是全部的财富,其中,A 占40 元,B 占30 元,C 占20 元,D 占10 元;掌管着这个社会的货币发行者现新印制了20 元钞票,A 得到了20 元中的14 元,B 得到了余下的6 元,C 和D 没有拿到钱,此刻,财富总量未变,变的只是货币的数量,通货膨胀了,另外变化的是四人财富的所占比例:A 从原来的40% 升至45%(54/120),B 保持30% 不变(36/120),C 从原先的20% 降至16.7%(20/120),D 从10% 降为8.3%(10/120) —— 财富转移就此完成,A 是最大的获利者,B 仅仅持平,C 和D 相当于被盗了。
如今,央行垄断货币的发行,那谁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呢?大致上,新出炉的货币的流通顺序是:央行发行基础货币–>各大银行放出信贷–>企业融资发展等等–>领薪水的平头百姓;通货膨胀使先拿到新钱的人比链条末端的人更具优势。同时,通胀稀释了债务,使债务人的压力减轻,因为所偿还的货币是贬值的,而债权人相应的财富则缩水。再者,用以评估通胀的主要指标CPI 并不能记录整体的通胀情况,看似平稳的CPI 让人误以为这是通胀的全貌,而许多资产价格的暴涨却未被捕捉与体现。总结下来,通胀导致的这场财富大转移的面貌是:财富从越接近底端的人流向越靠近上层离新钱越近的人,财富从越是绰有余裕的储蓄者与借出者流向越是债台高筑的负债者,财富从越无产的现金与存款持有者流向拥有越多资产的人。
在现实中,这一切的受益者显然不是普通人,而是拥有更多政治关系、更富裕且更有权势的人。譬如,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几轮信贷扩张将货币供给量几乎翻了4 倍,它这么做并没有拯救经济,它只是拯救了华尔街的权贵,维护着表面繁荣;财富从普通美国人手中被转移至华尔街兜里,又因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元可向外国输出通胀,剩下的道理大同小异。
在垄断的货币体制下,通胀是偷窃,通缩也是另一种财富转移,只不过方向相反—— 通胀是一种隐秘的掠夺,通缩则是一种隐秘的慈善:比如,一个人把自己的1 亿元钱一把火烧光,他减少了货币总量,制造了通缩,其实,他也将自己的购买力分摊给了所有人。
自由市场在提供商品与服务上是最高效、最公平的制度,货币概莫能外;自由银行系统下的自由竞争将形成一套靠谱、负责、稳健的货币体系(未来再撰文介绍自由银行是如何运作的)。不过,中央银行系统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消失,所以退一步讲,通货紧缩不该被继续妖魔化下去;通缩应成为人们的朋友,我当然不是主张任何人用烧钱的方式给他人悄悄地输送购买力,而是说,价格的下降如同上文的思想实验中一样理应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现象,物价的下跌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在经济衰退时也是如此—— 收入水平下降,难道还要让人们承受物价高企吗?
主流人士所鼓吹的温和通胀,实际就是鼓吹温和地抢劫、让人不知不觉地被抢,加剧着贫富差距;尽管贫富差距本来就会自然存在、无可厚非,但这种货币干预导致的不公则是不道德的,更糟的是,这种不道德引发的不公常常被怪罪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头上—— 明明是特权作恶,资本主义却背着黑锅,比窦娥还冤。然而,隐蔽的财富转移只是其一,后患更大的恐怕是对投资的误导、对经济结构的扭曲,由此创造出虚幻的“繁荣” 迟早要被市场清算,直至泡沫破裂,更苦涩的恶果才会显现。
下次你再看到有主流学者或财经人宣扬货币刺激、担忧通胀过低时,别再被他们误导迷惑了。
试想,你非常爱国,决定帮助祖国完成通胀目标,你在工作室里哼哧哼哧做了一批精致逼真的法币钞票,你正准备将它们投入市场刺激经济、抬高通胀,但结果可想而知,你的这颗爱国之心会被狠狠掐灭,因为个人印钞是造假币的重罪,只有央行印钞才叫刺激经济—— 呵呵,这十分值得玩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