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社区|选择朋友的标准(茫茫人海,你为何选择了我)……
关于朋友,也许是因为我们彼此想法一致,所以走在了一起;但也可能因为我们走在了一起,所以慢慢变得相近和理解。
朋友陪我们走过了很多孤单时刻:一起看电影、吃炸鸡,一起谈天说地,互相倾诉情绪……
如果去追溯最初之所以能成为朋友的原因,你觉得究竟是因为你喜欢他们,还是因为你和他们很像,有着相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呢?
最新的研究发现,你和朋友之间的相似之处已不止表现出来的那些,而是有了相似的大脑神经活动,直达人类灵魂奥秘的最深处。
朋友之间的“云共脑”
由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卡洛琳 · 帕金森(Carolyn Parkinson)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友谊的产生可能与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有关。
换句话说,我们大脑加工信息的方式会影响我们的社交,并且反过来被我们的社交网络重塑。
这项研究通过对“社交距离”的测量,定义了279名研究生的友谊网络。四个月后,帕金森要求学生考虑他们同学的在线好友列表,然后选出那些他们认为是自己朋友的人。这种Facebook式的衡量标准可以用来计算两个人的社会联系程度。
注:社交距离,类似于六度分离(Kevin Bacon),表达了两个人在一个更大的社会群体中有多么紧密的联系。
举个例子,比如上图中 Larry,Emily 和 Richard 三个人中,Larry 和 Emily 是朋友,Emily 和 Richard 也是朋友,但是 Larry 和 Richard 压根不认识。
那按六度分隔理论,Larry和 Emily以及Emily 和 Richard是有一个分离度的朋友,而Larry和Richard是有两个分离度的朋友(由他们共同的朋友 Emily 联系在一起)。
帕金森利用这种规则,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了一个网络,显示每个学生之间的社交距离。这些距离的范围从一个分离度到五个分离度不等。
帕金森向所有来参加实验的42名学生展示了一系列视频短片:包括时常3分钟左右的太空飞行纪录片、好几分钟的记者辩论实录、一些喜剧的片段剪辑和足球比赛某些瞬间的视频集锦等。在实验中,实验者让每个学生都观看了这一系列视频,同时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记录了他们的大脑活动轨迹。
扫描完成后,帕金森首先根据这些磁共振数据在脑区呈现的位置对它们进行了分类;接着通过创建时间序列图,记录了每个学生观看状态中大脑活动区域的变化。
结合社交分离度与核磁序列图的数据,实验者们就可以确定: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是与他们观看这些视频时大脑的反应有关。
通过这一系列研究,帕金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两个人的社交关系越密切,他们的大脑对某个视频的反应就越相似。好朋友之间脑区中最相似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参与注意力和社会认知的区域。
也就是说:你的好朋友总是和你的想法一致,其实是有生理基础的。
这是不是很神奇?
如果打开我们的社交软件,就能发现我们每天都在和很多朋友们聊天、接触,他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心里也会经常惦记着现在的、过去的朋友以及那些我们很喜欢但遗憾接触不到的朋友们;只要我们在生活着,就能时时刻刻感受到身为一个“社会性动物”的快乐和痛苦。
但却很少有人会思考得更深一步: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事实证明,我们的大脑与那些被我们当作朋友的人共振着,似乎有一条隐秘的纽带连结其中,勾连起整个社会。这种感觉可能不仅限于你和你的朋友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默契,更存在于你近距离体验的这个世界中。
相似是因还是果?
我们有必要搞清楚这神奇的一幕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到底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相似让我们走在来一起,还是因为我们成为了朋友从而影响了彼此处理信息的方式?
不过帕金森表示,因为她的研究是横向的,也就是说她只能横向对比学生之间大脑功能的差异,但是没法据此判断其中的因果关系。这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谜题,看来在她这里也没法破解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她的实验结果都呈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神经决定论。
如果我们认为现实中第一种情况成立,也就是说有相似大脑活动的人相互吸引,那么塑造你社会关系的背后推手很可能就来自于根植你内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你生活的每一天看似在主动地结交新朋友、开拓新生活,但实际上这只是你的大脑机械化生成的生理反应罢了。
当然,前一种情况还好,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成立,那就有点可怕了。假设你不知不觉和某个人成为了朋友,可能就仅仅因为某堂课他坐在你旁边而已。当你们开始互相了解之时,也就是你们开始重塑彼此认知的时刻。
朋友之间的互动架起了两个人的桥梁,逐渐影响着你们大脑感知现实的方式。最后,通过这样的交友,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行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不过这两件事也可能是相辅相成的。毕竟人类“交朋友”这个习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发现什么神经系统上的危险。
但假如一个人结交了“狐朋狗友”或者遇到“结婚”这种影响一生的大事,会不会因此产生一些认知神经上的关联呢?
那更进一步说,会不会出现所谓“跨种族的友谊”?那些养宠物的人,会不会和自己的猫猫狗狗处理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像呢?
虽然这些事目前都没有什么解答,但值得庆幸的是,帕金森团队目前正努力进行一项纵向研究,试图从更完整的时间线中追踪人们的大脑从见面到建立友谊的过程。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其中的联系了。不过在此之前,还是真诚地建议你:
尽可能明智交友。
学堂君: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堂君有个特殊的技能,不管换哪个同桌,我的字体总会渐渐向同桌靠拢……可能一开始是因为亲近而导致相似,而反过来,相似的字体又让我们变得更亲近。学堂君猜,或许朋友和我们的“云共脑”也是如此,最初的相似让我们接近彼此,而在日后的相处中,感情又加深了我们的共鸣~
参考资料: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what-makes-us-vibe/
作者:邢乎。来源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排版:小鲸鱼 郭锅锅锅
本文《选择朋友的标准(茫茫人海,你为何选择了我)》由(✅finnciti.ngnvip.com)整理或原创,感谢您的阅读。
随机文章
【河北网络公司】百家号信用分与粉丝必现功能
最好音乐播放器-到底哪个平台音效最好?
长虹电视支持什么格式的视频-3000流明万元激光电视长虹X3F评测
布甲幻化-《魔兽世界》布甲幻化
ie图标恢复-Win7/Win8.1系统桌面IE图标不见了
1听音乐网(人生逆袭三大层级)
烟悦网(连爱情观都要受原生家庭影响)
小小课堂:苏州seo: 面向搜索引擎的网站建设_百度官方指南
百度搜索“”即可找到本站,微信搜索“✅finnciti.ngnvip.com”关注公众号。( ✅finnciti.ngnvip.com )文章来源:ID:10976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