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错误观念让你越投资越穷
《MarketWatch》金融专栏作家Cullen Roche 撰文指出,金融市场的动态体系复杂非凡,充斥着非理性或抱持偏见的投资参与者,正因为如此,投资大众间存在一种倾向,不仅容易误解金融市场结构机能,且还易于轻信市场神话而损害自身利益。
但如果能够对金融市场更深入理解,完整掌握自身准则,並摸清推动这些所谓神话的行为缺陷,我们便可顺利提高实现投资目标的机会,以下列出投资人需注意的7大观念:
1. 我也可以成为巴菲特
过去30 年来,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是有史以来,世上靠股票赚进最多钱的投资人。但他累积起现今如此巨大财富的方式经常受到误解,市场误会他的秘诀就是只挑选“有价值”的股票,令许多人陷入自己可以轻易重现巴老成功的神话幻想。
请勿简单视之,巴菲特的作为并非单纯的价值选股,他建立起的体系更加复杂,几乎没有散户投资人可以自力再现效仿。
巴 老执掌的控股公司波克夏.哈萨威(Berkshire Hathaway Inc.),实际上运作方式类似多策略对冲基金,公司从事复杂的保险承保,拥有繁复的固定收益策略、多样股票策略和战术,本质上看来更贴近一间私人股权投 资机构。因此一般散户想要“复制”巴菲特的成功之道,不仅仅是困难而已,甚至应该说是几乎不可能。
2. 怎么栽种,就怎么收获
投资组合表现最关键的负面影响之一即为成本费用。大多数共同基金表现不如高度相关(highly correlated) 指数基金,但其支出费用平均却比高度相关指数多0.8%。
这比率看起来或许不高,但若以30 年期7% 殖利率来计算,总回报金额将减少23%。举例来说若同样注资10 万美元,购买秘密指数基金(closet index fund) 和购买高度相关、低费率指数基金的投资人,30 年期报酬本金将分别增至59 万和74 万美元。许多投资人仍停留在共同基金市场,然共同基金表现并未超越基准指数。
市 场上有个简单且难以辩驳的规则—所有资产总是握在某人手上。以总量来看,市场的表现即反应出自身水准,没有人“超越”市场水准。因此高成本费用、市场摩擦 (frictions) 和其他影响效率的因素,就会导致投资人表现落后,在金融界里,更昂贵的东西並不一定代表着更好。
3. 基本面或技术分析,应该专注关切其中之一
金融圈内,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争议长年不断,基本面主义者相信,必须了解企业的基本资讯以预测资产未来表现景况,但崇尚技术面理论的人们却认为,该项投资资产过往的表现成绩,是其未来光明与否的关键。
但这些论点争执,就好像在开车盯紧挡风玻璃前方同时,又要注意後照镜动向。事实就介于两者之间,两方都是投资道路上需要注意的方向。大众应以开放的态度面对金融市场,没有所谓绝对正确的圣杯准则,且各种不同投资风格和方法皆具备价值。
4. “被动”投资的传说
没有所谓的“被动”投资人存在,因为无人可长期复制真正的被动指数表现。因此我们所有人,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主动性资产组合管理者,无论是建立一次性投资、重新平衡资产、重新投资、分配资产等等,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正负面效应。
减少费用和摩擦可谓至关紧要,但不能抱着适得其反的风险,让资产组合过度简单化。被动投资的概念,建立在实用和合理的原则上,但往往忽略了一项事实:投资组合管理是一种操作过程,并非一种被动的保证。
5. 股市会让人发财
许多市场人士有此倾向,惯于以名义方式思考其财务状况。但在审视自己的投资组合表现时,大家就必须以现实层面来思索考量,用实际回到口袋里的报酬率来评估投资组合成绩,亦即消去通膨、征税、成本费用和其他摩擦等减损名义报酬率的项目。
股票市场不是让人变得有钱的天堂,登上《Forbes 400》富豪排行榜的人们,也不是靠着炒股得到榜上地位,而是以打造营运业绩优异的公司来赚钱。股票市场可帮助人保住财富,並维持购买力量,但它並不是适合我们多数人大发利市的好地方。
6. 选股必须超越市场表现
试图找到超越大盘水准的投资选择,是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事实上,我们多数人不会因此一夜致富,且甚至大多数人根本不应该尝试这样做。
投资人并不需要超越市场表现,试图赶过大盘的意义,代表必须时时不当地拥抱风险。我们该做的是仔细分配资产,让财务目标足以对抗通膨,同时不至于让投资组合暴露在破坏性的风险之中。一味追求超越大盘,不仅大多数时候或许落空,且还可能遇到灾难性的金融动荡。
7. 以长期角度选持股是最好的策略
大家应该听过“以长期角度进行投资”或“持股待涨”,这些观念通常是以误导性的名义历史报酬率吸引投资人,或许承诺你在25 岁购股並于65 岁脱手获得最大利益,而罔顾生命黄金时期的起伏影响。
当然,这种投资方式并不符合人生方向,但金融安排却是应该要贴近生活,我们的金融生活就是一连串的事件,人们或会选择结婚、购屋、生育孩子、为孩子 缴高额学费,乃至考虑退休等等。生活里不断发生事情,投资组合也应该有所弹性,不能单纯将钱送进股市,然後希望在碰上重要时刻时,刚好可以高点出场。
别想所谓的长期投资了,在这场马拉松里只有短跑,以“持股待涨、长期角度”观念规划出投资组合,在基于12% 年报酬率的学术研究报告中或许感觉很棒,不过在现实生活里,如此作法带来的痛苦往往大於回报。
Cullen Roche 系金融集团Orcam Financial Group 创始人,以及《务实资本主义:投资大众对钱和金融应该有的了解》(Pragmatic Capitalism: What Every Investor Needs to Know About Money and Finance) 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