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前所未见的大牛市? – 交易者社区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前所未见的大牛市?

 

 

巴菲特 大牛市 WallStreetDa 布道石 逆向投资者   王凤鸣  2015-08-19   阅读  513 次

2015年8月19日,斯塔万格

亲爱的自由人:

我已经来到了此次欧洲行的最后一站,挪威城市斯塔万格。这个城市是由一块大石头出名的,这块石头叫“布道石”,世界50大自然奇观排名第一。

这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大石头,屹立于峡湾的悬崖边,十分壮观,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慕名而来。也包括我。

然而我却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行程,为了能在人最少的时候登上布道石,我早早起床,搭第一班渡轮到山脚下,开始了漫长又艰难的登山路。

整个登山路没有台阶,全部由不规则的大石块堆砌而成,十分陡峭。据说体力较好的当地人也需要大约2个小时爬到山顶,而普通人平均需要3个小时。我用了2个半小时爬到山顶,也算是平均水平以上吧,对此我十分惊喜,因为我从来都不是个运动健将。

也正是因为我赶在其他人前面,我才能够在人满为患之前目睹这块大石头的风采:

 

等到大多数人都上来的时候,我已经在更高的地方俯瞰他们了……

这就是我今天想跟你分享的投资理念,那就是——赶在大多数人之前,做正确的事。

你看,市场中有两种人,一种是随波逐流的人,一种是逆流而上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前者。

他们的特点是,只有看到结果,才开始行动。比如,他们看到市场大涨则蜂拥而入,看到市场大跌则蜂拥而出。刚刚过去的股灾中,这些人的损失是最大的,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股灾受害者。因为当你看到结果的时候,一切就快结束了。

而与之不同的是另一种人,他们喜欢赶在其他人前面做出行动。他们善于看到未来,而不是当下。这些人在股市中往往是那1%的赢家。

目前,股灾过后的A股市场,无数人都因为市场大跌而蜂拥而出,他们是真正的受害者。而逆向投资者在这个时候却在大举买入优质资产——它们太便宜了。

世界上著名的投资大师几乎都是这样的逆向投资者。说到逆向投资,你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索罗斯。他的事迹就不需要我说了,你可以随意百度一下。

但你也许不知道,巴菲特也是一个典型的逆向投资者。巴菲特曾在2002年到2003年期间先后7次买入总额为5亿美元的中石油香港上市股票,共23亿股,并且一路持有到2007年6月,在中石油大幅下跌之前全部卖出,总共盈利25亿美元——最初投入资产额的8倍。看下图:

在这笔投资中,巴菲特刚好是“早了世人一步”——在2002年股市几乎无人问津的时候,也是股票价格极其便宜的时候大举买入,然后在2007年所有人都跟随股市一同疯狂的时候悄然撤出。这或许也应了他那句至理名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而今天,在中国的A股市场经历了股灾的洗礼之后,这相似的一幕又在上演了。绝大多数在股灾中蒙受损失的人,都不敢再回头了,他们依然成了受害者。而另一部分人则在灾难中看到了生机,趁他人恐惧的时候大胆贪婪。

其实这些人之所以敢于“贪婪”,是因为不仅看到眼前被严重低估的资产,也看到了未来这些资产价值回归的那一天。对于这点,来自Wall Street Daily的著名财经主编 Martin Hutchinson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他将目前A股的估值与中国的GDP做了一个比较,这一比不得了,原来中国的股市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被低估……我们这就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作者:Martin Hutchinson                               编译:张菁

2015年8月5日,巴尔地摩

亲爱的自由人:

中国股市近期一直在反弹中来回震荡,没有再继续大幅下跌。看来中国的救市努力见效了,但这却引发了那些信奉自由市场的西方分析师的一阵唏嘘。

然而,我们必须明白,单单考虑到脆弱的A股以及那些有勇无谋的中国散户,中国政府就不可能对股市放任自流。毕竟,政府还是有可能找到对治的办法的。

回想今年6月中国股市达到的巅峰,的确称得上是“一锅沸水”。

《华盛顿邮报》曾撰文说,沪市出现了一些“过分搞笑”的案例。比如一家中国房地产公司改名为“P2P金融服务公司”。它都不用费心建立任何借贷业务,股价就上涨了10%。

文章称,今年中国股市的市值上涨了6.5万亿美元(约为41万亿人民币),这相当于中国GDP的70%。

即便如此,从长期来看,沪市并未被高估。

你看,现在的沪指是2007年达到最高峰时的三分之一,是20年前A股刚开市时(即1995年8月)的5.5倍。听起来好像很多,但是不要忘了,2014年中国的GDP 比1995年增长了10.2倍。

自从1995年以来到现在,中国股市市值的增长只有GDP增长的一半。相对来说,美国股市同期增长4.5倍,是GDP增长的2倍。

中国的另一大特点是中国的银行存款数额比美国大很多(中国人偏爱储蓄,而且人口众多)。中国家庭的存款金额已经达到约12.6万亿人民币,占中国GDP的20%以上。相对的,美国家庭的储蓄只占GDP的约5.5%, 不到1万亿美元(约为6.3万亿人民币)。中国如此巨额的存款一旦从房地产市场转向了股市,当然会带来暴涨。

因为闲置资金进入股市而带来的牛市屡见不鲜,这次亦然。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和银行贷款政策都特别宽松。它先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之后又引起了产能过剩,很多投资人离开房地产市场。再之后,就出现了大批懵懂的散户进入了股市。

现在,中国政府有个问题了。

如果他们允许股市崩盘的话,就好像这次股灾一个月内下跌32%,将会对那些懵懂的散户,他们的债主以及整个中国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政府发力,投入2000亿美元(约为1.26万亿人民币)来稳定市场。

这种干预比较罕见,但并非没有先例。香港政府曾在1998年和1999年港股暴跌的时候出手,成功扭转了局面。其实和美联储向房地美和房利美输钱是一回事儿,只不过两房是资产。

所以,中国政府的救市理应奏效。美联储的慷慨救活了美国房产市场(且不论有什么副作用),中国政府的输血为什么不能救活中国股市呢?况且中国股市市值并未被高估。

对中国政府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案恐怕不在国内。多年来,中国股票也在香港同步上市,被称为H股,而其股价大大低于大陆股市。中国的散户尚无法进行境外交易,这两个股市因而能并行至今。

国际指数MSCI Barra本来已经考虑将沪市纳入它的国际及新兴市场指数范畴,但在今年6月决定作罢,因为中国市场的一系列交易限制。

而在我看来,中国政府应该尽量放宽外汇管制,比如说允许其公民拥有更多海外资产。虽然这样做会使资有一定的外流,从而可能带来人民币汇率下跌,但也会就此扩大出口,提升经济。更重要的是,这将促成H股和A股的融合。虽然起初沪市会在一段短时间内有下跌的风险,但是也会有海量的H股股民以及两个股市的相关资金涌入并抬高股价,最终也会降低股价暴跌的风险。

放宽外汇管制后,MSCI也许会回心转意,再度把中国股市纳入其国际指数的范围内,这对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会略有好处。大量国际指数基金或准指数基金会涌入上海。这时将出现你前所未见的大牛市。

祝您投资愉快,

Martin Hutchinson

~~~~~~~~~~~

请自由人读者来信告诉我,你是否喜欢Martin Hutchinson的文章思路?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在未来你希望在《财务自由人》中看到更多的内容是什么?

向自由更进一步,

王凤鸣
《财务自由人》

 

交易者社区

稳定交易,中长期计划,需要安逸的生活! 由finnciti拆分盘为起源,接触到了现货,外汇,股票,区块链,虚拟币,学习了索罗斯,巴菲特的交易理念,渐渐的也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理念!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