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商平台会将刷单公司告上法庭吗? – 交易者社区

中国的电商平台会将刷单公司告上法庭吗?

 

中国的电商平台会将刷单公司告上法庭吗?

如何治理假货、刷单之类的灰色产业链,美国最大的一家电商平台,做出了典范,那就是将1114名受雇佣刷好评的刷手,一次性告上法庭。事情是这样子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为了弄清楚亚马逊的评价是否公正,杜撰了一本电子书,在亚马逊贩卖,并且雇佣1114刷手对杜撰的电子书进行炒作,每一个刷手都会使用几十个亚马逊账号,给该电子书进行好评,而且还会从社交网站上盗取别人的身份信息,以高度仿真真实用户,让该电子书短时间内拍到电子书排行榜的首位。

事情出来了后,亚马逊感觉事情很严重,追查到这批刷手来自于一个类似于猪八戒网的自由职业者的网站,其中就有不少人出售虚假评价。经过交涉,那个网站将涉事的注册工作者从网站移除,但对于亚马逊来说,仍然觉得还不够解决根本性问题,依然还会威胁到亚马逊的声誉,破坏评价的公正性,因此将涉事的1114名刷手,告上法庭。并且,极有可能会将具有刷单刷好评的商家,同样告诉法庭。

看看,亚马逊才出现了1114名刷手,就紧张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反观国内的电商市场,刷单现象普遍到的不行,刷手可能有好几百万,专门从事为商家刷单的公司,也可能过万,大大小小的线上刷单工会,更是汗牛充栋,有些公司或者个人,甚至因此而年入近百万,过千年的公司,也为数不少。电商业有个判断:做电商的企业赚不了钱,都是让平台和刷手、快递给赚了去。

实际上,对于平台来说,对待刷单,早期是纵容的,甚至是刻意暗示的。发展起来后,明面上进行打击,但实际上却是半推半就,往往有争议了,抓几个典型,清退几个,就算是治理了。而一些针对刷好评的稽查系统,实际上也更多地针对中小型商家,大型的商家,每天给快递公司提交好几箱的快递单,一点事儿都没有。

我们目光再放长远一点,将对待刷单,扩展到电商行业所衍生的所有的灰色产业链,比如职业差评师、刷手、盗号、卖号、售假、山寨品牌、恶意维权师、售贩流量诈骗、返现诈骗、无效及劣质产品,我们的电商平台,究竟是怎么对待的?这些层出不穷的基于电商的灰色产业链以及犯罪链条,电商平台真的就没有一丝一点的责任?

我们看见,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往往就是抓几个典型,基本上就宣告万事大吉,至于是否还存在问题,也就再也视而不见。若是有人再提及此事,无非就是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进行治理,甚至还搬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所谓的前沿产品,来证明自己已经努力了,但这些灰色产业链及犯罪链,非但没有任何改观,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们看见,关于电商平台的这些事儿,基本上是月经贴,每月都来,甚至是日经贴,每天都有,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还继续质疑、揭露、谴责、声讨?不好意思,不是消费者贪图便宜,就是社会风气如此,总而言之,我大电商平台,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受到了巨大的损害,而且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已经以及正在努力,所以,所有人都他妈给我闭嘴!

当然,如果有些恼得凶的,将信息给举报给公安机关,然后公安机关抓人,判刑,一个典型案例,能证实电商平台已经努力了的案例,也就新鲜出炉了。但至于案件具体信息如何,具体的严重程度如何,不得而知,社会完全不知情。典型的案例,就是一个北京的空间,通过某平台开店代购韩国的化妆品,被判的很重。小编留意过相关的信息,她的情节,应该不至于判的很重。只是为了做一个典型,而重判了。但大家都知道,代购现在依然很火,而且已经升级为跨境电商了,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代购的,同时还存在着数量非常庞大的假代购真假货的现象。发现一例,一般来说,静悄悄地关店,罚没保证金、扣除店家账号里所有的金额,就万事大吉,至于是否抓人,就看平台方的心情了,心情好时,就这样算了;心情不好时,把信息给公安,抓人。从2014年起,某平台就有大量的返利诈骗的案例。嗯,有几家是抓了人的,其余的,也都不了了之。

我们可以看见,对那些可能威胁自身平台安全、公正性的灰色产业链及犯罪链,平台方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将其诉诸法庭。

是数量太多了吗?现在是数量很多,似乎如果认真对待,可能忙不过来,也可能成本太高,又或者,他们认为中国的法律,并不完善,远不如将一些典型案例,抛给公安机关来的效率高。

但事情真的是如此简单?

我并不这样认为。

如果大家对中国电商发展的历程,有所了解,大抵可以明白。诸如此类的电商灰色产业链及犯罪链,其实是在电商平台粗暴、野蛮发展的历程中,平台所默许甚、纵容所产生的,有些甚至是平台方内部人员自身就参与其中,主推电商灰色产业链及犯罪链的发展,才倒追如今尾大不掉的各种问题。

其实说白了,这些电商灰色产业链及犯罪链,本身就是电商平台野蛮发展所必须得助力,甚至是维持漂亮数据以及某些人群营收,而刻意衍生出来的行当。比如,前几年,盛行质量检测。因为有了质量检测报告,才可以入驻电商平台,以及参与某些大型营销活动。于是,就出来了大批平台方支持的,或者内部人员设立的,或者跟内部人员有关系的质量检测机构,但这些机构,并没有响应的资质,仅仅是贩卖检测报告,一时间,这类公司遍地开花,宛如开了一台又一台的印钞机。甚至于,某些平台,在盯上了平台上的一些第三方电商企业后,会购买其产品,然后以掉包、虚假检测的形式,来证明这些被盯上的企业,是售假企业,从而进行敲诈勒索,一时间,大量公司纷纷中招,不下万家。

其实,如果真正地要打击这些灰色产业链及犯罪链,还是有很多好的方法的。比如,通过平台运营,激烈售卖优质产品、正品的网店兴起,压缩售假商家的生存空间,迫使入驻平台的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鼓励出售有合法、清晰来源的正品,鼓励电商企业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不是提供虚假误导的信息。这是导向法则。比如,将不诚信经营的商家,售假的商家,告上法庭,将参与刷单、参与敲诈勒索的恶意用户告上法庭,将诈骗的用户告上法庭。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样做,成本就太大了,而且也不大可能,依据是获取信息困难。但问题是,现在都是“大数据”时代了,做这项工作,应该不难。这是平台方自己说的,不是我乱说的。而且,这些盘踞在电商平台的灰色产业链及犯罪链,即时社会的毒瘤,危害消费者,同时也损害了平台的声誉,与其抓一两个典型,还不如正儿八经地走上法庭维权。至于数量庞大,则可以考虑阶梯式递进维权,而不是说一定要短时间内全部告上法庭,一时间全部清除。

亚马逊已经做出了典范,教育中国的电商平台,如何治理这些不靠谱的毒瘤,足以给大家提供借鉴,但似乎所有的电商人,都对此无动于衷,仅仅对亚马逊的作为,当成一个稀奇事来看。真不知道大家是已经麻木了,还是这些毒瘤本身就给大家都带来好处?

交易者社区

稳定交易,中长期计划,需要安逸的生活! 由finnciti拆分盘为起源,接触到了现货,外汇,股票,区块链,虚拟币,学习了索罗斯,巴菲特的交易理念,渐渐的也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理念!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