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全蝎是山东人酒局最后的堡垒……
在山东,酒局一直扮演着朴素的话事功能。
在三起三落的祝酒辞令之中,很多人都坚持不到最后一刻,而侥幸过了这一关,能不能加入圈子的前提,还得看看你对最后一道硬菜的理解,所有人都翘首企盼的–油炸全蝎。
随着主陪意味深长的微笑,服务员揭开了金钟罩,带着锅气的蝎子已没了生猛的野性,浑身金黄酥脆。
主陪夹起一只蝎子,先头后尾,咀嚼二三,再呷口酱香,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主宾的大腿。
全桌一言不发,躲是没处躲的,要知道林冲有胆闯白虎堂,也不敢在梁山上吃盘蝎子。
“这小子连蝎子都不敢吃,还能排第六,就这?”
一些外地老板第一次到山东掘金,遇见这场面,以为是到了广东,如此生猛的狠菜,即使是水蟑螂和豆丹也甘拜下风,因为这东西是有毒的。
但原汤化原食,炸制时用的是山东产的花生油,期间不再加任何佐料,当地人的说法,几百度的热油中滚上几十秒,什么邪祟都会无影无形。
通过圈子考验最快的途径,就是吃下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节肢动物,而事业如日中天的密码也在于,从最初的yue出内丹到后来的大快朵颐。
如果仅从办事效率上来看,蝎子在很多情况下,比茅台和五粮液好使。
这种压力测试充满了原教旨主义山东人的乐趣,狠毒的食材与桌面上的热情,反差极其明显。
在文明山东活动开展以后,劝酒风已逐渐消退,现在大家开始劝蝎了,只是把“酒”换成了“蝎”,仍保留着建制派押韵风格。
“吃蝎要吃尾,老板不敢怼“、“人逢喜事精神爽,吃蝎都是好儿郎”、“蝎子一盘下肚肠,弟妹有事哥帮忙”。
如你真的头铁,装醉不吃,好客的东家也绝不会让气氛就此走向荒凉。
酒桌上的蝎子,是可以醒酒的。
如你喉咙发炎,怕卡嗓子,蝎子可以去火消肿;如你感冒,蝎子能提高抵抗力;如你怕过敏,蝎子加大葱,现场就能脱敏。
山东主人口中的蝎子,可以穿透你任何现编的借口。
直到副陪在你耳边小声说了句“此物壮阳”,才攻克了人们最后的心防。
事实上,无论从中西医还是巫医的文献上来看,这东西并不能壮阳,只能壮胆。
不过蝎子对口眼歪斜、活血散淤倒是有一定疗效,从这点上看,酒醉后被人打,也可以吃蝎子,确实能醒酒。
很多山东人觉得外地人见到蝎子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十分滑稽。
“大二暑假回宿舍,我妈炸了一可乐瓶蝎子,带回去给舍友尝尝,咱知不道都什么毛病,现在我还木见到他们。”
“大老板到烟台分公司出差,我接待的,上了盘炸蝎子,刚两杯就要跟我拜把子。”
吃蝎子,在山东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很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
酒店中用盘装,夜市中就是用串,都是防止它们跑路。
不过不推荐直接生吃,山东人的食材来源再野,毕竟也是孔孟之乡,这里没有适合贝爷成长的土壤。
从德州到曹县,从济南府到胶州湾,油炸蝎子,只是一味最普通不过的食材。
它们被老板大方地摆在明面,任人挑选,吃的时候不要好奇咬开一半,看看中间是什么,只需要小心,别被蝎尾扎到嘴。
随着各地夜市的复兴,这些山东大排档老板们带着蝎子,给面露难色的饕客们义务科普,那套酒桌上包治百病的辞令在全国开枝散叶。
一些食客由好奇入坑,那种蝎子炸制后形成的特殊香气,越过鼻腔直冲脑门,它的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味道,体验过一回就知道什么才是齿颊留香。
在以前,它的来源十分广泛,劳动人民耕种的田间地头,山区的石头下面,溶洞旁的溪沙之地或是仓库厂房旁的荒地,可以油炸,可以泡酒,还可腌制。
山东人喜欢吃的蝎子品种和西南、东南地区不同,来自沂蒙山区的全蝎在齐鲁大地拥有最高的口碑。
全蝎也叫东亚钳蝎,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山西一带,其中又以沂蒙山地区的蝎子最具药用价值,有十只足,价格也最高,每克(干毒)国际市场价格高达1000美元。
在蝎子被列为保护动物后,从前来自民间的捕捉行为被严令禁止,逮着就罚,甚至坐牢,取而代之的,是沂蒙山全蝎品种的人工饲养。
近十年内,全蝎的价格水涨船高,即使出高价,也很难买到沂蒙山的“十足全蝎”,民间经常食用的,大多是八爪或六爪。
在酒局之中,这道曾经最寻常的下酒菜,也成了主人彰显实力的关键。
一只公蝎王,单只百元左右,一盘至少30只,价格顶两瓶飞天出厂价。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渠道能吃到,大多酒店需要提前预约。
在山东的商务酒局,没有五茅,贵人根本不会上桌,而留住人的关键,就是油炸全蝎。
尽管蝎子的吃法五湖四海各有千秋,但山东人只认油炸。
甚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鲁菜的门面。
评价一款菜的价值,不仅看它在其菜系中的传统地位,还需要考虑食材的珍贵、民间口碑和烹饪的难度。
全蝎王和燕窝、刀鱼、三头鲍类似,这些顶级品质食材的价格,甚至在同一个区间。
如今的油炸全蝎,已超过顶级鲁菜–清汤燕菜,成为了菜单榜首,叫菊花全蝎。
也是山东青州地区传统名菜,配以干粉丝,经热油炸发,形同菊花,上摆炸全蝎王。
作为鲁菜为数不多的“山珍”,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山东主人的一种诚意。
很多山东人都记不清自己为何要吃蝎子,但总能回忆起小时候,家人从田间地头或厂区带回来的意外捕获。
父母在氤氲袅袅的炊烟之中端出来的惊喜,很快就化为嘬指的乐趣,在忆苦思甜的日子里,他们比任何人都懂得珍惜和奋斗。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