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耻于谈钱到理直气壮地爱钱,我活得更自由了……
吃饭住宿,需要花钱;
朋友聚餐,需要花钱;
出门旅行,需要花钱;
……
每个人的生活都和金钱息息相关。
有的人,耻于谈钱,觉得钱太俗,谈多了伤感情,总是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清高模样。
也有的人,嗜钱如命,常常顶着拜金主义的帽子,对钱俯首称臣。
而过去的我,一直属于前者,也许是传统的观念,又或是过往的教育,我很明显地自带一种鲜明的倾向:重精神,轻物质。
在别人面前喜欢装作自己不爱钱,对于要跟别人讨价还价也总是不好意思,理所当然地认同一些陈腐的理念:
金钱是万恶之源;
爱财之人往往自私;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金钱是肮脏的;
……
甚至一度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写作者,更不该提钱,提多了就显得功利,铜臭味太重,一个文人怎么可以这么商业这么俗气呢?
经过了这些年对于金钱更深层次的思考,我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认识到:
金钱本身没有好恶,它只是一种生活里的能量;
这个世界几乎没有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
金钱至上不可取,但是物质贫乏也会限制一个人的发展;
……
而当我开始理直气壮地爱钱,用一种更为正确的认知去看待金钱的价值时,我的生活就变得更加自由,而这种自由是建立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足之上。
金钱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逃避的人生课题,而对于它,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套经过日积月累沉淀下来的看法和信念,也正是我们所抱持的金钱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里的每一次选择,进而成为一股左右人生富足贫乏的强大力量。
01
你对钱的态度,
决定了钱跟你的距离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金钱似乎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所谓「士农工商」,逐利的商人社会地位向来比较低,而「安贫」,「清苦」则一直为当权者所称颂。
而有一些能在社会上发声的人,刻意避谈金钱,还时不时感叹当下这个「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社会,反过来又更让人耻于谈钱。
就像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有钱人阔绰地花钱,高调地做事,我们就会无意识地蹦出来一句“有钱人了不起呀……”。
其实了不起的不是那个人,而是财富的差距,因为财富的差距是需要用时间来弥补的。
就比如,别人已经赚了100万,而你却只有10万,那你们之间的差距就是90万。这90万的差距,你如何赶上去呢?通过工资存款,每个月存1万块,那也需要90个月,将近8年的时间。
通过用时间作为衡量差距的标尺,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样的差距是如此之大,相对于我们短暂的人生来说,这就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残酷现实。
其实,对钱的轻视态度,反映的是我们自欺欺人的匮乏内心。
一个你一直讨厌的东西,你又怎么可能会愿意拥有它呢?而那些鄙视金钱,甚至鄙视别人有钱的人,往往都是没钱也没有赚钱能力的人。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自媒体大咖的写作课,当时他特别火,粉丝流量非常大,经常会推出自制的学习课程,比如写作方面的,演讲方面等等等等。
当时我的想法是:这个人怎么这么商业啊,营销这么多课程,难道不觉得吃相很难看吗?
现在回头去看当时的自己,忽然感觉太幼稚可笑了。
人家赚钱不偷不抢,凭借的是自己的读者粉丝,仰仗的是自己的努力经营,这有什么值得鄙视和非议的。
也许正是我当时做不到他那样,也没有能力去赚那份钱,所以嫉妒眼红人家罢了。
「耻于谈钱」的本质,归根到底,是认为精神比物质更高尚。
我完全认同精神比物质更高尚,但是,这个世界几乎没有完全脱离物质存在的精神。
你喜欢艺术,爱看展览,这需要花钱买门票;
你想要环游全球,体验世界,这需要花钱去游历;
甚至是你身边的那一桌一椅,它们让你感觉到舒服,这也需要花钱去购买;
……
审美需要钱,精神愉悦也需要钱,你活在这个世界,需要爱情,也许需要面包。
就连古代清高的士大夫,他们风雅的消遣生活,大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撑。
如果真的完全抛开物质谈精神,这只会让你浮于云端,流于空洞,理想的精神世界迟早崩塌。
从「耻于谈钱」,到现在「理直气壮地爱钱」,我开始有这样一种认知——
通过自身价值获得可观的金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物质和精神其实并不对立,我们更应该倡导有物质基础的精神生活。
有网红作者说,我爱这个功利的世界。
有读者赞赏我文章的时候说:连最亲的家人都需要用买一些东西来表达某些情感。
这是一个传统观念逐渐瓦解,新的观念正在形成的时代。
一些被压抑的天性正在逐渐得到释放,理直气壮地爱钱并没有什么不妥,关键在于——
我们内心得有一个尺度,在自己的能力极限内努力去追求物质享受。如果为了得到更多钱付出的成本太高,牺牲了健康情感甚至生命,这其实并不划算。
没有了对于金钱负面信念的束缚,我感觉自己活得更自由了——
我敢于在朋友面前谈钱,却并没有因此而伤感情;
我不再认为创作者就不该谈钱,相反,我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就应该付费;
我更愿意去追求一些物质上的享受,而不是一味地活在虚幻的精神世界里。
总而言之,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变得更富足更自由了。
02
金钱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不再耻于谈钱,反而理直气壮的爱钱,是因为我看清楚了金钱的真正价值。
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有其价值,时间有其价值,知识有其价值,你上班提供的劳动有其价值。
而金钱,它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
金钱只是一种人们交换资源和体验的筹码和工具,更深层次地说,它是一种能量的流动。
当你花钱打车的时候,你不仅是在获得坐车的体验,更多是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以让自己更高效地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当你购买了一套新的漂亮衣服,你不仅在购买面料或者品牌,更多是在获得一种高级身份感的体验,让自己对拥有和穿上它感到被喜欢,被尊重和被信赖。
当你购买了某种跑车或钻石项链之类的东西,也不仅仅是在购买商品本身,你还在购买驾驶汽车或佩戴项链的体验,更本质地说,你购买的是与之相关的力量,速度或社会地位的体验。
你花钱买的所有东西都只是为了获得某种体验,这是金钱流动起来所能带来的价值。
我们通过花钱购买他人提供的服务来获得体验,反过来,作为服务提供者,我们也通过为他人创造体验来赚钱。
正因为金钱流动导致了资源和体验的交换,所以很多人容易掉入金钱的循环陷阱:
放弃一种体验来赚钱,却又把赚来的钱用于获得那种被放弃的体验,周而复始。
压力循环
有些人通过很大的压力来赚钱。
他们从事高压工作,需要面对很大的工作量,或在工作中经常要遭受批评和评判。尽管他们赚了很多钱,但他们会将钱主要花在缓解压力上,以补偿高压工作带来的严峻考验。
这些人最终处于不断产生压力和缓解压力的循环中,而实际上并没有积累很多财富。
自我循环
有些人在没有自主权,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中工作,比如对自己从事的事情毫无兴趣,在工作上也毫无成就感可言。所以,他们会喜欢把钱花在一些肤浅的物质享受上,比如买奢侈品来包装自己,期望借此消除内心的无价值感和不安全感。
这些人最终处于丧失价值感和填补价值感的循环中,因此从没有真正积累财富。
痛苦循环
有些人为了谋生而伤害自己,可能是身体上的痛苦(比如打黑拳),也可能是情感上或心理上的痛苦(违背道德等的职业)。
然后,这些人将他们的钱花在缓解疼痛上——酒精,毒品和其他转移用途,这更难以积累财富。
当我们掉入这些金钱的恶性循环里,那我们就会很快成为金钱的奴隶。
这时候,不是你拥有了金钱,而是金钱挟持了你,金钱成了你人生的唯一目的,这也是「金钱至上」主义的根源。
如果想要跳出陷阱,积累财富,我们就需要检视自己赚钱和花钱的方式,然后换一种金钱模式——通过一种积极的体验来赚钱,并且以获得另一种积极的体验来花钱。
就像我喜欢写作,所以就会期望通过写作这种积极的体验来赚钱,而为了有更多的写作灵感,我则更愿意把金钱花在买书,见人以及旅行上,因为这些积极的体验可以让我的精神世界更丰富。
金钱真正的价值始于我们超越金钱,看到它背后能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体验——
借由金钱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美好;
借由金钱给家人朋友带来美好的生活经历;
借由金钱给这个社会创造出价值和贡献;
……
这时候,金钱不再是你幸福的唯一标准,金钱只是幸福的手段和工具,却并非幸福本身。
记得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甚至连金钱也是一样,因为它会给人们以教益。钱就好像琴一样,谁不会演奏,它就只会让他听到刺耳的噪音。钱又像爱情一样,谁吝啬不肯把它给人,它会让他死去;慷慨把它给予别人,它会使他新生。”
在我看来,对待金钱最好的态度,就是把它当作朋友,与它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当你成为金钱的朋友,你就会尊重它,发现它的价值,并且借助它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从而丰富了人生的体验,也拓展了生命的意义。
03
赚钱这个爱好
越早培养越好
当我能发现金钱的真正价值,并且开始理直气壮地爱钱时,对于赚钱这个事情,我就不再有负面的感受。
只要是不违背道德,不作奸犯科,你凭自己本事赚钱,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你自立自强,可以不依赖于他人立足于这个社会。
很多人的理想很丰满,但却从不曾思考理解过现实的骨感。
曾经有读者来找我咨询人生方向,说自己非常想要通过写作来安身立命,可是当下的写作能力并不足以养活自己。
我问他为什么选择写作这个方向,他的回答是“因为我喜欢,我觉得写作很适合自己……”
听到这句话我苦笑了一下,毕竟我也只是把写作当作自己的兴趣和副业,而我从写作上所获得的收益,并不足以支撑我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所以我对他说:
“按照你现在的能力,你还没有资格按照你喜欢什么来选择想过的生活。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而是你应该做的事。除非刚好你喜欢做的事情,正好能给你带来足够的收入。
否则,你应该先去做那些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如此才能保持良好心态去发展自己的兴趣。”
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非常现实和残酷的,没有人会为了你的某个兴趣或者爱好买单。
在理想和面包之间,有些人看似勇气可嘉选择了理想,可实际上却并没有积累足够的资本去追求所谓的理想。
于我而言,独立的生活远比所谓的诗和远方重要得多。
有很多人跟我说,你会写作也会画画,为什么不辞职去创业,做个自由自在的文艺青年呢?
说实话,他们都把自由想得太简单了。
我非常清楚自己能力的边界,尽管写作和绘画是我的兴趣和热情所在,但我至今并没有积累到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去成为一个优秀到不可忽视的自由作家。
我反而要感谢自己在当前工作上的长期投入,这不仅让我能够从中获得事业上的自主力和成就感,而且还为我的生活提供了非常不错的品质保障,我可以有足够的钱去读书,去见人,去旅行,进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当下的理想不足以让自己衣食无忧之前,我们的人生重心就应该放在赚钱上,这听起来很物质,但却是这个现实世界的通行法则。
去年因为一部美剧《致命女人》而爆火的华裔女星刘玉玲,她有个「去你的」基金(Fuck you money)。
她说自己很早就明白要为人生存上一笔钱,让自己能在受委屈或不愿妥协时说走就走,没有后顾之忧。
有些人的财富不是家里给了他多少钱,而是从小就形成了一个健康的金钱观。
对于普通人而言,越早让孩子接触社会理解社会,越早让他们培养赚钱理财的技能,就越容易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
现在很多家长都忙着给孩子报名很多培训班,书法,钢琴,芭蕾等等,如果这些并非孩子的真正兴趣所在,那这些投入就只是纯消费,培养这些爱好并没有太多价值。(毕竟没有几个人能成为郎朗)
相反,家长更应该让孩子培养一些「软」技能——
学会观察人,理解人,学习与人交往,提升共情能力,懂得去正确地看待金钱,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更有意义。
你有时间去接送孩子上课下课,不如用来陪他们玩耍,带他们出门长见识,甚至是教他们如何买菜,如何做饭,如何跟钱打交道,甚至参与父母的社交。
很多人一生都在跟钱较劲,因为金钱往往是他们内心问题在外界最直接的显化。
生存于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
赚钱从来不是可耻的,相反,它反映了一个人如何通过自身努力而立足于这个社会的能力,并能为我们应对未来的变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最后的话
有这样一个故事。
夏天的午后,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决定去家拜访他们最喜欢的教授。
在毕业近一年的这些时光里,他们每个人都被推进了这个真实残酷的世界,并需要应对随之而来的所有挫折和困惑。
整个下午,这些学生都在向他们的教授抱怨毕业后的生活有多么艰难——长时间无休止的工作,苛刻而吝啬的老板,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以及周围所有人都在谈论或关心的是金钱,金钱,金钱。
教授听完了这么多控诉之后,起身去煮了些咖啡。
他拿出六个杯子盛满咖啡,每个学生一个。其中三个是便宜的一次性杯子,另外三个是他收藏的最好的瓷器杯子。
然后,他把咖啡端到了大家面前,让他们随意自取。
不到几秒钟的时间,讨价还价就开始了——
“等等,你为什么要拿最漂亮的杯子?”
“让我拿这个,我可是开了很远的车过来的。”
“没办法,谁让我最先到这里的呢!”
同学们彼此温柔地互相指责,带着些许戏虐地无声竞争着。
教授看了好一会,笑着开口说:“你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吗?你们都在争论谁应该拿最漂亮的杯子喝咖啡,却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仅仅只是咖啡而已。”
恰如教授所说,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追求的是金钱,但实际上内心真正想要的往往并不是金钱本身。
就像我从耻于谈钱到理直气壮地爱钱,并不是因为我变得越来越物质了,而是我很清楚金钱的真正价值,也很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当我重构了过往对于金钱的错误认知之后,就迎来一个更自由的世界。
“最近在忙什么?”
“忙着赚钱讨生活呢!”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越来越有底气了。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