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互联网公司积攒种子用户的那些苦逼经历 – 交易者社区

知名互联网公司积攒种子用户的那些苦逼经历

 

互联网初创公司大都从零起步,预算紧张,不可能采用“有钱任性”的手法做市场推广,也极少拥有像腾讯那样“插根扁担能开花”的自有资源导流,所以网站/产品上线后都面临如何让更多用户知晓,打开知名度的问题。

知名互联网公司积攒种子用户的那些苦逼经历

总结一下互联网初创公司获取用户的原始推广策略,蓝魅先锋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类:

1、全体出动给我拉人!

“由于没有人到淘宝网上卖东西,我们就让十几个创始人每人从家里拿出10件东西放到网上交易,结果有的人连10件东西都凑不出来。开始时也没有人到淘宝网上买东西,我们这十几个人就互相之间买来买去。”

以上是马云在某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吐露的辛酸往事。最近被人微博贴出来作为有据可考的最早淘宝“刷单”记录。

有了这种营销基因,也就不难理解2013年马云为了强推“来往”对抗微信,发布阿里巴巴内部动员令,要求每个阿里员工规定期内必须拉来100个以上的外部来往好友,否则不发年底红包,导致阿里员工游说各自亲朋好友齐上阵,为了年终红包,拼了!

不过拉人这招,的确是初创公司比较现实的招数。据说职业社交LinkedIn在寻找种子用户阶段,也是从“杀熟”入手,创业团队每人分配50个指标,拉来高素质商务人士注册,CEO身先士卒,要负责拉100个。

2、披上马甲去混社区!

混社区这种打入目标用户内部去钓鱼的做法,应属于“杀生”策略。这是最原始,最普遍,也相当有效的手段。

最有口皆碑的还数小米。小米雷军一开始就否定了传统的手机广告打法,要求团队“不花一分钱做到100万用户”,结果团队推MIUI的时候只好去各Android论坛发帖,号召大家来刷他们的Android ROM,由此带来第一批用户到小米的MIUI论坛,此为核心用户,只有100来号人,但都是发烧友级别的种子用户。MIUI前50万用户都是在论坛发酵,50万到100万用户则通过后来的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推动。

再说聚美优品,成长之初,用户获取也是煞费苦心。

2010年团购兴起时期的聚美,最初只有三个人。化妆品领域当时已经流行“达人营销”,请时尚专家亲自试用后写测评推荐。但聚美没钱请达人,于是几个大男人苦心研究各种化妆品,自己写使用心得,注册一些花花马甲冒充“时尚达人”,在大学生人群集中的人人网上做软文推广,诱导流量进入聚美优品网站。

今天,当看到帅哥陈欧高调喊出“我为自己代言”口号的时候,联想到他们的当初,我才似乎明白了什么……

最近几天,一篇揭秘美丽说最初的种子用户来源的文章也很火,说当初美丽说发愁第一批用户怎么来,于是徐易容和同事潜入各个导购QQ群,结果才发几条宣传链接,就被管理员飞起一脚踢出群。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他们找到相关群主,每月付对方500元,要求对方带圈子里的人进来玩。5月时,终于形成了两个规模在百人左右、用户流失率较低的组。7月底,美丽说同时在线用户超过400人,到了8月份,拥有1万多活跃用户……

蘑菇街CEO陈琪创业做蘑菇街的时候,自言第一批用户是从他太太做的一个女性论坛导过去的。那个女性论坛每天有5万的用户,是怎么做起来的呢,陈琪说他自己就有50多个马甲,一个用户来,他50个马甲全部上,让人觉得这个论坛好热啊。

3、邀请吊胃口,引诱鱼上钩!

这招应该算到“饥饿营销”里面。最有名的邀请应该是Google在2004年愚人节当天推Gmail的时候,由获得首批邀请权的blogger.com活跃用户发出有限的1G免费邮箱Gmail邀请权。搞到互联网江湖鸡飞狗跳,就为了争取注册到Gmail,在当时堪称高X格的社交炫耀产品。(哎,说到Gmail心情不好了)

随后国内的社区产品也纷纷仿效邀请机制,如开心网,大江南北着实火了一把。

把装神秘的邀请发挥到极致的算是知乎。知乎在发展头两年,一直用邀请注册的方式,通过杀熟策略,邀请来自IT创业圈、媒体人及行业评论员的朋友同事加入,最初大概200号受邀的种子用户,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相互问答,内容连蜘蛛也抓不着,后来逐步邀请更多用户进入,直到2013年才开放注册。

正是知乎的优质用户基因,使其在鱼龙混杂的社区里环境里,至今保持了较高内容水准和用户纯净度。

凡此种种,带来初创公司宝贵的第一批种子用户,依靠不断完善的产品和用户体验,沉淀、传播、扩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成就了今天的知名互联网公司和产品。

交易者社区

稳定交易,中长期计划,需要安逸的生活! 由finnciti拆分盘为起源,接触到了现货,外汇,股票,区块链,虚拟币,学习了索罗斯,巴菲特的交易理念,渐渐的也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理念!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