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饰…… – 交易者社区

发饰……

【发饰】

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已出现了陶笄、骨笄以及骨簪等束发器。显然,新石器时期首饰的种模拟旧石器时期“山顶洞人”洞穴中发掘的原始项链扩大了许多倍,也进步了很多,不仅有发饰、颈饰,还有许多装饰用的玉佩及梳头用的骨梳。到了殷商时期,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首饰的种类及造型更为丰富,除了大量的木制、骨制首饰外,玉石及铜器也广泛应用在首饰制作中,首饰的造型精美,以雕刻、铸造的工艺方法制作为多。

周代的首饰在此基础广进一步发展了,由于分封制的确立,首饰的佩戴法也有了一定之规,在各种礼仪活动中人们所佩首饰都有一定的要求,在首饰的造型上,比前代更为生动细致。多以现实生活中所见的动物及人们幻想中的动物形象结合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战事频繁,服饰较前代有所变化。各国已经不完全遵守周太子的制度,首饰都是以简为主,多以腰间系带佩玉,发上佩以簪钗作为装饰。

秦汉时期服饰变化发展较快,西汉除年服饰以金铁串结而成的项链,显示出汉代金属工艺。前期的金首饰中,有金铁串成的项链数串,其中一串有小全珠193颗,小间的珠粒较大,并以小管压成15粒不等的珠联管,饰有100余颗模制的八方形珠,下垂一个花穗饰。整串项链均以金铁串成,造型别致,技艺高超。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首饰以假鬓、步摇为多,俗称珠松。这个时期的步摇、钿、钗、镊等头饰发展得更加完善。另外,手镯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并已有许多有关手镯的记载。手镯有条脱、跳脱、腕阑、臂钗、钏镯等多种名称,造型也很丰富。

隋唐时期,按照《车服志》中所说,后妃及命妇的服饰中必佩首饰。如皇家服饰中有白玉双佩,十二钿、大小花十二枝等。皇太子妃的首饰中钿钗缁衣,首饰花减为九枝九钿;按照身份的不同,花钗树钿的多少也就不同。

隋唐妇女的发髻式样非常丰富,因此在妇髻上配有众多的首饰,常见的有梳、蓖、簪、钗、步摇、翠翘、搔头等。插载的钗梳多至十数种,除了金银骨玉的簪钗外,名贵的象牙也披用于制钿钗之用。当时,金粒镶工艺从黑海沿岸的希腊地区传到中国:用细小的金颗粒镶嵌在光滑或浮雕金属的表面,以形成各种图案的装饰艺术,这种工艺与金丝钿工装饰相结合,被广泛地应用在唐代的首饰制作中。

在唐代,盛行在脸部额间贴以花钿的装饰,隋唐时期项链的运用已很普遍,以金、玉等材料为多,较为典型的是在西安出土的隋大业四年的一件金项链,佩戴者是一个9岁的贵族小女孩,殉葬品豪华奢侈。项链的“链条”由28颗金珠构成,每颗金珠上都镶嵌着各色宝石,上有镶刻着鹿纹的蓝色宝石搭扣,下有双层项坠,一层由金镶宝石作成花形,另一层垂下一个滴露形的玉石。这件项链制作极其精致,在金玉宝石的搭配上取得丁良好的效果,显得高贵富丽,体现出隋代的钿金属工艺的高超水平。

宋元时期中首饰的发展已臻于完善,工艺水平也愈加提高。此时期妇女所用首饰种类繁多,宫廷命妇首饰仍袭前制,按等级分类,名称赂有不同。宋代以后,巳出现了弹簧式的首饰结构,如宋代出土的弹簧式“套镯”,造型是以扁圆形的金银条做成螺旋圈,有的多达数十圈,在圈上还雕刻有相关的花纹。

明清以后的首饰,多为大家所熟悉,出土的首饰以及流传下来的首饰很多,明代命妇的首饰比前代更为丰富,如皇后礼服冠上饰九龙四风,加大小花十二枝,冠两侧各有十二博鬓,十二花钗,有的时期在此基础上还要加饰珠玉钢花、金龙翠云、并垂朱滴。皇太子妃、亲王妃及公主等人的首饰物也各有规定。

明清时期的项圈、项链、璎珞等首饰.制造得都很讲究,有金制以金包玉和在金上镶嵌宝石等方式,有的还在金项圈上附加一’些丝绦和垂件,妇女、男子均有佩戴。

从制作及艺术风格上看,明清时代的首饰有两个相反的特点:一是复杂繁琐,集各种名贵材料于一体,工艺制作的水平也很高,加以金为骨,在其上盘丝垒丝,镶嵌珠宝;有的以玉为骨,包金镶银,梢雕细刻,还附加复杂的垂饰。二是极为简补,不在金、银坯上加饰任何纹样和装饰,金镯银圈或玉环由本身材料的质地展示出自身美感。另外,还有一种称为“虾须镯”,它是一种细细的金环,镶嵌着一颗大珍珠,看上去既清新又别致.介于繁复与简朴之间。这种手镯在明清时期为众多妇女所接受,流传了很长时期。

明清以后流传下来的大量首饰,一般都采用深浮雕的方法,再精心装饰上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且充分利用了各种玉石的特殊效果,因此给人一种风雅得体的感觉。所用的宝石不仅以光泽和珍稀取胜,它还以颜色的适当配合见长。明代以后,玉石在首饰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尽管珍珠、碧空以及其他宝石都很丰富,但玉石特别是白玉一直是人们欣赏的对象。

【笄】

是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郑玄注:“笄,今之簪。” 在中国封建时代,女子插笄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笄礼源于周代。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还没有许嫁或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则仍然保持原来的发式,两者区别十分显著。女子行过笄礼之后,不仅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方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因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甚至连去世之后的丧事,也可按成人的规定办理。

古代发笄形式繁多,仅以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

1.玉笄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商代玉笄制作有了较大的进步,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夔龙首玉笄”,头部扁平,雕成夔龙形,大钩喙,短尾上卷,用勾撤法琢出”臣”字眼,笄杆光滑平素,整个器形典雅。古朴。商以后直至宋代玉笄数量不多,形制无大的变化,自汉代始笄首普遍加以装饰,笄身仍主要呈光素圆柱。宋代玉笄雕造趋于精致,首部花纹比例加大,多雕鸟兽、花草形。明清两代玉笄制作最精。明代有长短两种,短粗的是男子用来持冠的,细长的则是女子簪发用。明代精致者常见刻有”陆子冈”款,明清玉笄尺寸一般长在15厘米以下,略短于商周时期的笄。

2.借指仙女、美女。唐杨衡<仙女词>:“玉笄初侍紫皇君,金缕鸳鸯满绛裙。”唐马戴<寄襄阳王公子>诗:“君马勒金覊,君家贮玉笄。”

3.玉质的簪子。亦指玉饰的簪子。<周礼·夏官·弁师>:“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纮。”《文选·张衡<东京赋>》:“乃整法服,正冕带,珩紞纮綖,玉笄綦会。”薛综注:“笄,簪也。谓以玉饰之。”

【簪】

古代发饰,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多加以珠宝装饰。簪是古代妇女发型中最基础的固定和装饰工具。

簪的本名称“笄”(《说文》:“笄,簪也。”)是中国古代束发的工具。在古代,汉族的结发方式,无论是辫发盘髻,还是束发着冠,均须以簪钗约束固定。女子年满十五岁时,如已许嫁,便将头发绾成一个髻,即以簪插定发髻。以示成人,如“年以及笄”。在中国古代,簪钗还常被用于男女间定情的信物。皇宫贵族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发饰,而一般小户人家只能戴荆钗(荆条编织的发钗),我们在文言文中所读到的“拙荆” 便是古代男子对外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

就形制而言,单股笄称“簪”,双股笄为“钗”,二者并无大的区别,往往是簪钗并用,彼此配搭,只是簪较多用于别盘发髻,而钗则主要用来插戴,起装饰作用。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描绘女性的风情韵致。苏轼有词:“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银钗对乌发,钗的冷白与鬓发的乌黑形成对比,互为映衬,具有极佳的视觉效果;还有温庭筠传神的句子:“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轻纤造型仿佛触手可及。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平直多滞板,横斜姿态,所以钗的插戴多横斜,以营造摇摇欲坠、温婉可人的柔美韵味。

千姿百态的簪钗造型,为古代女性不同需求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就流传至今的簪钗实物而言,发簪样式工艺丰富多彩,用于别盘发髻之外,有的簪首上部还做成耳挖。簪钗所带来的美感,平添了女性的妩媚,高雅。更重要的是,其图形纹饰反应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寓意及艺术。处处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渗透着传统文化意趣。

从簪钗上的图形纹饰上看,簪钗的装饰大致可以分为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神仙、吉祥符号等。花卉果木中常见的有牡丹、莲花、梅竹、石榴、桃等。如明代的一支“水仙簪”,名中有“仙”字,是吉利的花卉,人们认为用它作吉祥图案可避邪祛秽,给家庭带来吉祥;祥禽瑞兽有龙凤、仙鹤、鹿、十二生肖等;如“梅花与鹿” 簪,因梅花分五瓣,比喻“福、禄、寿、喜、财”五种福。鹿借“陆”之谐音,“陆”与“六”同音,鹿又谐音“禄”,寓意六六大顺。吉祥符号有八吉祥、八宝、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以及各种传统几何纹样等。银簪的装饰方面不仅展现了精美的图纹,也体现了古人们深深的文化情结。这些簪钗上的图案纹样运用形象符号的组合,传达着祈福纳祥、爱情美满的愿望。如“喜鹊登梅”纹样由两只喜鹊和几枝梅花构成,民间有“喜鹊登梅,喜上(梅)眉梢”的说法。“鸳鸯戏莲”纹样,比喻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就情感而言,这些均表达为吉祥、富贵等。

小件而有大气象,明清时期,女性发饰达到了传统精湛工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历史上民间簪钗中最精美的发饰。当时民间流传的簪钗多以鲜明的世俗吉祥含义蓬勃发展。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寓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像蝴蝶、蜻蜓、蝉等灵巧的昆虫都能够活跃在女性的钗头上,形成独特风景。有一组发饰中的白菜蝈蝈银制发簪造形生动,工艺精良。白菜与“百财”谐音,蝈蝈谐音“哥哥”,隐喻生男之意。再如鸭纹中鸭子的偏旁是“甲”字,甲是天下的第一位。故以一只鸭子喻状元及第。再如“三多”纹银质发簪,“三多”是指石榴、佛手与桃三种果实的组合。石榴多子,佛手的“佛”谐音“福”,而桃比喻长寿。所以“三多”象征多子、多福、多寿。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花卉、植物纹样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多是对生命繁衍、前程似锦的期盼。 花草纹也是簪钗中十分常见的题材。以牡丹花为领衔的各种花草有几十种之多。例如一枚银簪中的“瓜田纹”,它的构思以田字为中心,与丰收的瓜果相簇拥。揭示了农田是丰收之源的深刻主题,现实生活人物的题材也十分精彩。一幅表现男女喜结良缘的图纹十分宏大,两对新人在庭院中喜庆欢舞,景物中的亭阁石栏、小桥流水、奇花异草一览无遗,这种诗情画意的图纹,极具审美情趣。还有一枚清代“蹴鞠纹”银簪,描绘的是古代军营中踢球的游戏场面,这也是足球起源于中国的一个左证。民间发簪丰富的纹饰题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文化生活情趣和习俗,把这些图纹融合起来,犹如一幅民间民俗画卷,给世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整体来看,它们风格写实,古拙浑厚,较之皇家贵族发簪更直接得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意趣。

簪钗作为的中国古代妇女最为寻常的发饰,与各个级层的女性生活息息相关,无论哪个朝代,上层宫廷贵族多追求精美、绚丽,以唐代宫廷贵族中的妇女为例,发饰中的簪钗不仅品种繁多,使用材料贵重,多以金银珠玉为主。而且插戴数目也极多,而花钗礼衣制的实行,更将其推向极致。花钗礼衣制是妇女在婚嫁等重要时刻,须穿戴花钗礼衣,不同等级的妇女戴钗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在小小一枚发饰的插戴中也略见一斑了。当某纹饰一旦被民众喜闻乐见并认定后,便广为采用,并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陆游有诗:“负笼银钗女,锄畲鹤发翁”,插戴簪钗已成为民间妇女的普遍习俗。

【钗】

由两股簪子交叉汇编成的一种首饰。发钗的安插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

隋代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中晚唐以后,安插发髻的发钗钗首花饰简单,另有专供装饰用的发钗,钗首花饰近于鬓花。晚唐适应高髻的实用出现长达30厘米至40厘米的长钗,仅江苏丹徒就出土700多件,陕西西安、浙江长兴等地也有发现。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长37厘米,钗头有镂空的双凤及卷草纹。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钗,形象丰美。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钗,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发钗和发簪都用于插发,但两者的结构有所不同:发簪通常做成一股,而发钗则做成双股;另外在用途上也有一些区别。

发钗的普及大约在西汉晚期,自此以后,它一直是我国妇女的主要头饰之一,直至今天,发钗在妇女的梳妆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比如现在的发夹,就是由发钗演变而来的。

发钗除了在质料及长短上有所区别外,更主要的特点还在于钗首上的不同装饰。如在钗首雕凿蟠龙之形,即为“蟠龙钗”。晋崔豹《古今注》中就有“蟠龙钗,梁冀妇所制”的记载;在钗首装饰鸾鸟,也为历代妇女所崇尚。尤其在结婚首饰中,更为常见,因为鸾鸟在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禽。饰有鸾鸟的发钗,被称为“鸾钗”。

发钗的安插也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如果在发钗上装缀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并在花枝上垂以珠玉等饰物,这就成了另一种首饰,名为“步摇”,因为插着这种首饰,走起路来,随着步履的颤动,钗上的珠玉会自然的摇曳。《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步摇】

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步摇这种饰物,据《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载“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东汉郑玄注云:“副之言覆,所以覆首为之饰,其遗象若今之步摇矣,服之以从王祭祀。”又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载:“殷后服盘龙步摇,梳流苏,珠翠三服,服龙盘步摇,若侍,去梳苏,以其步步而摇,故曰步摇。”可见,步摇是殷代、周代王后礼服的必要配饰。
关于“步摇”之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宋玉的《讽赋》:“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披白縠之单衫,垂珠步摇。”据东汉刘熙《释名·释首饰第十五》:“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其上垂饰珠滴,是步摇的一个。

作为宫廷首饰的后妃步摇,最初其佩戴有着很高的规格要求,据《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记皇后拜谒宗庙时的礼服头饰:“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诸爵兽皆以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此处,“爵”即“雀”,“华”即“花”。据近代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北宋陈祥道云:“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又《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上》,邓太后“又赐冯贵人王赤绶,以未有头上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可见,汉代一般后宫妃嫔尚无资格佩戴步摇。另据《西京杂记·卷一》,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时,妹妹赵合德送来很多贵重的道贺礼物,其中首饰有“五色文玉环、同心七宝钗、黄金步摇、合欢圆珰”。

据《三国志·吴书五·妃嫔传第五》,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孙皓“使尚方以金作华燧、步摇、假髻以千数”。这些首饰被宫女们戴上,昏君孙皓“令宫人着以相扑,朝成夕败,辄出更作,工匠因缘偷盗,府藏为空。”
《太平御览·卷七百十五·服用部十七》引晋令:“步摇、蔽髻,皆以禁物。”在晋代,步摇首饰是民间不得随意服用的禁物,只有后妃命妇等上层贵妇人才能佩戴,可见《晋书·志第九·礼上》关于行蚕礼的记载(“皇后着十二笄步摇,依汉魏故事……公主、三夫人、九嫔、世妇、诸太妃、太夫人及县乡君、郡公侯特进夫人、外世妇、命妇皆步摇、衣青”)。刘宋一仍其旧,重申了对步摇的禁令(《宋书·志第八·礼五》:“步摇……皆为禁物”)。据《晋书·志第十五·舆服》所载,晋代皇后步摇的形制和东汉差不多,只是“八爵九华”,雀形饰件有所增多。晋代步摇又俗称珠松,说明珠饰非常之多。另据《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四·王礼考九》,魏晋南朝以及北齐皇后步摇皆依前制。又《隋书·志第六·礼仪六》,隋代皇后谒庙仍佩步摇,一如晋代。

步摇作为一种装饰性很强的美丽首饰,上行下效,它向民间流行的自然趋势不可遏止,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中时有所见,到唐代步摇已经成为很普通的首饰了。据《新唐书·志第二十四·五行一》:“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据《杨太真外传》:“上又自执丽水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唐玄宗用大内宝库中的上好黄金打造成步摇,亲自插戴在杨贵妃头上。这正好和《长恨歌》所描绘的相合,杨贵妃的专宠可知。

又《唐语林》载:“长庆中,京城妇人首饰,有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摇,无不具美,谓之‘百不知’。”唐代社会高度发达,崇尚奢靡之风,盛装的妇女们满头珠翠,富丽堂皇之极。由此可见,步摇是唐代妇女的重要首饰之一,这也和考古成果相印证。

元代以后,步摇不如唐宋时流行。元代伊世珍《琅嬛记·卷上》引宋无名氏《采兰杂志》:“人谓步摇为女髻,非也。盖以银丝宛转,屈曲作花枝,插髻后随步辄摇,以增媌媠,故曰步摇。”

此外,还有一种步摇冠,外形和步摇有些相似,但并非妇女首饰,作为一种冠帽,男女皆可服用。(见孙机先生《步摇·步摇冠·摇叶饰片》)。《汉书》记载奸臣江充觐见汉武帝时就带着步摇冠,给皇帝以很好印象。《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这便是十六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慕容氏的来历。步摇冠和本文无关,略过不提。

最早可见的步摇样式,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中有所反映。画中一名老年贵妇,身穿深衣,头插树枝状饰物,这应是最早的步摇形象。甘肃武威出土的一件汉代金步摇,披垂的花叶捧出弯曲的细枝,中间枝顶一只小鸟,嘴衔下坠的圆形金叶,其余的枝条顶端或结花朵,或结花蕾,而花瓣下边也坠金叶。摇叶的设计原是受了异域步摇冠的影响,比较阿富汗大月氏墓出土的一件金步摇,便可见出若干细节处理的惊人相似。步摇冠并没有被汉族普遍接受,但冠上的摇叶却移用到已有的步摇上。

步摇在魏晋时相当流行,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也绘出了它的形象。图中步摇皆两件一套,垂直地插在发前,它的底部有基座,其上伸出弯曲的枝条,枝上似有金摇叶,恰与出土文物相符。这种步摇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是六朝贵族妇女喜爱的头饰。
这时期出土的步摇实物多见于北方鲜卑族墓中。辽宁北票出土的步摇饰件,状如花树,展开大小枝丫,枝上金环各挂金叶,随步一动,枝摆叶摇,华美无比。

北燕冯素弗墓曾出土一件完整的步摇冠。目前发现最多的是步摇上的配件,以桃形金片(有的考古发掘报告称为“鸡心形金片”)和六瓣花形金饰为主。一般认为,这种桃形金片是步摇上的摇叶。另外,还有内蒙古西河子北朝墓出土的金步摇。

南北朝以后,花枝悬缀摇叶的步摇样式已不流行,唐代步摇形制与汉魏时有较大的差异。系坠之簪钗,成为步摇的新样式。唐代步摇多以金玉制成凤形,口衔下垂的珠串。永泰公主墓的石椁线刻画中便有头插步摇的侍女形象,钗首为一大朵海榴花,悬有坠饰。李重润墓石椁线刻画的宫装女子,其冠上所簪步摇为一对展翅欲飞的金凤,从下弯弧度可以看出花结、垂珠有一定的重量。韦泂墓的墓室壁画,西壁侍女也插着一凤形步摇。莫高窟第一三〇窟壁画中的供养人,发髻上所插的两支凤钗,口中也衔着流苏。在《簪花仕女图》中,也可见一贵妇髻上簪有步摇花钗,下缀穗状摇叶。

汉代样式的步摇在唐代也有了变化,常常把细金银丝做成螺旋式的枝条,然后于顶端缚花叶,缀珠玉。新城长公主墓、阎婉墓出土的系着料珠的铜花饰,应该是这一类步摇的残件。

较之于其它朝代,唐代步摇取材贵重,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典雅,色彩明快协调,给人一种落落大方之感。合肥南唐墓出土的金镶玉步摇,现藏于安徽博物馆,非常精美,器形较大,想来与其时高髻之风分不开。“金镶玉步摇”长28厘米,在金钗上端有一对展开的翅翼,翅翼中镶着精琢的玉片,玉片四周满饰镂空梅菊,由细金丝编织的、嵌着珠玉的穗状串饰分组下垂,如活物一般生动。“四蝶银步摇”长18厘米,银质,顶端有四蝶纷飞,这些蝴蝶用银丝不规则地绕织而成,下有珠玉垂饰。这两枝步摇制作独具匠心,极为华美,象征着使用者高贵
的身份,即使是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时尚的。

两种样式的步摇均为宋元所继承。陆城南宋墓出土的步摇,似乎遥承魏晋步摇的样式。北宋刘沉墓出土的步摇,包镶水晶的银片外缘悬系一溜小坠,出土时尚存一枚菱形残件。与它式样相同的还有四川阆中宋墓出土的一对金步摇。此式步摇的插戴,可见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宋人绘《送子天王图》。

湖南攸县丫江桥出土的元代窖藏金步摇可以算作古典样式的步摇。它采用了传统的基本构件,即花树和草虫、飞鸟,以宋元时的“像生”做法,将薄金片一一錾凿成形,然后用绕成螺旋的细金丝连缀一体,总成一束后套接簪脚。益阳八字哨的银步摇与它形制相似。

明清高髻之风渐微,步摇仍有不少存世遗物。

古典诗词中,有许多美人头戴步摇的情态描画。
魏晋时代,步摇已非贵族妇女之专利,民间女子也有服用,相关禁令形同具文。如,曹植《七启》诗:“戴金摇之熠耀,扬翠羽之双翘”,晋初傅玄《有女篇·艳歌行》:“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庾信《奉和赵王美人春日诗》“步摇钗梁动,红轮被角斜”。

梁朝女诗人沈满愿(沈约孙女)有首《咏步摇花》诗:“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诗中把当时步摇的形制以及插着这种步摇走路时的风姿描绘得淋漓尽致。大意是说,步摇上缀以美丽的珍珠、翡翠,饰以用薄金片和玛瑙精制的荷花,花叶相间,栩栩如生。把它插在云髻前的两额间,枝弯珠垂,轻拂绣领,稍一挪动步子则珠摇玉动。可见,这一时期步摇工艺之精湛,用料之考究,远胜前朝。

全唐诗中也有大量的描写。比如:张仲素《宫中乐五首》“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玉作搔头金步摇”,武元衡《赠佳人》“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国倾城胜莫愁”,罗虬《比红儿诗》“妆成浑欲认前朝,金凤双钗逐步摇”,孙棨《题妓王福娘墙》“无端斗草输邻女,更被拈将玉步摇”,和凝《宫词百首》“步摇钗是辟寒金”,韩偓《浣溪沙》“拢鬓新收
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戴叔伦《白苎词》“新裁白苎胜红绡,玉佩珠缨金步摇”,毛熙震《后庭花》“步摇珠翠修蛾敛”,薛昭蕴《浣溪沙》“步摇云鬓佩鸣珰”,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正如李贺《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所言,步摇能为女子容色增辉,在头饰中别具风情。和凝《临江仙》“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和《长恨歌》所描写的情节,差相仿佛。

全宋词中亦有所见。比如:谢逸《蝶恋花》“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李纲《采桑子》“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侯置《阮郎归》“云鬟玉步摇,淡妆浓态楚宫腰”,吕胜己《长相思》“体夭夭,步飘飘。绶带金泥缕绛绡,珑璁趁步摇”,史达祖《步月》“红雾绕,步摇共鬓影,吹入花围”,

陈允平《木兰花慢》“新妆步摇未稳,捧心娇、乍入馆娃宫”,张抡《画堂春》“月娥来自广寒宫,步摇环佩丁东”。
宋诗中也不乏佳句:曹勋《端午帖子九首》“朝下仙班晓景迟,步摇香认九华妃”,陈世崇《元夕八首》“风飘蹀躞步摇轻,相唤相呼去看灯”,徐铉《观灯玉台体十首》“艳舞回罗袂,香风闪步摇”,张玉娘《梦游龙阙》“肌澈冰霜玉树寒,步摇环佩玻璃滑”。
王实甫《西厢记》中“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一句,更是脍炙人口。

步摇,顾名思义,“步则摇也”,名称虽生动形象,但具体形制少见阐明。作为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它是在簪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发髻高绾,有时还用义髻,钗较之于簪的双股优点则体现了出来。钗首因露于外,富有装饰作用,是发钗的精华部分。步摇的基座通常为钗,钗首饰有活动的花枝、珠串,走起路来随着步子不停地颤动摇晃,故得名“步摇”。步摇的造型只是簪钗基本形制的延伸,其功能与装饰审美特别显现在行步摇荡之中。

《后汉书》所载皇后步摇形制,译过来大概是:以黄金做成山形底座(“山题”),金丝穿白珠绕呈桂枝状,其间缀以花朵、鸟雀、吉兽等形象的饰件,鸟兽用翠鸟羽作装点,并垂有珠玉坠饰。步摇在汉代属于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其时绘画和出土实物所见步摇,概为花枝状饰物,上可缀鸟雀等形饰件,悬以金片或珠玉,插在发髻上,行走时随步颤动,饰件栩栩如生。汉代以后,步摇逐渐流行于民间,成为古代女子妆奁中的贵重首饰。

陈祥道所言步摇形制,其实是唐代以后的常见造型。唐代步摇实为钗首带坠饰的花钗,是晚出的一种饰物了,它和汉代的步摇有所不同。其形制为:钗首多为凤凰、蝴蝶等形,上缀珠宝花饰,并有珠滴或坠子垂下,佩戴时插于发际,行动处下垂的珠玉流苏便不停地摇曳,有着金光闪烁、步步摇颤的迷离效果,极富动感,自是别样动人。

步摇依其材料质地,除金步摇外还出现了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晶石等珍贵材料制作的步摇。步摇的制作工艺复杂,能充分体现出一个时期的首饰加工制作水平。明代兴起的焊接新工艺,将金累丝与金底托焊接在一起,再镶嵌上珍珠宝石等作点缀,其结实耐用程度大大超过了雕琢、焖压等传统工艺。

六朝以来,步摇花式愈繁,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步摇在魏晋南北朝已是女子最华贵的发饰,其佩戴在唐代最为流行。当时高髻盛行,插戴的饰品也随之繁复。与高耸的发髻相称,步摇成为一时之风尚。唐代步摇多见金玉制成凤形,口衔珠滴,是为“钗头凤”、“凤头钗”也。五代妇女袭晚唐遗风,插戴步摇为饰者也很普遍。

步摇在汉朝时常做为树枝状,长长蔓伸,上悬片片金叶。唐代盛行的则是以金玉制成鸟雀形,在鸟雀口中垂下珠串,一走动珠串便随之晃动摇颤,婀娜多姿。
也就是说,步摇具有两个特征:一为颤枝,一为垂珠。其缀饰,可以细丝连接成枝,也可以形成下垂的珠链式。哪种特征为主,即分别为汉式步摇与唐式步摇,当然,也可以把两种特征结合一体。

宋元以下,步摇的形制仍沿袭以上两种形式。或在钗首以金银链垂下各种坠饰,行走时坠饰晃动幅度较大,此系步摇的基本形制,即唐式步摇。或在钗首以细丝或弹簧连接各种缀饰,行走时缀饰会微微颤动,即汉式步摇。

明清以后,首饰中步摇之名目,已为世人所鲜见,但这并不表示步摇已被淘汰,事实上它依然是妇女最常见的发饰之一,只不过用了其他名称而已。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五凤挂珠钗”其实就是凤形步摇钗,也即唐式步摇。另外,清代将花形步摇称为“茉莉颤”,即是汉式特征为主。“云鬓花颜金步摇”,由于材质贵重、制作精美,簪步摇者多为身份高贵的女子,万种情思、千般风情都在这鬓间发上轻摇慢晃,摇曳生姿。单看“步摇”之名,已经美得令人心动神摇,一步一摇,步步生莲,如今的女孩再也无法重现步摇的花容,步摇掩没在庭院深深、帘幕重重的历史中,无可追寻了。

步摇开始是后妃首饰,接着进入贵妇阶层,后流行于民间。宫妆在古代一直引领时尚,步摇作为发饰之物,益臻行步动态之美,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很快风行开来。唐代步摇尤为盛行,形制也日趋精美,华丽程度大大增加。因其制作工艺精细,材质贵重,多见于富家女子妆奁。簪步摇的女子,碎步款款,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头上云髻高耸,步摇光华灿灿,摇曳生姿,顾盼之间益增妩媚。可以想象,这般的女子走起路来,一步一摇,该是多么的风情万种。

杨贵妃“云鬓花颜金步摇”,莲步轻移,姗姗而来,头上金步摇颤颤生光,迷得唐明皇神魂颠倒,马上与她“芙蓉帐暖度春宵”,可见步摇的迷人魅力。柏杨先生《浊世人间·耳朵的灾难》一文,虽把步摇解释为耳环,但文中所述正合此情此景,最后一段尤其精彩。

簪步摇的女子,要温婉,要娴静,要淡定,动作要恰到好处,才妩媚,才诱惑,才风情无限。簪上步摇,迈着碎步走在自家的庭院里,一种楚楚动人的风情韵致,油然而生。它也是一种约束,行走时须端好身架,走慢了,没有摇曳生姿的媚;走快了,叮咚作响,显得放荡不知礼。那时的女子们长日无聊,只得把头上青丝反复掂弄,绾成各式发髻,满头玲珑,只为悦己者容。高髻之上,步摇颤晃,珠玉流光,更显肩削颈长,带出多少媚来,直引得良人心神荡漾。步摇的最动人处,当是那起身微步的瞬间,所谓“花枝乱颤”大概就是这种意境吧。

【凤冠】

在古代,凤冠是皇后身份的象征,显示着皇后母仪天下的威仪。后宫争斗剧中众多妃嫔拼尽一生就为那象征女性至高地位的凤冠。

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

古代妇女和男子一样,也戴冠帽。冠的作用和帽子不同,古人戴帽,主要是为了御寒,而戴冠则为了装饰。

相传古人在狩猎活动中,因受到鸟兽冠角的启发,才发明了“冠”这种头饰。现存早期的人物形象中,就有不少戴兽角形冠兽的男女。如河北平山三汲战国墓出土的玉人,头上的冠饰就与牛角相似。

《后汉书》等史籍中,还见到有鹤冠、貂蝉冠等名目,这些冠饰的造型均和动物有关,可见直到秦汉时期,人们冠饰的设计,仍以鸟兽为主,这也许是生活的反映。

宋代以前,贵族妇女行礼,一般都免冠梳髻,最多也只戴一顶假发。如《后汉书·舆服志》记:“皇后谒朝服,……假髻,步摇,簪珥。”《新唐书·车服志》记命妇受册、朝会时的服饰:“一品翟九等,花钗九树;二品翟八等,花钗八树”等,均未言及冠饰。只有在日常家居时候,才偶尔使用冠饰。

现存妇女便冠实物,以安徽宋墓出土的一种最有特色。这顶冠饰以金片制成,出土时候发现在女性头骨附近。它的造型像一个开启的河蚌,呈椭圆形,底部有一个洞,两头各有一个穿孔,通体有精致规矩的缠枝花纹。从外观来看,此冠会嵌有珠宝,可惜已脱落无存。整顶冠长12.5厘米,高5.5厘米。

金冠形式的女冠,在宋代的形象数据中也可以看到。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中,也有戴同类冠式的妇女。河南偃师北宋墓出土的画像砖上,有许多妇女形象,她们的头上,也都戴着这种冠饰。

辽的妇女也喜戴冠,已发现的实物有:建平出土的一顶鎏金银冠,以较薄的银片捶卷而成,形似帽箍,高19厘米,径20.9厘米。印着突出的花纹:中心作五朵蕃花,簇拥着一颗烈焰升腾的火珠;火珠的两侧饰以双龙,很是威武。而地纹则作卷草花纹;上下都有花边,花边内并列着一排如意云纹。

在妇女的冠饰中,最贵重者当属凤冠。所谓凤冠,就是在冠上缀以凤凰。以凤凰饰首的风气,早在汉代已经形成,汉代以后沿袭不衰。晋王嘉《拾遗记》就明确提到凤冠的名称,这种凤冠在传世绘画中有所反应,如甘肃安西榆林窟的壁画,便绘有五代的曹夫人像,头上就戴有雕成凤形的冠饰。不过这种凤冠还不属于真正的礼冠。

正式将凤冠确定为礼冠,并将其收入冠服制度的,是宋代以后的事情。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宋代后妃在受册、朝谒等隆重场合,都按照规定戴上凤冠。南宋以后,贵妇所戴的凤冠增加了龙的形象,名龙凤花钗冠。书面上的凤冠呈圆筒状,四周缀以龙凤,并有珠翠点缀其间。

元代贵妇礼见朝会,不戴凤冠而戴“顾姑”。“股姑”一名,原系蒙语,译成汉语亦作“固姑”或者“箍箍”,它是蒙古族贵妇所特有的一种礼冠。我们从敦煌莫高窟及甘肃安西榆林窟元代供养人壁画上常见到的一种高大冠饰,就是顾姑冠了。

明代妇女祭祀朝会承袭宋制,也戴凤冠。这种凤冠的具体形制,在《明史·舆服志》理由较详细的记载。具体形象在《历代帝后像》中也有描绘。

明朝妃嫔跟随皇帝祭祀朝会时候也用凤冠。凤冠的形制与皇后相比略有不同,主要是去掉了冠上的金龙,取而代之的是九只翚鸟,以示等差。

清代后妃参加庆典俱戴朝冠。这种朝冠也是一种凤冠。据《大清会典》记载:“皇后朝冠,冬用熏貂,夏用青绒,上缀朱线。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呈以金凤。……朱在线周缀金凤七,饰东珠九,猫睛石一、珍珠二十一。”这种朝冠的具体样式,在该书中均有描绘。

清代的朝冠与宋明时期的凤冠有较大差异:它是以黑色貂皮制成的一顶折檐软帽,在帽子正中,还有三只金凤,每只金凤的顶部,各有一颗珍珠。另在冠后饰一金翟,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颗,每行中间还饰有青金石和东珠等宝石,末端另缀珊瑚,与文献记载完全相符。

【华胜】

是指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出处是《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着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 其实华胜又叫做花胜。是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当然也有其它的,就比如这个,是凤凰的形状。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唐·元稹《莺莺传》:「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也作「华胜」。

【扁方】

扁方为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清宫的翡翠扁方,有的则在翡翠上镶嵌金银、碧空寿字、团花、蝙蝠等吉祥图案。与精致华美的宫廷扁方相比,虽然民间扁方大都材质普通,但工艺纹饰依然讲究,题材生动多样。曾经佩戴于女子发间的它们,有如一幅幅展开的微小画卷,或色彩斑斓,或黑白分明,饱含艺术生命力,于简约朴素中,见证了满汉文化融合的历史。

扁方,也称扁簪,其形平直如“一”字,一端形似书画的卷轴,另一端呈半圆形,是清代满族女子的特色头饰。清代满族女子的发式,经历了从早期“辫发盘髻”“圆髻”“小两把头”到后来 “两把头”“大拉翅”的演变,扁方一开始是用真发梳扎两把头必备的饰物,对整个发式起固定成型的关键作用。在载涛、郓宝惠所著的《清末贵族之生活》中,提到了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头,从前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于玉或翠之横‘扁方’上,并不像后来所谓‘大拉翅’者”。1到清代中期,用青缎蒙在“不”字形铁丝(或竹藤)头板上的旗头开始出现,使用时直接套在女子头顶梳好的圆髻上。这种“大拉翅”发型不再依靠扁方盘扎,但仍需使用扁方来填充和保持头板顶上横梁的平直。

自“两把头”流行后,满族女子上至宫廷后妃,下至寻常民妇,都佩戴扁方。光绪年间,举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描述帝后大婚时写道“由福晋四人率内务府女官,请皇后梳妆上头,仍戴双喜如意,加添扁簪、富贵绒花,戴朝珠,乃就合卺宴”。嘉庆道光年间成书的《白雪遗音》卷三,录有描写富家主妇穿戴的小曲“奶奶打扮的似天仙,苏州簪,抱闲莲,银扁方,翡翠燕,一丈青插鬓边,镀金圈子白玉环,藕色衬衣青看肩,满帮子插花红缎子鞋”。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描写了满族官宦人家妇女安太太的头饰“头上留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扎着大壮的猩红头把儿,撇着一支大如意的扁方儿”。作家萧红的作品中,民国早期的东北妇女头上依然戴着扁方,“老太太虽然不穿什么带颜色的衣裳,但也个个整齐,人人利落,手拿长烟袋,头上撇着大扁方。慈祥,温静”由此可见扁方在民间的流行程度。

扁方为“满族头饰”的界定,原因有三:一是发式对头饰的决定——“两把头”和“大拉翅”必用扁方。受剃发易服“十从十不从”中“男从女不从”的影响,清初满汉女子发式泾渭分明,其后互相模仿融合,但仍各有区分。而区别旗女、汉女有“三看”,看发髻、看服装、看鞋。“一看发髻,旗女梳旗髻,即两把头、架子头、大拉翅,发型高耸张显;汉女则梳平髻,发型低矮含蓄。二看着裙还是着袍……三看鞋”7;二是形制,确定了满族“两把头”和“大拉翅”所用的扁方形制,即可推及其它形制一样的头饰也是满族扁方;三是纹饰特点,形制相似又有特别属于满族文化民俗的纹饰,也可予以确定并推断。

目前有确切记述的扁方佩用资料多见于两种发型:“两把头”和“大拉翅”。不仅有文字记录,也有清末的照片实录。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纪实摄影家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在中国拍摄了大量的人物肖像,其中就记录了一个满族富商家眷仆妇的居家生活,照片所见,和高耸的“大拉翅”相比,稍低一些的“两把头”更为日常——“两把头”可视为较低矮的“大拉翅”。扁方在这两种发型中都横于佩用者的头顶,佩戴时按一般人右手持物的习惯,手持扁方的轴头从右手侧沿发型后方插入。扁方戴好后,两种发型的正面往往仅露出一点轴头,有时稍微露出扁方的两端,有时则几乎不露;但在发型背面,则可以露出扁方两端上窄下宽、各约寸余的长度。因此,扁方是轴头居于佩用者右手侧,正面纹饰向着佩用者背部来佩戴使用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民间扁方大多数都在首尾两端着力施用工艺和纹饰——既美观又兼顾了经济实惠的需要。其中镂刻竹纹扁方只在两端作斜坡状的局部镏金,即与大拉翅背面露出扁方处的发线相吻合。

除“两把头”和“大拉翅”,满族女子还有“水壶头”“高把头”“大盘头”“高粱头”等发型。“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但是有关“高粱头”等发型的扁方佩用资料不多,以留存至今的实物看,它们适用的扁方尺寸应较“大拉翅”和“两把头”为小。

不同于宫廷使用金、翡翠、珊瑚、玳瑁等珍奢材料,民间扁方材质多见银、铜、骨、木,偶见金、翡翠。有的扁方是铜芯外包厚银皮。满族女作家叶广芩在其作品中曾写:“瓜尔佳母亲留下的扁方有木头的、骨头的和银的,还有一根赤金的。”老舍在《月牙儿》中写道:“去做娶亲太太或送亲太太……必须格外……置办几十两银子一件的大缎子、绣边儿的氅衣和真金的扁方、耳环,大小头簪。”考察留存至今的民间扁方实物88件,在总体形制统一的基础上,可按轴头朝向、轴头款式和尺寸大小进行分类 。按轴头的朝向,扁方可分为右向和左向。绝大部分扁方都是右向的,左向极少,这应与前述扁方的佩用方式密切相关。中是花纹图案相似但轴头朝向相反的两个扁方。

按轴头的款式,扁方分空心轴头(卷轴式)和实心轴头(条轴式)两种;在此之下,又可分为与扁方同宽的齐头式和宽于扁方的出头式,以齐头式居多。凡空心轴头,都会在卷轴的两端焊上纹饰不同的小花片,如钱纹、五瓣花纹(或光素无纹形状外凸的小圆片)等,有时小花片会因焊接不牢而在流传过程中缺失;而绝大多数实心轴头是由多根等长的细银线焊结为截面如花朵的银条制成。

按尺寸的不同,扁方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长约一尺的扁方,用于“大拉翅”,外观修长如尺,长度在28.5—32厘米或更长,宽约2.7—3厘米。轴头有卷轴式与条轴式,多齐头。

第二类是极富特点的短扁方,长约12—13.5厘米,宽约5—6厘米。和“大拉翅”长扁方相比,短扁方长度减半而宽度加倍,呈现出更为丰敦的外形,轴头都为齐头卷轴式。

第三类扁方长宽比形似长扁方,但较长扁方为短,数量众多,有介于前两类之间的各种尺寸,长在12.5—24.5厘米不等,宽在1.8—4.5厘米之间,最常见的规格为长超过21厘米,宽3厘米。轴头款式齐全。

第四类扁方长宽比形似短扁方,较短扁方略为修长。长度都在13—14厘米左右,宽约3—4厘米。轴头一律为齐头条轴式,多数纹饰近满工。曾有文献提及民间扁方多见三四寸的小尺寸,并不确切。

在工艺上,满族民间扁方与宫廷华丽的镶珠嵌宝风格不同,未见使用镶嵌。银扁方普遍采用烧蓝(透明珐琅)作为面饰。因烧蓝容易松脆脱落,绝大部分留存至今的民间扁方都成了素面,但仔细观察,仍可见到烧蓝在轴头或纹饰下凹处的残留。烧蓝之外,镏金使用也较少。素面扁方多见于丰敦的短扁方,其它尺寸类别少有。铜扁方通常不加面饰。结合佩用的需要,多数扁方在扁身首尾两端錾刻、捶揲、掐丝或镂刻出对称纹饰,再施以烧蓝、镏金。

清代民间首饰多以花卉、瑞兽珍禽、人物典故等吉祥图案作为纹饰的题材。满族扁方在主题大体相近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扁方纹饰以花草最为常见,不仅独立成纹,也融入节令、博古等其它纹饰,呈现出与满族文化、信仰相关的独特风格;其次是龙凤、富贵等吉语图案;在汉族银饰中多见的人物故事,如“西厢记”“三娘教子”“三国故事”等尚未在扁方纹饰中发现,偶见的人物纹通常是其他纹饰主题的辅助表达。

满族文化中,花木植物的地位不同寻常。最突出的表现是满族的柳崇拜。在满族的创世神话《天宫大战》里,创造了万物、神和人类的天母阿布卡赫赫,就是柳树天母 。她是长白山上一棵柳树所变。满族还有“柳叶生人”的神话,柳叶的形状隐喻女阴,表达了满族对女性生殖的崇拜,是生命之源的象征。满族换索(子孙绳)祭中所祭祀的“佛朵妈妈”,就是祭柳,以保佑家族子孙太平安宁。崇柳还表现在满族的各种祈子风俗里,例如女子出嫁时要吃柳叶饽饽,要准备柳叶菜来招待亲友,如果妇女不孕,传统医方是把柳叶炒干烘在肚子上等 。扁方上的柳叶纹也是民间崇拜的反映。

满族女子喜爱戴花。这一习俗源自满族者固鲁女神(刺猬神)拯救天地的民间传说。者固鲁女神们曾化身为一朵美丽的白芍药花, 并变成千万条光箭,射入被花朵吸引前来的九头恶魔耶鲁里的眼睛,天地由此得救 。因而扁方上的花卉,不仅代表美丽,也蕴含了辟邪保平安的民俗意识。除与汉族传统纹饰一样常见的梅、兰、竹、菊、荷、牡丹、海棠、萱草等图案,也有富于地域特色、取材于东北野生花卉的鸢尾、五味子、朱兰(白芨)、龙胆草、柳叶菜(如柳兰)等纹饰。扁方的花卉纹大多写实,有缠枝的、有折枝的,也有富于设计感的连缀式纹样。有的细腻婉约,有的热烈奔放,各有风格。

【梳篦】

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梳理头发用梳,淸除发垢用篦。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梳篦是古时人手必备之物,尤其妇女,几乎梳不离身,便形成插梳风气。并能插于发间作首饰。

明徐矩明《事物原始》引《实录》云:“夫赫胥氏造梳,以木为之,二十四齿,取疏通之意。”这里说的赫胥氏,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之一。

另外,也有说梳子是轩辕黄帝的王妃方雷氏发明的。据传,她在一次大餐后偶然捡起了掉在地上的大鱼骨,在头发上理了几下以后发现乱蓬蓬的头发一下就顺了,便受到启发,命工匠把木头制作成鱼骨形状,用来梳头。

对栉(梳子和篦子的总称)用法的详细记录,可以在《礼记·玉藻》里找到:“日五盥,沐稷而靧粱,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天洗五次手,用洗稷(一种谷物)的水洗发,用高粱水洗脸,湿发时用白木梳,头发干了就用象牙梳。可见,周时就已经很讲究,不仅有了木梳、象牙梳,还按头发质地细分了使用范围。

其实,梳子的材质还有许多。在古代,富人大多用金、银、玉、动物角、名贵木材等材料制作梳子,而普通人家多用普通的木材或是竹子。

起初,梳子的主要功能是整理头发,但这种别致的用具逐渐演变成为头饰。梳、篦与簪、髻、钗、珠花、金钿、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八大发饰。

以梳篦为饰品,在唐至后五代时期达到了顶峰。女性头上可以戴上多个形态不一的梳子,形成复杂的发型。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宫词》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诗人元稹也写道:“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从这些句子不难看出,插梳为饰是当时的风尚。

北宋时一度流行冠梳,喜欢把冠和梳子搭配在一起使用。这种发型用漆纱、金银、珠玉等材料制成垂肩高冠,在额发上插放梳子,梳齿上下相对,多时达到四至六把。由于插梳过长,左右两侧皆插,加上高髻、峨冠与及诸多首饰,这种装束不仅奢靡,而且成为累赘。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就记载,宋仁宗时期,宫女们插在头上的角梳(羊角或牛角制成)竟然有一尺以上的长度。仁宗“亦恶其侈”,规定不能以角为梳,且长度不得超过四寸。

梳篦有过极端的华丽,也在日常生活中返璞归真,成为爱情、亲情的见证。古人把头发称为“青丝”,取“情思”的谐音,送梳篦包含着互许终身、白头偕老之意。

另外,古时候,梳篦是男女间的定情信物,古代女子出嫁前,家人会为她梳头。“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梳子寄托着家人的美好祝愿,传递着朴实的亲情。

“篦诚琐缕物也,然丈夫整鬓,妇人作眉,舍此无以代之,余名之曰鬓师眉匠。”(《清异录》)古时候,梳子不是女子独有,男人也会随身携带,以便整理仪容。陆游便在诗中多次提到梳发,有“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等流传后世。

发宜常梳。这不仅是为了整洁美观,也是利于健康的好习惯。苏东坡就很推崇梳头的养生作用,其《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发而寝》诗写道:“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就是在说,散开长发频频梳理,梳得头脑清醒、筋骨强健,秋风露气吹到白发根上,头发也长得更加茂密。

【抹额】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汉族服饰,明代较盛行。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亦称”抹头”,束在额上的巾。《新唐书·娄师德传》:”戴红抹额。”《席上腐谈》:”以绡缚其头,即今之抹额也。”在宋代的仪卫中,如教官服幞头红绣抹额,招箭班的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就是用红紫等色的纱绢,裹在头上的抹额。一说是从原「包头」演变而来,最初以粽丝编结而成为网住头发而已,初时尚宽而后行窄,其实用性为束发用,并兼之装饰性,取窄小一条扎在额眉之上。此装饰物自明代始有。

抹额即束额巾,古时武士多用之,《中华古今注》卷上”军容抹额”条:”秦始皇巡狩至海滨,亦有海神来朝,皆戴抹额绯衫大口袴,以为军容礼,至今不易其制。”

抹额在唐代武人中亦常见,李贺《画角东城》诗云:”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二年”条:”陕尉崔成甫着锦半臂,缺胯绿衫以赐之,红袹首。(袹首,今人谓之抹额。)” 唐宋时期,抹额为男子幞头内所衬的头饰,而且官阶不同,抹额色彩、工艺也不同,如宋代教官用红绣抹额,招箭班为紫绣抹额等。宋代男子崇尚系裹头巾,抹额多用于妇女。宋代妇女的抹额在制作上比先前讲究,通常将五色锦缎裁制成各种特定的形状,并施以彩绣;有的还装缀珍珠宝石,渐渐向首饰靠拢。

明代是抹额的盛行时期,当时的妇女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常系有这种饰物。这个时期的抹额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用布条围勒于额外,还出现了多种样式:有的用彩锦缝制成菱形,紧扎于额:有的用纱罗裁制成条状,虚掩在眉问:有的则用黑色丝帛贯以珠宝,悬挂在额头,还有一种抹额,以丝绳编织成网状,上缀珠翠花饰,使用时绕额一周,系结于脑后。这种抹额被称之为渔婆巾,或者叫渔婆勒巾,其实物还有遗存。冬季所用的抹额,通常以绒、尉,毛毡等厚实的材料为之;有的用绸缎纳以丝绵,外表施以彩绣;考究者还装缀珠翠宝玉,两端则各装金属搭扣,用时围勒于额,绾结于后。抹额的造型也有多种:有的中间宽阔,两端狭窄;有的中间狭窄而两端宽阔,后者在使用时多将两耳遮盖。因为这种抹额兼具御寒作用,故被称之为暖额。富贵之家的女子则崇尚用兽皮制作暖额,常用的兽皮有水獭、狐狸、貂鼠等,貂狐之皮最被看重。这种毛茸茸的兽皮暖额围勒在额部,宛如兔子蹲伏,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兔。甚至还有以金银雕花制成抹额的,镶珠点翠,熠熠闪光。除抹额外,还有一种金约,类似抹额形制,但比抹额还要窄些。

明代时,抹额也开始为妇女使用。起初女子用额帕,以综丝制成,结成网状,罩住头发,后来采用布帛,冬季为乌绫,夏季则用乌纱。到了明末,额帕多用二幅,每幅方一尺左右,斜折成宽一寸左右的条状,一幅戴于内,另一幅覆于外,又作方结加于外幅的正面。如此日日戴上卸下,显得有点麻烦,因此,妇女们便根据自己的发额头围的大小剪裁,夹衬较厚的锦帛,一般用乌绒、乌绫、乌纱等制作,称为头箍,又称为”乌兜”。使用时,一戴即可,一取即脱,极为便捷。头箍的形式变化多样,最初流行宽的,后来又崇尚窄的,还有在两侧多裁出两个护耳的款式。富贵权豪势要之家的妇女在戴头箍和乌兜时,常点缀金玉珠宝翡翠等首饰。冬季所用的除上述质料外,更多则采用兽皮,考究者用貂鼠、水獭,俗称”貂覆额”,或称”卧兔儿”。

清代,贵族妇女和百姓人家都流行这种服饰,在戏曲和影视剧中都能看到抹额的装束。比较典型的是在《红楼梦》的电视剧中,宁荣二府的老夫人和少阿么们都有各种不同材质的抹额,比如王熙凤的”攒珠勒子”。且宝玉还有一个颇为华贵的”二龙抢珠金抹额”。在戏曲中也能处处见到这种装束。

【钿】

起源于南朝,用金银玉贝镶制成的花形饰物,状若花朵,小巧精致,一般取多个直接装饰在绾好的头发上。《天工开物》中有注:“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白乐天《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也称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唐·白居易〈琵琶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唐·韦庄〈清平乐·何处游女〉词:「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秋千。」

【金约】

清代后妃穿朝服时佩戴的头饰之一,在戴朝冠时需先戴金约,用以束发,形似圆形发卡。是一种佩戴在额头上的女性装饰品,金约的形制为一个圆箍形,金属制,呈数节状,箍上镶嵌宝石,后部有垂下来的珠串、缎带。清代文献也写为「额箍」,满语为「gidakū」,其词是从「gidabumbi」这个词发展来的,原意为「箍住」。

在入关前,清代第一次构建官方服饰制度的崇德元年,在女冠服的部分,就提到了「monggolikū」。从满语的角度而言,金约和领约应该在入关前都有使用,而在制度上,是领约先进入官方制度,金约则要在入关之后才逐渐形成制度。

清代乾隆朝规定,宫廷里的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高级宗室的妻室和女儿,宫廷外的一品至七品命妇,在穿着朝服时均应佩戴金约和领约。而在民间,穿着吉服的时候,偶尔也会单独使用金约或领约。

根据清代官方规定,金约的等级从其装饰和垂珠来进行区分,金约由金箍和后部垂缀的串珠两部分组成,以其上镂雕的金云纹和镶饰的珠宝数目以及脑后所垂贯珠的形制区别等级,反映了后妃等级地位的高低。皇后的金约上有镂金云13个,各饰东珠1颗,间以青金石,金约后方垂珠用金衔绿松石结,珠五行三就,每行大珍珠1颗,中间金衔青金石结2个,每结东珠珍珠各8颗,缀角用珊瑚。而普通大臣之妻的金约上,只是中央有镂金火焰结子1块,饰珍珠1颗,左右镂金金龙凤各1条,金约后方的垂珠,就仅以青缎带代替。此外,皇贵妃、贵妃为三行三就,妃为三行三就,嫔为三行三就,依次递减。

【钗朵】

隋代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中晚唐以后,安插发髻的发钗钗首花饰简单,另有专供装饰用的发钗,钗首花饰近于鬓花。金银钗作花朵形,称为钗朵。每一钗朵都是一式两件,结构相同而图形相反,以便左右对称插戴,这种金银钗以镂花见胜。

【流苏】

由彩丝或羽毛做成的穗状饰物,常装置在马车、楼台、旌旗或帐幕的边缘。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诗:「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床面前一架几十个香橼,结成一个流苏。」也作「排须」、「胥头」、「须头」、「苏头」。

与步摇功能类似,步行时微微摇摆,使女性显得更加妩媚和优雅。其造型近似簪头,但在簪头的顶端垂下几排珠穗。古代妇女的流苏首饰。是附在簪、钗之上的一种金玉装饰,制作华丽。《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花),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步摇,初行于贵族妇女,后也行于民间。

【顾姑冠】

又作顾姑、故姑、固姑、罟罟、罟姑等。金、元贵族妇女所戴的帽子。高二尺许,形顾姑”亦写作圆,以铁丝或桦木为骨,外包红罗,缀以珠翠等。。以木条作框架,用桦树皮围合缝制而成,下为圆筒形,上为“Y”形。外包饰红色或者褐色印花棉。

“今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元代壁画及传世南熏殿《历代帝后像》图中均有具体描绘。宋孟珙〈蒙鞑备录〉:”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戏青绒饰。”《长春真人西游记》:”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故名’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回。”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朝后妃及大臣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当时一位西方的旅行探险者威廉-路布鲁克在他的《东方国家纪行》中称姑姑冠为”宝卡”,并说如果是基督徒,还在姑姑冠”宝卡”的侧面坠以铁制或木质的十字架,表示戴姑姑冠”宝卡”者的信仰。并描绘头戴”宝卡”的蒙古族贵妇的形象:许多妇女一起骑马行走,从远处看去,就像戴着头盔举着长矛的士兵……。

对于罟罟冠产生于什么时期、哪个民族,一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后汉书·乌桓传》中的”句决”与蒙古顾姑为同一物,苏日娜认同这一观点。金启孮认为”姑姑”是高车妇人所戴头饰之遗。伯希和(P. Pelilot 1878-1945)的得意门生、法国著名蒙古学家韩百诗(Louis Hambis 1906-1978)在法文本《柏朗嘉宾的<蒙古史>》中给”poqtaq”所加注解中说”这种头饰早在六世纪中就于噘哒人中出现了”,噘哒(又译挹怛、挹阗)是五六世纪时西域一个由游牧部族建立的国家。韩百诗认为噘哒妇女所戴的角帽与罟罟冠是同一物。查阅有关史料可知,噘哒角帽与罟罟冠所代表的含义有本质的区别。《北史》噘哒国的条目这样说:”其俗,兄弟共一妻,夫无兄弟者,妻戴一角帽,若有兄弟者,依其多少之数更加帽角焉。”在《魏书》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另《隋书》”挹怛国”条中记述道:”兄弟共妻。妇人有一夫者,冠一角帽,夫兄弟多者,依其数为角。”这种角帽显然与罟罟冠相差甚远。高车、噘哒都是西域的民族,可见西域的不少部族都有戴高帽的习惯,在二十四史中还可以检出一些相关的条目。但这些冠饰是否为罟罟冠的原形,很难下一个肯定的结论。

从远古时代起,在北方草原、大漠南北,生活着众多不同族源的部落,他们世代繁衍,共同谱写着广袤大漠上壮丽的乐章。这些民族、部落各自的生活并不是孤立、封闭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生活方式、服装饰品等都会互相渗透。罟罟冠到底产生于什么时期、哪个民族,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但从罟罟冠后来的发展和使用上,蒙古族是最为典型的。从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最早明确描写罟罟冠的是《蒙古秘史》。在成吉思汗(1162-1227)九岁时(1170年),他的父亲也速该(?-1170)被塔塔儿人毒死,族人抛弃了诃额仑、铁木真母子,《蒙古秘史》中用非常动人的语言描写了当时诃额仑的坚强意志和努力生存下去的决心:”诃额仑夫人生得贤能,抚育其幼子每也,紧系其固姑冠,严束其衣短带,奔波于斡难上下,拾彼杜梨、稠梨,日夜(辛劳)糊其口焉。”在困苦的条件下,妇女外出寻觅食物要带罟罟冠,可见,它是当时普通蒙古妇女必带的头饰。此时的罟罟冠并不太高,装饰性也不是很强,只是普通已婚妇女所戴的帽子。

罟罟冠与任何物品、服饰一样,都有一个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开始是民间流行的普通妇女日常所戴的防风、保暖的帽子,由于它位于人体的最显眼的部位,最能反映出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因此人们将一些对象装饰在上面,使得它的装饰性增强,高度逐渐增加。随着蒙古势力的增强、地域扩大,贵妇人们对穿着越来越注重,罟罟冠的装饰也越来越华丽,贵族和富裕人家的妇女争相将珍贵的饰物如珍珠、琥珀、宝石、羽毛等装饰于其上,使之逐步演变为蒙古贵族妇女喜爱的冠帽,并成为贵族妇女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民间使用的罟罟冠则较简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为轻巧、方便的软帽取代,从而使罟罟冠,成为贵族妇女的专用冠帽。

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有两个原因 : 第一,最初由普通的帽子向高发展是由宗教思想决定的。古代许多民族都信仰萨满教,作为一个原始宗教,它对人们的心理意识、原始文化以及服饰用品、生活习俗等的形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萨满教是民族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由于蒙古萨满教同蒙古族古代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因而也是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交往形式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所以,一顶普通保暖、防风的帽子,在原始宗教思想的影响下,逐步赋予了宗教的内涵。天神在上,头顶是人体离天最近的地方,身高有限,但头顶上的帽子是可以变化的,因此帽子的高度在增加,人们祈求离天界更近。像罟罟冠这样以增加高度来达到与天界缩短距离的宗教思想,在欧洲也出现过,欧洲几乎同时期高高的圆锥状帽子”汉宁”具有同样的宗教含义。第二,后来贵族所戴的罟罟冠继续增高及华丽的装饰则是为了满足贵妇们显示社会地位、财富的心理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随着元朝后期的社会动荡,罟罟冠开始走下坡,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仍经过很长一段时期。到1419年罟罟冠仍在使用中,永乐十七年三月明廷”赐忠义王兔力帖木儿锦帛各七十匹,并赐其母及妃金珠、固姑冠服并绮帛有差”。此时,罟罟冠仍是明朝赐给蒙古王的礼物,说明在明初蒙古贵妇仍使用罟罟冠。到明正统八年(1442年),明廷赐蒙古可汗及眷属的物品中,”罟姑袍”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罟罟冠到底什么时候消失,无法找到明确答案,但至少在明万历甲午年(1594年)成书的《北虏风俗》中还记载娶媳妇”归时妇披长红衣,戴高帽,……”这里所说的”高帽”是新媳妇所戴的冠饰,象征着女人从姑娘到妇人的转变,因此必为罟罟冠。同书”帽衣”中又说:”其帽如我大帽,而制特小,仅可以覆顶,又其小者止可以覆顶,赘以索,系之项下;此男女所同冠者。”可见此时男、女帽已无大的区别,小到仅可覆顶。可以肯定,此时罟罟冠已退出人们日常服饰的舞台,它只是作为已婚女性的象征,在新娘出嫁时使用。

中外大量史料对罟罟冠有详细的记载,它们用当事人的好奇眼光,对罟罟冠这一当时流行在蒙古妇女中的冠饰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为我们研究当年的历史、人文、服饰等提供了难得的数据。

在罟罟冠的上升、发展期,其使用率是相当高的。约翰·普兰诺·加宾尼(John of Piano Carpini 1182-1252)在1246-1247年出使蒙古时,妇女们出门或在有外人的场合下,罟罟冠是必带的头饰,它是区别男人和妇女的主要标志,作为已婚女性的标志,罟罟冠必定是在女人从未婚到已婚的决定时刻戴上的,因此戴罟罟冠应是婚礼上一项重要的仪式,并且,为新娘戴罟罟冠的应该是娶她的男人。拉施特(Rashid al – Din Fadl Allah 1247-1318)在《史集》中讲到:阿八哈(1234-1282)登上汗位后收娶了父旭烈兀(1217-1265)的妃子秃乞台哈敦,”他给[他的]头上戴上孛黑塔黑[固姑冠]以代替脱忽思哈敦,把她立为皇后。”同一卷中又记述阿合马(?-1282)”取了勤疏的女儿、秃合察的母亲–忽都鲁,[后来]她被怀疑行使巫术被抛进河中。阿合马是在即位时取她的,曾给她戴上了孛黑塔黑(固姑冠)”。从这两段记载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再婚女性在婚礼上同样也是以戴上罟罟冠为标志的,可见,罟罟冠对于女性婚姻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蒙古族妇女在外人面前必须戴帽子,当然在一些特定场合是必须戴罟罟冠的,从当年威廉·鲁不鲁乞(William of Rubruck 1215-1270)的记述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蒙哥汗(1209-1259)时期许多人信奉聂思脱里教,当教士为蒙哥汗的大夫人实行洗礼时,在举行完仪式后,”天已经大亮了–她开始取下她的头饰(称为孛哈),因此我看到她光着头。于是她命令我们退出,……”加宾尼也说:已婚妇女们”不戴这种头饰时,她们从来不走到男人们的面前去,”因此,罟罟冠并不是一顶普普通通的帽子,其作用也不单单是防寒、遮日、挡风,最主要的功能是已婚女性的一个标志。戴罟罟冠是传统礼俗之一,是神圣的,因此外人对它的触摸,尤其是男人对它的触摸,肯定是对戴冠者的一种不敬,李志常(1193年-1256)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说罟罟冠”大忌人触”。

【头花】

头花是簪发展而来的首饰。由花头和针梃两部分组成。由于清朝发饰发式是由软翅头发展到两把头,进而成为架子头,最后产生大拉翅,头上的发式也越来越宽大.于是一种覆盖面较大的头饰——头花,便应运而生。头花大多由珍珠、宝石为原料,把大朵头花戴在两把头正中,称为头正,也有选用两朵相同颜色和造型的分插两把头的两端,俗称压发花,又称压鬓花。

头花大多由珍珠、宝石为原料,因此,需要一个稳定的依托,即在簪的基础上做了某些相应的改动。如在针梃的顶端焊一个十字形横托,并于十字横、竖交叉点做头花的主体。起装饰作用的花草枝叶、鸟兽虫蝶、吉字祥符等环抱四周,簇拥着主体。这样互相搭配即使构图的主次关系明显,又使以珍宝为原料的头花本身合理的分担了承受能力。

汉族妇女在梳头时,把大朵头花戴在两把头正中,称为头正,也有选用两朵相同颜色和造型的分插两把头的两端,俗称压发花,又称压鬓花。汉族妇女除了旗头、簪子外,还普遍喜欢在发髻上插饰花朵,将硕大的花朵戴在头上历来是汉族的传统风俗。扑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记载了汉族妇女”野花满鬓,老少无分”.”五旬以上”犹”满髻插花,金钏宝趟”。”即便年近七旬,甚至”颠发尽秃,光赭如匏”仍”寸髻北指,犹满插花朵”。在辽北地区,有些汉族妇女甚至在发髻上插一个内装清水的小瓶,瓶内再插上数枝鲜花,生气盎然,反映了她们对美的强烈追求。清前期,国家正值上升时期,人们的生活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汉族妇女为了满足美的欲望,常将应时的鲜花戴在头上还有一种”金银花缕”。即用纸胎为表,有的似铜丝为质,装成各种各样的花朵,高不过二三寸,最大的也有将近一尺,并选用极精致的珠翠做装点。顺治初年,汉族军营中的随军家属,常用这种金银花饰饰于发髻之上。随着清王朝政治的确立,国家政权日益巩固,汉族妇女所插戴的头花也随之抬高了身价。虽然鲜花遍地,但妇女们更喜欢珍宝质地的头花。这些女性们头上戴仡与其说是为了美饰,莫不如说是为了炫耀。

清晚期,国库困窘,国力日衰,人们的生活自然受到影响,为了撙节开支,头花也由昔日的纯金变成镀金、包金,珠宝大花变成了绒花、绢花,甚至纸花、通草花,就连羽毛点翠的头花,都用茜草染色代替了。羽毛点翠首饰在中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到顶峰。它以色彩艳丽、富丽堂皇而著称但制作起来非常繁杂。据了解,先用金、银片按花形制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随图案花形的边缘焊起…圈凸起的槽。在中间凹下去的部分涂上适量胶水待用,用小剪子剪下翠鸟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涂了胶的底座上。翠鸟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然而翠鸟娇小,羽毛柔细,制一朵头花需要许多翠鸟。因翠鸟毛光泽好,颜色鲜亮,再配上金光闪闪的凸边,做成头花后戴在头上与其他首饰相比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北京故宫内珍藏的金属类首饰,以乾隆时期的居多。如红宝石串米珠头花、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松、竹、梅图案)头花,蓝宝石蜻蜓头花、红珊瑚猫蝶头花、金累丝双友戏珠头花、金嵌花嵌珍珠宝石头花、点翠嵌宝石花果头花、金嵌米珠喜在眼前头花、点翠嵌珊瑚松石葫芦头花等等,都是以焊接底托工艺制成的。它即沿用历史传统技巧,又突出乾隆时期的特点,使虫禽的眼睛、触角、植物的须叶、枝权都用细细的铜丝烧成弹性很大的簧,轻轻一动,左右摇摆,形象活泼逼真,充满动感。还有一种金属焊接作底托与针梃,珠宝花用铜丝扎成一束的头花,也以灵活多变受到后妃们的喜爱。它是以不同粗细的铜丝做成花枝、叶枝,再将宝石做成的花瓣、叶片末端的小孔串成花朵、花蕊、花叶、枝权等不同的单枝,然后再按照图形将各部位摆好,将单枝扎成一束,最后集中在一根较粗的铜丝上与针梃扎牢。这样的头花戴在头上效果甚佳,为女性增加了楚楚动人的娇态。此外,金属镶嵌头花,金累丝头花也都以形象逼真、做工精细而被前人喜爱,使后人赞叹。

汉族妇女最偏爱的头花当属绒花,尤其是在女儿出嫁时,头上必须戴红色绒花,图火红吉利,据说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因此,便有戴绒花即为荣华富贵之意。在汉族妇女中,只要条件允许,不仅婚礼喜庆日时要戴绒花,而且一年四季都愿意头戴绒花,求谐音吉祥。尤其到应时节序戴应季绒花:立春日戴春幡,清明日戴柳枝,端阳日戴艾草,中秋日戴桂花,重阳日戴茱萸,立冬日戴葫芦阳生……。清宫后妃们的头花,还有大批的绒花、绢花、绫花流存于世,这些花色彩协调,晕色层次丰富,堪称”乱真”之花。据说,唐代杨贵妃鬓角有一颗黑痣,常将大朵鲜花戴在鬓边用以掩饰。因鲜花容易枯萎,就令人研制鲜花颜色做绢花。此工艺不断发展,越制越精。清代遗留下来的绒、绢、绫、绸等质地的头花有白、粉、桃红三晕色的牡丹花,浅黄、中黄、深黄三色的菊花,白、藕、雪青三色的月季花及粉、白相间的梅花等等,历时百年不久,仍鲜艳悦人。

【假髻】

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人工制造加配于头上的发髻。供妇女装饰或代真发。古称”编”、”副”,汉以后称”假髻”、”假紒”,唐人又称”义髻”,明清又称”鬏髻”。先秦以奴隶的发丝,后世多用马尾、金银丝或纱作成髻形,戴在头上,供妇女装饰用。魏晋流行的”蔽髻”,髻上半装有各种金翚首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能用。唐天宝以后,流行假髻。宋仍以高髻为美,大多掺有假发,其髻上常饰以金银珠翠制成的各种花鸟形状的簪钗梳篦。明代假髻有丫髻、云髻。清初仍流行。

古称“编”、“副”,汉以后称“假髻”、“假紒”,唐人又称“义髻”,明清又称“鬏髻”。先秦以奴隶的发丝,后世多用马尾、金银丝或纱作成髻形,戴在头上,供妇女装饰用。魏晋流行的“蔽髻”,便是一种假髻,髻上半装有各种金翚首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能用。唐天宝以后,胡帽渐废,流行假髻。宋仍以高髻为美,大多掺有假发,其髻上常饰以金银珠翠制成的各种花鸟凤蝶形状的簪钗梳篦。明代假髻有丫髻、云髻等,其中有一种称做“鼓”的,以铁丝织成圆圈,外编以发,做成固定的装饰物,比原来发髻约高出一半,戴时罩在髻上,以簪绾住头发。首饰铺有出售,清初仍流行。《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及衣一箧,可时奉瞻。”《宋书.五行志二》:“晋海西公太和以来,大家妇女,缓髻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恒戴。乃先作假髻,施于木上,呼曰假头。人欲借,名曰借头。”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扬州鬏勒,异于他地,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八面观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

隋唐五代妇女盛行高髻,不仅以假发补充,而且还像汉代巾帼那样做成脱戴很方便的假髻,称为“义髻”《唐书·五行志》:“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拖河里,黄裙逐水流。”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张雄夫妇墓出土一件木胎外涂黑漆的义髻,其底部小孔留有金属簪的锈迹,此墓出土女俑头上髻式与此相同,上绘精致花纹。该地唐墓出土一件纸胎涂漆描花的头饰,与峨髻相近,南京南唐二陵俑也戴此种头饰,惟没有繁缛的花纹,出土时称为纸冠,也可能为义髻之一种。此外回鹘髻也是假髻,巾子则是衬垫头发所用。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