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微信群与新式过劳……
1、在现代社会中,似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越来越强烈的感觉:不断增加的身心疲惫的感觉。不错,身体的疲劳,心理的疲劳,是任何社会都会有的现象。但在今天的时代,这种身心的疲惫与以往的时代不同,在今天,它似乎更加无所不在,更加无法逃脱,更加成为生活与生命的一部分。似乎,你只要想过个还稍微像点样子的生活,就必须承受这种代价。
2、可见这个问题是触动了多少人的神经,是如何为大家所关注,又是如何值得我们来探讨。但今天我不想在笼统的意义上来讨论这个问题。我只想谈谈手机和微信群这样新技术和新技术的应用,为这个问题带来的新涵义。
3、2019年12月,长安福特一位30岁工程师坠亡。其原因,是工作压力导致的抑郁症。除了超长时间的加班外,他的工作微信群就有120多个,每天看群消息看都看不完,邮件也回不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讲师黄佳圳的一篇论文发现,在群里布置工作,已经成为一些单位的常规化巩固走方式。公务员平均加入的群有4个;外企从业人员有15个;事业单位和个体工作人员分别有7个和5个。很多人看到这个调查只是笑笑,意思很明显,实际上工作群远不止这么多。
4、手机与微信和微信群的出现,确实为联络和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上述的情况表明,手机和微信群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状态。在过去的时代,劳动的辛苦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单位时间内的劳动强度,二是劳动的时间长度。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996,指的就是劳动时间的延长。但手机和微信群的出现,这也意味着传统工作与休息界限的打破。有人说,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手机在手,上司随时可以通过手机安排工作任务。还有人说,无论何时何地总能抓到你。在这样情况下,传统的休息的纯粹性消失了,即使在休息的时候没有工作上的事务和指令,你也要随时为此做好准备。有的单位或岗位,甚至要求工作人员24小时不得关机。不禁让人想起90年代的一则笑话:小王跟朋友炫耀老板给他配了台BB机,大家都羡慕不已,但一位朋友却笑说这是“拴狗不用绳”。果然,后来小王再也没有好好休息过,周末也会被BB机叫醒去加班。
5、因此,在今天的职场里,人们已经渐渐地被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包裹起来了。由此,形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春节期间的一则新闻是,一家北京房企的5名职工,因为未抢集团副总裁发的红包差点被辞退。这届员工真的太难了:春节没抢红包,差点被辞退。除了工作群,还有其他足以对人造成巨大压力的群,特别是作为孩子家长要面对的家长群。
6、群的特点之一,是群体压力的形成。尽管在很多时候,这种压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甚至是无聊的。在工作群中,领导一发话,马上就是“好的”“收到”“明白,照办”“领导辛苦”之类的话语刷屏。在家长群中,老师一发话,也同样是一句有用,过百句废话,耽误的是大家的时间。我想更进一步追问的是,这一百个收到又有多少是在工作时间发的,有多少是在休息时间发的?这样一来,人们宝贵的休息时间,就有不小的一部分就被这种无聊的事情占据了。
7、与线下的场景不同,在线下的场景中,情景都是转瞬即逝的,别人说了一句话,当时自己的话没跟上,过去的就算过去了。但微信中不同,那些文字,那些语音,就存在那里。当时没注意到,你得一点点往前爬楼。有人说,如果每天你要爬几百上千层楼是什么感觉?每天要回100个“收到”是什么体验?但如果不爬这个楼,不做这种很无聊的回复,可能给你带来的就是负面的影响。
8、21世纪经济报道也发布微博说到:很多人手机里都有十几个工作微信群,而且满屏都是“收到”;一些单位的微信群变成了“夸夸群”,迫于某种隐形的压力,很多人在微信群里被迫变成了“复读机”,仿佛不及时点赞就不是好员工。 以及我们还看到悲剧的新闻,提出研发微信的是腾讯副总裁张小龙的主意,他曾在公众场合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微信用户离开微信。说的是班级的家长群,总是能看到一些跟在老师后面表扬老师表扬家长表扬同学的人,比如“这个活动好棒啊,能让孩子们迅速融入集体”“小朋友能在我们班,真的很幸福呢”很多时候大家还在下面一溜的排队跟着回复…
9、2018年8月1日,74岁高龄的森冈孝二,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恶化倒在家中,送医院抢救无效去世。这一天,离他完成《过劳时代》的中文版序,不到一个月。可悲的是,一辈子对抗过劳问题的学者森冈孝二,最后同样死于过劳。他一生为解决过劳问题而奔波,明知自己有心脏病,还常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作为一位学者,森冈孝二自己的工作时间是弹性的。但他却死于这种弹性工作中的过劳。新式过劳。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