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群羊面前设置了一个栅栏,领头的羊纵身一跃跳过栅栏,后面的羊也跟着跳过去。
接下来的一幕就有趣了,工作人员将栅栏移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时,仍像前面的羊一样跳了一下,就好像栅栏还存在一样。
所以,有经验的牧民在放牧时,往往只要控制好领头的羊,这样羊群就不会走丢了。
简单来讲,“羊群效应”可以理解为一种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
这听起来,似乎是在批评一些人没有主见,没有判断力,盲目跟风,但我认为,这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每个人都有羊群效应。
比如我们去饭店吃饭,如果一家店到了饭点还依然没什么客人,那么很多人是不会选择这家店的。
反过来,如果某家店里的人很多,甚至出现取号等候就餐的情况,那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很多人宁愿等上一会,也要在这家吃。
原因很简单,这其实就是从众心理在起作用。
当我们看到一家店里没什么客人光顾,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家店不行,不然怎么会没有客人。
反之,我们看到某家店里的客人爆满,大家都来这里吃饭,那么潜意识里就会有一个声音:这家肯定不错,要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
事实到底如何呢?
我们的这种跟风,很大概率是对的。
没人光顾的那家店确实不怎么样,而大家都争相涌进去的那家店确实不错。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商家新店开业时,会安排一些人进店吃饭的原因,人多就是一种说服力。
这只是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但依然可以看到“从众”的威力和价值。
很多时候,跟着别人的脚印走,确实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
跟着别人的选择,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高效且有效。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深受从众心理的驱使,习惯服从大多数,妥协大多数。
跟风不可怕,盲目跟风才可怕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跟风其实并不可怕,不是一个完全不可取的行为。
坦白讲,很多人之所以能成功,往往就是跟风,跟着大趋势走,跟在别人的后面有样学样。
讲身边两个朋友的例子。
如今四十来岁的朋友甲,曾是一名普通上班族,在06、07年左右,他开始在淘宝上开店,现在身家千万肯定是有的,光房子就有三四套,此外还有两套小商铺在出租。
其实,他当时也是看一个亲戚在做,考虑到自己上班比较清闲,搞点副业可以增加些收入,便跟着做了。
还有一个朋友乙,虽然事业上没这么成功,但现在也算是家境殷实,没有什么经济压力。
十年前,他的一位邻居之前花低价买的一套老城区的二手房拆迁了,拿到手的拆迁费不菲。
两人在喝酒时聊到这件事,那位邻居说,现在他家里的几个亲戚就专门投资二手房等拆迁。
朋友乙听了,觉得这是个好门道,也跟着他们一起搞,个中的过程当然是曲折的,但确实是赚到钱了,现在手里还有一套老房子在出租,等着拆迁。
我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这样的朋友,他们能混的不错,往往得益于一脚踩在了风口上或是走上了快车道。
所以说,跟风、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这其实没什么问题。
很多时候,这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真正可怕的,是那种没有思考和判断的盲目跟风。
这种盲目跟风的可怕之处有三点:
错过时机,占不到优势
当一件事有很多人去做的时候,这既意味着这件事能做,同时也意味着这件事并不好做。
很多时候,我们盲目地跟着别人的脚步走,看别人做什么挣到钱了,也争着赶着去做,往往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已经迟了,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一旦错过了时机,就意味着占不到什么优势了,除非你真的很出色,否则别说是想吃点小肉了,很可能连汤都喝不到。 趋于平庸,容易被淘汰
众所周知,想要脱颖而出,往往需要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
如果总是随大流,跟着前面的羊、跟着大多数人的脚步走,没有自己的特点和标志,那么就会逐渐趋于平庸,最后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就很可能会逐渐被淘汰出局。 努力低效,持续迷茫
从众和盲目跟风的区别在于“盲目”二字,做任何事情,一旦失去了思考和判断,那么你就很可能会栽跟头。
因为适合张三做的事,未必就适合你做,昨天做能大赚一笔的生意,明天就未必还能挣到钱…
没有思考的努力,都是在做无用功,盲目跟风就是如此,所以很多人的努力非常之低效,虽然看起来很忙碌,但却总是徒劳无获。
而这样的人,时常会陷入迷茫之中,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蹿,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这就是盲目跟风,有样学样的弊端。
人生最悲催的,不是找不到风口,而是每次都站在了风口上,但却始终飞不上天,这真的挺闹心的。
无论什么时候,思考和判断始终是前提,做任何事都是如此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