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世界三大文明古国的马其顿方阵,为何最后会惨败给罗马……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其顿方阵无疑就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之路上的屠龙宝刀……
说到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世界征服者,排得上号的除了汉尼拔·巴卡、恺撒大帝、拿破仑外,大概就只有亚历山大大帝了!
这个在阿喀琉斯传说的耳濡目染下长大,师从亚里士多德的年轻人,以其雄才大略,在短短13年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战绩:统一希腊、横扫中东,兵不血刃就占领埃及、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了印度河流域,征服疆域达500万平方公里。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都毁于其手。
巅峰时期,他领导下的亚历山大帝国成了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了东方战国七雄领土总和。而他的秘密武器,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其顿方阵!
…
化繁为简,马其顿方阵的组成
在武侠小说中,任意一个门派都有一套独创阵法以御强敌,但世界历史上,打仗布阵的出现却尤为缓慢。
人们估计很难想象,荷马时代以前的人都是怎么打仗的:冲锋完全是一窝蜂地横冲直撞,胡乱厮杀,毫无章法可言,甚至有时杀昏了头还会自相残杀。别说好好的战友成了猪队友,就连指挥起来也非常困难……
马其顿王国在地图上的位置(图上橘色部分)
这时谁要能发明一套作战阵法,在战场上还不是碾压级别的吗?而这个契机,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紧紧抓住了。
这极大得益于他幼年曾在底比斯做质子的经历,谙熟底比斯人的政治制度和军事训练,尤其是底比斯方阵的排兵布阵,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都深受军事家埃帕米农达斯的影响。
返回马其顿执掌政权后,他建立了一支常备军,训练了一种战斗力很强的“马其顿方阵”,并建立了强大的海军,成了马其顿王国崛起的重要保障。
这种方阵在其子亚历山大大帝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使马其顿方阵成了军队最锐利的进攻武器,为远征准备好了充分条件,世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格局发生了奇特的变化。
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
那么问题来了,战绩惊人的马其顿方阵到底是怎么组成的?
马其顿方阵的人员编制,通常由64名士兵组成一个排,128人组成一个连,256人组成一个营,1024人组成一个团,4096人组成初级方阵,四个初级方阵组成一个联合方阵。
这种军队的组成方式和现代的军队编制极为相似,是一种自成体系的多兵种相互配合的作战部队。而方阵的作战人员大致可分为4类:
马其顿方阵
常备步兵:这类士兵数量众多,他们每人携一根马其顿长矛(早期长约13-14英尺,后期超过18英尺,末端配重器帮助平衡,又兼做长矛折断时的备用武器),另配有直径2英尺左右的圆盾防身。
一般情况下,第一排的士兵都是半蹲着前进,将长矛对准前方,而第二排的士兵则将长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以增强对敌人的杀伤力;而盾牌还能用来保护身边的战友,一旦前排的士兵倒下,第二排的士兵就能迅速填补缺口。
马其顿标枪轻步兵
轻装步兵:这类士兵使用的矛相对较短,但防身用的盾牌直径比常备步兵大很多,足以遮住蹲着的士兵全身。他们的盔甲也轻很多,增加了士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轻装步兵的超大盾牌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
重骑兵:这是由一群年轻贵族组成的骑兵方队,每人手持一根马其顿长矛、一把利剑。等待作战时,他们会将长矛搁在肩上,头稍向下;冲锋时,长矛向下方敌人猛刺下去,刺死敌人后,暂时不将长矛拔出,而是用手里的刀剑继续战斗,等战斗结束后再回去找回那些长矛。
辅助兵:就是轻装甲或无装甲的士兵,他们以标枪、弓箭、石器为主要兵器,随时去增援作战不利的方队,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预备队。
…
从波斯到印度,让世界都“压力山大”
光说不练假把式,马其顿方阵无论多么牛掰,拿到战场练一练才能窥见其杀伤力。于是,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带领下,军队横扫希腊、波斯、埃及、印度……无论波斯战车还是印度战象,在马其顿方阵面前,都像一只待宰的小绵羊。
一战扬名代表:伊苏斯战役
参战双方兵力:马其顿王国3-4万、波斯帝国约12万
伤亡情况:马其顿7千人、波斯7万人
公元前336年,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从遇刺的父亲手中接过了马其顿的王位,紧接着2年后,他便渡海远征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波斯帝国。虽然当时他的父亲在任内,已经将马其顿军队提升为堪称当时世界第一流的职业化大军,但在大部分人看来,这次远征依然胜算不大。
全盛时的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个大洲
他的对手波斯帝国不仅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成熟的战术,还有着其他国家都叹为观止的雄厚财力。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先后崛起的雅典、斯巴达、底比斯等强国都曾先后攻打过波斯帝国,全都无功而返。
连亚历山大的父亲派远征军渡海作战,也被手握当时世界五分之三财富的波斯人,死死压制在沿海的桥头堡内,动弹不得。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亚历山大偏不信邪,他以先人们都不曾具备的强大军事素质与意志决心,带领人数不足5万的军队,成功杀入波斯境内。
亲自指挥攻城的亚历山大大帝
马其顿军队先是在公元前334年的格拉尼卡斯河战役中,几乎全歼波斯人在今天小亚细亚地区的野战军;接着又在公元前332年的伊苏斯战役中,与波斯帝国皇帝率领的12万大军展开大战。
波斯军队排成了长达4公里的两个横队,而亚历山大则将军队分成3个战斗队形:右翼是亚历山大亲自率领的重骑兵,中央是重兵方阵,左翼是由色萨利骑兵、伯罗奔尼撒骑兵组成的联盟。
马其顿方阵首先击溃了波斯军队的左翼,然后由重骑兵和色萨利骑兵进行两翼包抄,合围并歼灭了波斯军阵中央的希腊雇佣兵。最终波斯人见势不妙,四处逃窜,才避免了被全部歼灭的下场。
波斯军队与马其顿方阵的交锋
之后,年轻气盛的亚历山大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波斯国王的屈辱求和条件,追击进入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在公元前331年的高加米拉决战中彻底消灭了波斯帝国的残余野战军。波斯皇帝战后被杀,马其顿帝国随之占领波斯帝国全境。
大杀四方代表:海达斯佩斯河会战
参战双方兵力:马其顿王国4.1-4.6万、印度5.2-5.4万
伤亡情况:马其顿1千人、印度2.3万人
亚历山大在不到30岁的年纪里,仅仅花了4年时间,就将今天的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塞浦路斯岛、巴勒斯坦、埃及以及伊拉克等地收入囊中。这让他的野心急剧膨胀,想趁机征服更多的地区,于是挥兵直下印度河流域,与印度王波拉斯(King Porus)的军队隔河对峙。
海达斯佩斯河会战场景,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印度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拥有较好的冶炼技术,出产的剑和矛在西方世界广受欢迎,波斯人对战马其顿入侵的军队时,就曾向印度人采购部分兵器。
此外,数量众多的战象也是威慑力极强的战争武器。海达斯佩斯河会战中,波拉斯就把战象布在第一线,且每隔一段距离就配置一头,企图用战象来破坏马其顿方阵队形,顺便吓唬下对手的战马。
[url=https://sxotu.com/x/?i=i/2021/05/24/fh00w3.gif] [/url
海达斯佩斯河会战(又译作希达斯皮斯河战役)示意图
亚历山大虽然自信,但并不是个莽撞之徒,他决定避开战象军团和印度军的中央方阵,先让骑兵集中于自己右翼,准备用骑兵的优势击退印度军的左翼骑兵,进行迂回作战。
再趁印度军骑兵尚未组织好阵列,派遣1千名弓骑兵朝印度军左翼骑兵发射排箭,并向敌军骑兵发动冲锋,造成骑兵阵形混乱。
亚历山大利用这个机会朝敌方骑兵猛攻,印度骑兵在慌乱中不敌,逐渐往战象方退去寻求保护。最终,成功破坏了印度的大象阵,击败波拉斯,从而将帝国领土的最远端定格在今天横跨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的旁遮普地区。
…
成也方阵,败也方阵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军无常势,水无常形。无论曾经多么强大的军队,终有一天难逃失败的命运。而所向披靡的马其顿方阵,也有致命的缺点。
1.进攻强,防守弱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中,罗马人大破马其顿方阵
像马其顿这样的密集方阵,不得不依靠骑兵和其他兵种保护其两翼,但骑兵是攻强于守,一旦被击溃,密集方阵的侧翼或者背后就容易受敌人攻击,那么这种死板的阵型就可能溃散而一发不可收拾。
2.作战地形受限
平原地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马其顿方阵的作战优势,而如果遇到沟渠、树林、山脊、河流等障碍,就容易使密集方阵被分割或者阻挡队形前进,导致其难以施展甚至不攻自破。
3.指挥的重要性
亚历山大大帝无疑是马其顿方阵最优秀的指挥者
马其顿方阵的精髓在于全体士兵同心同德、共同作战,形成严格阵法才能轻易地打败数量上占优势但较混乱的敌人,指挥者就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这也是为何马其顿方阵能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带领下常打胜战的原因。
然而,优秀指挥者的后继无人,会使方阵缺乏协同性,极大削弱方阵的战斗力。
4.发展与创新
由于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合法继承者,他的将领们为了争取权力,发起一系列战争导致马其顿帝国四分五裂。
而这些后继者们并没有善用马其顿军团的力量,步兵的装备越来越沉重、用于保护侧翼的骑兵反而被削弱,方阵的战斗力每况愈下,最终被罗马军团击败……
有人曾好奇,马其顿方阵怼上同时代的大秦军队谁能赢?秦军自商鞅变法以来,纪律就是战国七雄中的NO.1,秦军军阵也是公认最严密、最训练有素的,哪怕被杀了一半人,都不会溃散。这样的军队碰上马其顿方阵,可以好好地battle一下了。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