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的年轻人们:说好是来“搞钱”的呢?…… – 交易者社区

买基金的年轻人们:说好是来“搞钱”的呢?……

2021年2月18日,自牛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下跌”就与股票、基金纠缠在了一起。

此后,2月24日、3月5日、3月9日……每一个时间节点股市和基金的大跌,都引发了互联网上一片哀嚎。

自去年开始,白酒、新能源、军工等词语逐渐在各个微信群组里出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讨论和购买基金。他们在“搞钱”时确实有着鲜明的互联网烙印,比如在手机软件上随时购买、随时查看,喜欢在SNS上交流,亏损时也会转发各种各样的段子和梗图自嘲。

“网红”张坤成为了公募中唯一在管资金规模突破了1000亿的基金经理,拥有了自己的后援团、超话和数据打投。在这样的环境下,#基金暴跌年轻人为什么躲不过被割# 登上热搜话题,网络上许多声音在讨论这一现象时,甚至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买基金的年轻人都是鲜嫩的韭菜,活该被割”。

当代年轻人在投资的时候,真的都是互联网语境下这般的冲动和不理性吗?

这些天,有几位年轻人向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搞(jiu)钱(cai)经历,有的佛系、有的躺平,也有的沉稳而精熟,每个人的投资风格有所不同,却大都秉持着小富即安、冷静平和的心态。

如果你正在观望、准确下手购买,或是因为基金大跌郁闷之时,不妨看看这篇“韭菜的成长记录与自我修养”,也许它能给你带来一点慰藉和思索。

1.
当代年轻人的基金守则:
佛系、躺平、放养

说来有趣,理财和金融这样的话题,似乎天生就与数字、金钱、光鲜和欲望捆绑在一起,但许多年轻人,谈及他们的理财理念,关键词却是佛系、躺平和放养。

球球是一名保险顾问,虽然工作中频繁与各种数字和收益打交道,但她将自己的理财方法定义为“养鸡场原则”,也就是“稳定的鸡生蛋、蛋生鸡就可以了”。

球球的核心诉求在于“不麻烦”,可以尽量放手不管,她做不到太复杂琐碎、紧盯着各个时间节点的看盘、研究指数和半夜抢理财。

而这套原则构成也很简单:大部分保本收益+小部分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理财中占88%的是“保本收益”,其中包括长期规划(定期存款、保险、年金)、短期存款与活期的应急备用金。

“剩下小部分怎么决定呢?就是全没了也不影响我生活的。借钱炒股、全副身家投比特币的,搏赢了改变命运,输了去跳楼……我一小老百姓,没有暴富梦的,投点小钱搏个10%的年化已经很开心了。

我现在主要搞的是定投基金,都是自动投的,之前走高我抛了一半,现在看都懒得看了,让它自己投。眼光往三年以上放,每次搞一点点,就行了。

定投基金把风险分摊在时间里了,但是能不能保本呢?收益有没有保证呢?回答都是否定的。考虑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问问自己,我能不接受这笔钱全部打水漂?想好了再动手。

因为每个人风险偏好不一样,照搬什么标准都不合适。我也经常没跟上‘车’,但算了,‘饶过自己吧,让它来’。”

在梳理完自己的投资状况之后,球球笑了笑:“我自己管的钱就这些了,我妈在管的套股市里了哈哈哈”。

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的王鲨鲨是从2019年开始买基金的,那段时间她经历了情感变故、换工作和搬家等一系列境况,看着工资卡还有不少剩余,发现支付宝里有理财产品时,她试着买了些:

“一开始买了一千块基金,第二天打开手机发现,哇!它给我挣了四块钱!第一次看到‘钱生钱’时,我的心态真的和看生小孩差不多。

之后就每个月固定从工资里划大概划25%买基金,那时候也只是模糊看了一些理财经验的分享。

2020年初刚刚疫情的时候,真的是‘跌妈不认’,每天看得太闹心了,就清仓了,大概是亏了3000块吧,后来回想,这就是被割韭菜了。

慢慢恢复正常之后发现,之前犯懒没出的几只基金反而涨起来了。又继续开始了定投,知道不能一口气买入,理财知识也多了一些。

涨得最疯的是今年大年三十,一天就挣了两千,又因为侥幸心理没出,这两天又把去年涨的全吐出来了。

现在我的心态就很稳了,反正定投也不停,设置了止盈点,万一能涨起来就跑路,涨不起来就放着。也不会经常去看涨跌了,就偶尔看到热搜、朋友圈有人提起去看一眼。只要不卖,就都是数字。”

王鲨鲨说,自己的理财之路“特别朴实,也没什么特别的选择。非要说的话,就是心态变了,发现以前买的小垃圾真的没用,搬家太辛苦了,钱就放起来了买买基金。”

zx则将自己定义为一位“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她也选择只将自己收入的10-20%用以投资。zx本科就读于一所财经大学,她说在念书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就或多或少的开始了理财投资。

她的出发点也很简单,出于一种“钱要生钱的朴素愿望”,而且发现买基金是真的可以挣钱时:

“一方面有着一种不劳而获的快感,另一方面理财也需要进行智力投入,这是一个正反馈很快的游戏,大起大落好像也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惊喜和乐趣。

我也不是为了对抗什么东西,也并不指望真的凭借基金实现财务自由。当然我投的钱不多,不会构成什么大的影响。

这一个月基金大跌,我的原则是只要赔了就先放着不卖,不卖的话还是希望的。‘我就放着看看你会变成怎样’,我有一种这样的心态,就像是在支付宝的蚂蚁庄园里养小鸡,每天给它喂食,它们好像就变成了我日常生活里值得牵挂的一部分。”

2.
谁还不是从一颗嫩韭菜到老韭菜?

在理财上能做到佛系和淡定,其实核心要诀非常简单:少买点。

这看似是一句没有信息量的大俗话,但是真正要做到且持续践行,其实并不容易。

因为风险所带来的高收益刺激,是许多人无法抑制的冲动,远远压倒亏损所带来的恐惧。而在投资中是否能够有所收益,其实也会与它正向相关。

2014年从财经大学毕业后,关英从事了一两年的金融工作,后来因为工作兴趣,转向了文化行业。认真做投资也是从前两年才开始,我们可能会认为,在有基础的情况下这样会很轻松,但关英坦诚,自己也曾经“被割过”:

“所有的老手都是从韭菜成长起来的,如果没被割过韭菜的话,突然在面对市场的巨大波动时很可能就慌乱了了,那时候损失会更大。而且这个市场里随时都有新的韭菜,韭菜是源源不断的。我自认为现在是颗成熟的韭菜了。”

一颗成熟韭菜的秘诀之一,就是“买得少”——

“这时候就看出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了,如果心里非常有底,这个钱就算被套住了,也不着急用的话,心态就会好很多,如果要是这个钱是你加杠杆,又是马上就要用的钱,突然跌了,心态就容易爆炸了。

心态一定要好,既然这个钱短时间是不用的,就买了就得拿住,等到赚钱了再卖。实在不行就套着,等着分红,它不是收益,但也起码能拿回一部分。”

跟球球一样,关英也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了好几大块:自由活动资金、家庭储备金、保险、风险比较低的固定收益投资,以及高风险的投资。

“我心中给自己划了一条线,高风险投资不超过20%,超过这条线就会影响我的心态。如果没留够活动资金的话,像今年二、三月的股市大跌,就必须‘割肉’,那就会没办法对冲时间风险了。

可能新手会对一天、两天的波动特别担心,准备卖出离场;我在这几天大跌之后,又重新加仓了。”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者梁捷在看理想APP音频节目《别怕,这就是经济学!》中,专门有一期谈《为什么底部散户难逃“割韭菜”的命运?》。

梁捷分析,底部散户缺乏对股市高峰的判断,所以进入较晚,退出也较晚。投资技能的差异,导致了投资者的财富再分配。

尤其是在金融素养和市场参与度普遍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股市变成了割韭菜的市场,贫困、财务紧张的群体盲目投资甚至“梭哈”,反而会导致原本就微薄的资产进一步缩水。

也是在这期节目的留言区里,看理想听众“说什么话”分享了自己的韭菜长成经历,ta强调,“股市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的认知+逆人性”:

引用
“有个统计数据,股市七亏二平一胜。其实那20%平手的也是在亏损,因为存银行还能有点利息呢。作为曾经的新韭菜,现在的老油条,我认为股市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的认知+逆人性。
资金量的大小和股市中成功与否不是因果关系,总的来说认知需要匹配得上自己的财富。如果认为赚钱的人只是因为有了什么内部消息,更早得到信息,那确实很难赚到钱。
逆人性就是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2020年2月和3月我都大举加仓,后来股票涨了两倍多,市场很热的时候清仓这一只。有这样的认知也是因为曾经在15年亏了不少,新韭菜们加油总结经验。”

关英也认为,逆人性特别重要,“就是要在亏钱时,想卖出而不卖,在看着要赚很多钱时别总想着继续挣,理性地卖出一个是止损,另一个则是止盈。

我是那种特别‘见利就走’的投资风格,比如有的基金赚5%我就非常满意了,我卖出之后它再涨多少我都不后悔。”

去年,因为大盘整体形势较好,关英投资的整体年收益率达到了25%左右,这两个月股市和基金大跌,关英选择了加仓,但不是盲目地抄底:

“很多人觉得越跌越不敢买,而越涨就越要追这个涨。实际上跌得多的时候,可以分波段地进一些仓位。

比如一支基金从十块钱跌到八块钱了,那我就再买一些,等那部分回到九块了,我就把八块钱买的那些份额卖掉,这样我就赚了一块钱的差价。等到再跌倒八块时,就继续采取这种波段买卖的做法。

我有一个Excel,里面详细记着每一笔买卖的买入价格、持有时间和收益多少,这样在达到某个我预期中的价格之后,才能卖出所记录的份额,如果全靠脑子记的话,还是挺难的。

这是一种能在没有大行情的情况下,依然保障我可以赚钱(或者说起码不亏钱)的简单做法。当然,我也会结合定投、对冲,研究各个板块,观察上证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长期持有也会有研究长期政策的不同方法。

但最重要的还是严格控制住心里那条线。不要市场一变得好了,2万就变成4万、8万地投资进去。然后一朝被套住,十年都拿不回来。”

在对话中,关英感叹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验是逐渐累积,这句话用在股市和投资里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的钱真的在股市里的时候。才会注意着看财经新闻,如果这个市场有什么波动,也跟自己的钱也没关系的话,可能真就懒了。”

3.
买入是逻辑,卖出是艺术

在个人投资者胭脂王看来,这些“佛系”的理财方式,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投资中,往往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比例的,甚至你付出的时间和金钱越多,可能会亏损越多。在错误的路径上努力的话,可能会错得更厉害。

如果打算抄底或是抱着短期暴富的预期的话,大部分时候是会成为韭菜的。暴富本身就是一件极高风险的事情,会放大人性中的欲望。

初级投资者的话,只投入ta收入的20%时,其实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这个程序框定了只投入20%,不会因为现在大涨就去借钱投资等等,这其实是一种很健康的心态,只有程序化才能对抗人性的弱点。

而购买定投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不用太关注收益涨跌,又可以获得相对不错的、比银行存款高的收益。而且ta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和自我提升上。

我认为对散户来说,掌握一般的投资技巧,其实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收益。除了定投基金,我会推荐大家投资可转换债券,它从设计角度上来说是非常保护散户的。”

胭脂王认为,想要认真理财,需要去了解一些基本的方法论,形成一套自己的投资系统。对于底层投资理念的建构和入门,胭脂王推荐了乔尔·格林布拉特 (Joel Greenblatt) 的作品。

例如在《股市天才》一书中,格林布拉特调侃,以画廊购画为例,如果你有能力提前笃定毕加索会日后成名,那就太好了,你赚钱不过是小菜一碟。

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具备预测未来事件,也就常常不具有从中持续收益的能力、知识和准确的判断力。但其实,不一定要做到精准预测未来才能赚钱,关键在于知道如何通过研究当前的情况来获利。

“如果花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寻找和分析其他见多识广的投资者不关心的情况,你找到便宜货的机会将大增。投资致富的诀窍就在于找到这些机会。

认真分析,你会获得能够带给你超常经济利益的投资情形。你之所以能取得这些巨额利润,并不是因为你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你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因为你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知识会让人更加安心。”

在“疯投圈”一期名为《如何用 VC 的思维买股票》的播客节目中,从事风险投资的两位主播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在一级市场,尤其是早期风险投资时,对于一家公司进行的股权投资不可随时退出,基金的锁定周期较长,因此投资人“被迫”要考虑长期持有。

而在二级市场,公司的市值每天都在变化,基金的锁定周期也较短,因此二级投资人往往时刻背负赎回的压力。有趣的是,短线投资回报率往往不高,股神巴菲特也以长线投资而著名。因而借鉴一些风险投资 (VC) 的「长线思维」用来投资股票,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这期节目中,疯投圈主播黄海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买入是逻辑,卖出是艺术。”

是的,买入一支基金或股票时,我们更多分析的是它的前景、行业动向、远期效果,但选择在什么时间节点卖出,则更需要考验人性——在什么收益的时候选择收手,又是在怎样亏损的时候选择是否抛售。

虽然接触了不少投资知识,投资选择也相对理性,但在我们这次对话中,大部分人选择卖出的时间节点,凭借的却是“直觉”。

王鲨鲨回忆,她凭直觉卖出的几支基金往往收益不错,但这并非一种单纯的玄学——“还没总结出来成文规律的(投资法则),就以直觉形式存在着,这对一般人来说也就够用了。”

她的重点是:“放平心态,放平才能不跳楼。学费交了,跌一两次才有经验。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位大佬在13年时买入了很多茅台股票,去年大赚。就算换成你在13年也买了,你能拿得住吗?这种压力,我是真的受不了。

认清自己,确实没有那个暴富的眼力劲儿!要是真有这种眼光也不在这里上班了,所以我还是热爱工作!自己努力工作过拿到的工资踏实,理财属于惊喜。”

随后,王鲨鲨发来了一张sns截图,上面写:“李嘉诚之所以能开开心心跑路,因为李嘉诚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不吃最后一口。”

尾声.

在这次与不同人对话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倒不是大家所分析的“理财经验谈”,而是不同人所做出的选择——说到底,理财在大部分时候,是需要在某个时间节点,做出某种选择。

也许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套能说出口的理财准则,但每个人的选择,也都体现了他们综合了生活、资金、工作和外部信息之下,所做出的一种取舍。

用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徐英瑾在《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里的阐述,有些人更偏重于「皮浪」式的问题悬置;有些人的行为更类似于「斯多葛主义」,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仍然有所追求和坚持。

也有的人偏向于「马基亚维利主义」,这并不是贬义,不指向奸诈和不择手段,它更像是在现代生活中,用一种工程学的态度来面对各种选择:如果把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都分成几块可以替换的零部件来考虑的话,就能够大大降低自己的信息处理成本。

所以说到底,“韭菜的自我修养”,与其说是一种投资理念,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门人生哲学。

我们总需要做出各种选择,在不断的尝试与失败之后,才能拥有和达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经验与逻辑。

总之…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