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些吃的,我就想过年了……
我想在在的人,越近年关,就越想回家。
也有人说,回去干嘛,待不了几天就又要上班。
不知道,大概是太想念能在大晴天拖个板凳和妈妈坐在沙发上聊天嗑瓜子;想念房间墙壁上贴的海报、床头柜上的储物罐和把自己扔在有特殊阳光味道的棉被上袭来的踏实感;也可能是想念走在小区碰上熟人寒暄几句的无所事事,或每餐菜里炖出来的肉香味…
但这些太细碎的日常,没办法说出个有说服力的为什么。 所以 最后我只能说,想回家吃妈妈做的饭了呗。
炸丸子
厨友:
丸子的味道,是过年的记忆。
第一次去别人媳妇家过年,是大年三十那天下午。 乡下、小院、柴火、大灶,别人婆婆家梅干菜肉丸飘香。那时候才知道梅干菜还可以这么吃,从此便疯狂爱上梅干菜,爱上了梅干菜肉饼、梅干菜烧肉、青椒梅干菜。
食物对于味蕾的冲击,会勾起很多的回忆。
小时候过年,都是总是偷吃我娘亲炸的白萝卜丸子。跟朋友你一个我一个,基本上炸完丸子,我们几个小孩也就吃饱了。用炸完丸子的油,接着炸虾片,然后炸带鱼。我大年三十的下午就在炸锅旁边度过。
焦叶儿
厨友:
这应该是全国通用的一种小吃吧,虽然做法和形状略有差异。北方放叫炸排叉,苏北和安徽这种南北交界的地方叫炸麻叶,面片也不扭花,广东人把这个叫炸蛋散。
一个广东师傅的方子,看到配料觉得很新奇,而且一看就是我喜欢的口味,所以试一下,果然,面团里多了猪油蒜泥和腐乳,炸出来更香更酥脆。做了两次,第一次按照原方子基本吃不出咸味,不知道是我买的腐乳太淡还是我口味太重,所以方子做了调整,加了盐和腐乳,蒜泥也多放,吃起来咸咸的蒜香和腐乳香, 特别喜欢,过年的时候来一盘吧。
炸春卷
厨友:
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春卷。
我爸总是带我先去菜场买现做的春卷皮,那时候觉得那一团湿润的面团顷刻变成一张张的饼皮很神奇。 我爸炒春卷芯子的时候我也会蹲点在一旁, 期待他说你要不要尝一口咸淡,这 是童年温暖的记忆~
腊货酱肉
腊肠
厨友:
不做点香肠, 就感觉过不好年了。 挂起香肠,才有快过年的感觉呐。
腊肉
厨友 :
秋风起,腊味香。是广粤那里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过去很多家庭都会趁着秋风起,空气冷冽干燥的时候腌制腊味。今年秋季遇上我工作比较闲,制作了腊肠、腊鸭和广式腊肉, 用时间慢慢地堆积一些年味。等腊味都做好了,就可以制作一锅香喷喷的腊味饭啦!
酱油肉
厨友 :
一入冬就感觉要过年了,突然就想念很多过年必吃的菜,于是就慢慢来吧。
酱肉,是我记忆中的年味之一。每年过年我家老爸总是会准备,家人们百吃不厌,后来上班之后带到单位,也成了同事每次提起必流口水的菜。结婚之后每次过年前回家,老爷子也总会给我准备好几块煮好的酱肉带回家,每每总觉得不够吃,去年只能问老许要来方子自己做。现在虽然还没到过年,但是天凉下来了,可以开始动手做啦。
面食点心
枣花馍
厨友:
枣花馍是我们山西晋南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特色面食,因其面中夹枣、外形似花而得名。
记得小时候,腊月二十几开始,家家户户的巧手婆婆、媳妇就会聚在一起捏花馍,各显身手、暗自较量谁的手艺更高一筹,孩子们一旁嬉戏打闹, 年味随着蒸笼冒出的热气也一起弥漫开来~
芝麻糖
厨友:
芝麻香、麦芽甜。
令人怀念的儿时记忆味道。在那时这个可是高级货,大人小孩都喜欢的零嘴点心,过年家家户户必做。现在我们这一代人这手艺几乎失传。在妈妈的帮助整理了一下,写了这个配方。只要认真按方走就能成功,口感非常酥脆。
蒸米糕
厨友_:
这款年糕是我们这里的特色。我们过年之前都要做这个, 有蒸年糕才有年味!
不同的地区也有类似这种年糕,只是叫法不一样。比如安徽那边叫状元糕,广东那边叫这个是松糕,广西那边叫这个是沙糕等。年糕中间可以加豆沙或者黑芝麻,大体都差不多。也有人里面会加一些红枣,或者把糯米粉里面再加一些黑米、紫米,自己创新。靠近过年,做些类似这种年味特色,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传承。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