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子货币理财产品未必合算 怎样让外汇不缩水
篮子货币理财产品未必合算 怎样让外汇不缩水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案,预期当中的人民币升值开始了。对于持有 外汇的人来说,应该如何让手中的 外汇不缩水呢?
人民币升值让张先生郁闷不已。就在今年5月底,张先生购买了沪上某银行的系列外汇 理财产品,产品是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挂钩型,期限为3个月。其中,年收益率以到期日即2005年9月1日下午17∶00 USD/CNY汇率A为比较基准,若A≥8.2760,则年收益率为3.60%;否则年收益率为[3.60%-30%×(8.2760-A)],但不低于0。
然而不幸的是,人民币在7月21日出其不意地升值,到8月16日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跌破8.1。按银行的算法,即使按目前的汇率计算,该产品获得的最可能收益为:[3.60%-30%×(8.2760-8.0971)],为负的1.8%,由于该行有不低于0的承诺,因此张先生的收益极大可能为0。错误的外汇理财让他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颗粒无收,反而随着人民币升值2%而承担了2%的损失。
结汇也应选择好的汇率时机
事实上,无论是在之前人民币是否升值的猜测中,还是在现在人民币已经升值的前提下,许多外汇持有者对手里的外汇还是显得一筹莫展,陷入到了“持有”还是“抛出”的两难境地。
华东师范商学院院长黄泽民指出,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持有外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汇率风险,居民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结汇,持有本币。
首先需要结的就是那些没有明确使用规划的外汇。在许多居民那里,持有外汇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资产结构,而在短期内没有具体的使用规划,对于这部分外汇,与其让它躺在账户上悄悄“缩水”,还不如尽早结汇,避免汇率损失。
而随着信用卡在居民手中日益普及,信用卡的国际支付功能也大大减少了外汇现金的依存度。根据我国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外币卡在境外经常项目下的消费支出形成的透支,持卡人购汇金额没有数量限制。对于拥有国际卡的出境游市民,完全可以少换些外汇作为零用钱,其余大笔开销由国际卡代劳,这样做既安全,又方便。更何况,国家已经扩大了因私购汇的上限,对于持因私护照的境内居民个人出境旅游、探亲、考察等有实际出境行为的购汇指导性限额,出境在半年以下的,由等值3000美元提高为等值5000美元;在半年(含)以上的,由等值5000美元提高到等值8000美元。而且因私购汇的程序也大大简化,随着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因私购汇的金额和便捷度还将逐步增加。居民再在家里存放大量美元现金已经是没有太大必要了。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在人民币已经升值的条件下,美元持有者切忌急躁用事,应该冷静地处理应对,如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浮动汇率条件下,结汇的时机也大有学问。人民币牌价每天允许有3‰的波动,而汇改3周以来人民币也有上涨和下跌的波动空间,者完全可以选择在某一天较高汇率的日期进行结汇。
欧元+亚洲货币为最佳外汇组合
当然,尽早结汇不是全部结汇,对于那些有特定用途的外汇还是不能盲目。由于目前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将外币换成人民币后很难再换回外币。个人从银行购汇需要用途证明,而且一买一卖之间有近1%的价差。同样,如果者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外汇理财产品,一般需要支付3%至5%的违约金。在人民币已经升值了2%、美元定期利率上调的情况下,再去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外汇理财产品必然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但不结汇也不能“坐以待毙”,外汇持有者需要丰富自己的持有币种,来规避汇率风险。
曾经有人提议,在人民币升值的前提下,把外汇资产放到与人民币息息相关,同时又可以自由兑换的港币上,来达到既能保有外汇资产,又可享受升值好处的目的。但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的外汇交易员余屹指出,这种做法显然并不明智。
“这种做法在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前提下或许奏效,但是,香港已经确定自己仍然坚持美元联系汇率制度,而且人民币也不具备让港币挂钩的条件,也就是说,港币的汇率是与美元联动的,美元贬值,港币也将贬值,持有港币和持有美元并无多大差别。”余屹建议,者应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欧元和亚洲货币上,将美元兑换成欧元加一种亚洲货币是比较好的做法。
“下半年美元对主要货币都会走跌,而欧元仍有升势。美元贬值,将使欧元、日元、英镑以及澳大利亚元都会有升幅,而目前欧元处于低点,买入欧元应越早越好。”余屹表示。同时在亚洲货币上,他建议选择日常关注度不高的新加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