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社区|心理健康资源有哪些(浅谈中国心理健康资源分配不平等现状)……
心理健康资源有哪些?心理咨询室,图书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杂志等。
浅谈中国心理健康资源分配不平等现状:以留守儿童和老人举例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重心转向城镇,大量农村人口选择离开家乡,去往城市务工。与之伴随而生的,便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社会各界去广泛关注和探讨。
01
严峻的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就业机会更多地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而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相关政策未能及时跟进,如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制度、社会福利制度,这些相对不完善的制度使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将子女和父母留在身边。
由于户籍制度规定学生必须在原籍所在地进行中考、高考,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外来务工人员难以承担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高昂费用等原因,多数留守儿童只能在原籍接受教育,与在外务工的父母分离。这导致了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留守老人的外出子女大多是跨县(市)、省流动,离家距离较远,回家的成本较高。外来务工人员往往收入有限,无法承担路费以及回家的后续开销;或是为了在假期保留工作、增加收入。这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大多节假日集中返乡、平日聚少离多。对于留守老人来说,子女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人的物质水平,但也影响了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02
留守儿童
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对于留守儿童,父母中一方或双方的长期缺席,是他们不得不适应的现实。据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表明,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800万余人[1]。
我国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4年,上官木子在《留守儿童问题英国引起重视》率先提出留守儿童这一问题。然而关于留守儿童的具体定义,学界仍未达成统一。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者吴霓为例,他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乡的农村, 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6—16岁的儿童。研究者们对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不尽相同,从“十四岁及以下”到“十七岁及以下”的限制,均有被研究者提出过。
03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多数研究者认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要更高,或诱发因素更为明显。李东斌等在江西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这六个因子的得分上高于国内中学生常模;郭文姣等在湖南祁阳的调查显示,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躯体症状;李盛林等在江西抚州的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着:学习动机低,学习成绩差,情绪问题突出,逆反心理较强,同伴关系不良,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的问题。
也有部分学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并不存在显著的心理问题差异。贺小华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除了学习焦虑分值高于标准以外,其他的7个量表的平均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徐为民等的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1.3%,非留守儿童的为36.6%,虽然二者存在差异,但均高于全国常模12.97%,说明农村非留守儿童同样存在心理问题,留守并非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对于过往研究结果呈现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特征,有学者提出,或许是由于多数研究所采取的随机抽样的弊端(不具有代表性)、评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不统一以及留守儿童的年龄定义不统一等原因。[9]这体现了尽管以往学者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积累了大量理论及实证工作,但仍留有不少空白。
04
留守老人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因素等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很难举家搬迁;因此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便一同应运而生。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统计,截至 2013年,中国农村留守老年人约有5000万人[10]。
留守老人在承担着繁重农务的同时,还要照顾自己、配偶或孙辈,他们面临着经济拮据、疾病增加、生活照料匮乏、精神文化缺乏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果说老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那留守老人则更加弱势,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
05
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众多研究指出,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郭爱妹等研究表明,留守老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是城市老人的1.76倍,抑郁症状较城市老人更重;贺斌等研究指出,留守老人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均较严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宋月萍等研究表明,对农村留守老人而言,相对于经济支持,情感互动能显著提高其健康水平,但外出务工子女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支持,而子女的精神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决定留守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以前儿子们在家的时候,每天都能见到,也就没有好想的,但是现在出去不在身边了,只能靠打电话了 。想儿子了,电话里听听声 。儿子们一月都会打好几个电话过来,问问我问问家里的事。其他也没什么事,偶尔碰到烦心事,给他们说说,但是我每次能和他们聊几句就很开心了。”
——《子女流动与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张艳阁。
张艳阁等研究表明,子女与留守老人主要是通过打电话和回家看望来进行情感交流,回家看望的间隔多为一个月一次及以上,打电话的频率多为一周一次及以上。留守老人希望在与子女的交流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可现实中许多老人表示子女无法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参考文献: [1] 民政部 . 图 表 : 2018 年 农 村 留 守 儿 童 数 据 [EB/OL]. (2018-09-01) [2020-06-30]. http://www. mca. gov. cn/arti⁃ cle/gk/tjtb/201809/20180900010882.shtml. [2] 上官子木. “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J].神州学人,1994,(06). [3] 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9). [4] 李东斌, 温义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品德与心理.2009(4): 32-35 [5] 郭文姣, 黄俊伟.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1, 08:11-85+91 [6] 贺小华,张建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管理对策[J]. 农业考察(3) 81-82. [7] 徐为民等.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22): 852-853 [8]刘昱君, 陆林, 冉茂盛.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 科技导报, 2021, 39(18):50-56. [9] 吴玉韶,党俊武.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0] 郭爱妹,Daniel W. L. Lai. 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城乡比较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56( 1) : 106-110. [11] 贺斌.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 9) : 703 - 706. [12] 宋月萍. 精神赡养还是经济支持: 外出务工子女养老行为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影响探析[J]. 人口与发展,2014 ( 4) : 37 - 44. [13]张艳阁.子女流动与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D]. 浙江师范大学:, 2013. 策划:WYMA Studio 视觉: Eva Liu 撰文 :Alvin Gui 桂扬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年心理联盟(ID:YouthMentality),WYMA自2017年以来,推出Peer Guiding、WYMA Research Initiative等创新服务与活动,致力结合学术与实践,解决中国心理健康资源的不平等。
本文《心理健康资源有哪些(浅谈中国心理健康资源分配不平等现状)》由(✅finnciti.ngnvip.com)整理或原创,感谢您的阅读。
随机文章
新站快速排名
睡衣品牌-睡衣有哪些品牌
怎么关闭驱动防火墙-防火墙如何关闭
复制指纹-网传复制指纹可打开门锁
网站内容维护(软文代写与购买必备知识)
小小课堂:南昌seo【网站优化基本概念】搜狗SEO官方指南二
小小课堂:百度推出疫苗查询|一张图学会
社群需要有文化做底蕴
百度搜索“”即可找到本站,微信搜索“✅finnciti.ngnvip.com”关注公众号。( ✅finnciti.ngnvip.com )文章来源:ID:151477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