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性壮阳史…… – 交易者社区

中国男性壮阳史……

上大学的时候,一宿舍哥们跟女友是异地恋。每逢假期见面前,哥们儿必提前3~5天跑去药店,买一瓶六味地黄丸,每天按时服用。

到了晚上,会步行3公里,到学校附近一家汤鲜肉美的羊汤馆,喝一大碗羊肉汤,就三个烧饼,美其名曰“养精,蓄锐”。

这一切悉心准备,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床榻大战。赶上国庆七天假,恨不得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大吃大补”。

然后就很会好奇的问他:你怎么这么年轻就开始“补肾“了,现在就嗑六味地黄丸,再过两年是不是就得整汇仁肾宝了?

万万没想到,哥们儿特严肃的说:“见一次面太不容易了,我得好好表现啊,要是表现不太好,一次还好,多了女朋友就吹了…“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同龄男性对自身性能力的恐慌,以至于他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选择了“强化装备之路”——通过吃药,补肾壮阳。

为什么二十啷当的小伙子,都有“补肾”的诉求了?

带着这种好奇之心,我翻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企图通过追寻古人的千年壮阳路,为自己解疑答惑。

中国最古老的壮阳药方,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养生方》:“春日鸟卵一,毁,投糵糗中,丸之如大牛虮,食之多善。”

翻译一下就是:找个鸟蛋,捣碎,拌进炒米粉里,弄成牛虱子那么大的丸子——就是早期的春药了。

据史料记载,黄帝就是中华好男儿补肾壮阳的先驱。

马王堆汉墓出土有简书《十问》,其第二问就是“黄帝问于大成”,向其请教房中术。

大成是谁不重要,反正有多种传说,但作为能指导黄帝性生活的性学大师,我们就尊称其为“大老师“。

“大老师“认真聆听了黄帝“不想变秃,只想变强”的渴望后,安利了多种壮阳食品。

“君必食阴以为常,助以柏实盛良,饮走兽泉英,可以却老复壮,曼泽有光。接阴将众,继以飞虫,春雀圆子,兴彼鸣雄,鸣雄有精,诚能服此,玉策复生。”

就是说,吃柏子仁,喝牛奶,可以抗衰老;想多啪啪啪,就要多吃禽类,包括鸟蛋、雄鸡等,照这么做,疲软的小和尚就能重新站起来了!

不知道当年的黄帝听了之后是否“谨遵医嘱”,但作为黄帝的亿万子孙之一,咱就不过多追问他老人家的性生活了。

公元前2世纪,中国豆腐、豆浆创始人刘安曾提炼“秋石”来补肾壮阳。

除了发明了豆腐外,刘安还有几个更重要的身份,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淮南子》一书的作者,是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里的那个“得道之人”,同时也是著名的炼丹爱好者。

刘安,西汉初期为淮南王,著有著作《淮南子》。

据英国学者李约瑟记载,刘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炼“秋石”这一春药的人。

“秋石”是啥呢?它是一种从童男童女尿液中萃取提炼的药物,据说可治疗性功能衰弱、遗精等症状,长期服用还能长生不老,比千年王八万年龟活得还长。

1963年,英国学者李约瑟和他当时的婚外情对象鲁桂珍,在《自然》杂志上联合发表论文,声称“中国古代从尿液中炼制的秋石为较纯净的性激素,这一成就早于西方几百年”。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嗑药界的祖师爷出现了,他就是—何宴,曹操的养子,后来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所以又是养子又是女婿,堪称三国赘婿。

何宴脸蛋白净,长得漂亮,还是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除此之外,他有一大爱好——嗑药。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写道:何宴是吃药的祖师,吃的还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毒药。

五石散,又名“寒石散”,是一种杂糅了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五种石药的玩意儿。

据说吃了之后全身燥热,得洗冷水澡,吃冷东西,穿很少很少的衣服,然后不停走路,才能达到“散热”的效果。

因为吃了“五石散”会导致全身燥热难忍,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五石散”也被当作春药使用。

何宴能成为“五石散”发明人,是因为他在玄学、嗑药、遛弯儿之外,还很喜欢与多位女性同时保持不正当性关系。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记载道:“近世尚书何晏,耽好声色,始服此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

按何宴自己的说法:“服五石散非唯治病,并觉神明开朗”。反正吃了五石散,何宴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在床上也能保证揭竿而起了。

古代道教还有一种理论,大意就是,女性的身体相当于丹炉,男人和女人过性生活时,只要自己能做到忍精不射,就能直接摄取女性的体液,相当于服食仙药。

这种“女性体液能壮阳”的说法,还有升级加强版——男性长期交而不泄,采阴补阳,就可以让自己保持年轻活力,治病强身。

当吸收到足够多的女性精华时,更可能因此成仙得道。

药王孙思邈他老人家,在《千金要方》里专门论述道:“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夜御十女,闭固而已,此房中之术毕矣。”这个“闭固”二字,就是忍精不射的意思。

孙思邈是唐代人,除了充分肯定女性体液的壮阳功效外,依然对“五石散”念念不忘,《千金要方》开篇卷一就说:“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夜御十女,闭固而已,此房中之术毕矣。”这个“闭固”二字,就是忍精不射的意思。

孙思邈是唐代人,除了充分肯定女性体液的壮阳功效外,依然对“五石散”念念不忘,《千金要方》开篇卷一就说:“有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时特别鄙视秦皇汉武炼丹嗑药的养生之道,人到中年后,可能也有了中年男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烦恼,就开始吃药了,吃的也是——五石散。

连大唐皇帝都吃五石散,这充分肯定了五石散作为“大唐伟哥”的历史地位。

不仅如此,后来李世民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还让一位叫“那罗迩婆娑”的胡僧炼制仙丹,本想着“中西药结合疗效好,既能补肾壮阳,又能长生不老”。

可嗑药没多久,“皇帝服胡僧药,遂致暴疾不救”,才52岁,李世民就因嗑药离开了美丽的人世间。

唐朝那些当官的,还很喜欢吃一种叫“龙盐”的药物补肾壮阳。

何为龙盐?答曰:龙之精液也。

晚唐诗人韩偓在《金銮密记·士林纪实》写道:“龙盐,士大夫共知之。龙方交,有所遗。用盐渍之,服之,治虚败,有益幃簿之事。”

提及龙的精液,总让人想到王力宏的一首歌:“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

其实,龙盐不是龙的精液,就是一个叫“紫稍花”的东西,科学解释是“淡水海绵科动物脆针海绵的干”

到了宋代,官方认定的壮阳药闪亮登场,那就是——十全十补汤。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方典。

书里面首次记载了十全十补汤的做法,由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和四物汤(川芎、当归、芍药、熟地)再加上黄耆、肉桂组合而成。

四君子汤跟四物汤分别是补气补血的药方,两方合用就能气血双补,“治诸虚不足,夜梦遗精,脾肾气弱”,妥妥的补肾壮阳药方。

这药方影响深远,到现在都有人信。早年雷佳音演过一部电视剧,叫《我的媳妇是女王》。

剧中他妈嫌他一直没孩子,想早点抱孙子,就炖了碗十全十补汤给儿子补补。

那家伙儿给雷佳音喝的,不断跟媳妇儿说自己“燥得慌”,急得要出门跑步释放释放,跑着跑着就淌鼻血了。

元仁宗,元朝第四位皇帝,是皇帝里少见的阳痿患者。

据《饮膳正要》记载,元仁宗多年带兵打仗,好不容易把沙皇老毛子军队给干趴了,班师回朝后,发现自己那活儿也趴下了,怎么也抬不起头了。

这事儿被太医忽思慧知道了,他急皇帝之所急,想皇帝之所想,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立志发明一种壮阳神药让皇帝重展雄风。

皇天不负有心人,忽思慧真的发明了一种壮阳药,是以羊肾、羊肉和韭菜为主要原料熬制的“羊肾韭菜粥”。

很多男性至今依然对韭菜粥情有独钟。

皇帝特别感动,开始天天喝壮阳粥,一连喝了三个月,奇迹般地,那活儿竟然站起来了。

没多久,他还把王妃肚子搞大了,咱也不知道王妃怀的是不是他的孩子,反正元仁宗是开心坏了,终于不用垂头丧气地面对后宫三千佳丽了。

明朝,一个诞生了伟大名著《金瓶梅》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老百姓备受管制、达官贵人放荡不羁的年代。

其中最放荡者,非嘉靖皇帝莫属。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沉湎于采阴补阳,炼丹养生。更可怕的是,他命人用处女的月经血制成“红铅丸”,说是喝了就能金枪不倒,夜夜笙歌。

对月经本身,还有鄙视链:“月潮首行者为最;次二、次三者为中,次四、五为下,然亦可用。”

为此,他多次在民间选宫女,每次数百人,选来的宫女,一方面为“红铅丸“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供嘉靖皇帝“采阴补阳”,做泄欲之用。

同时,嘉靖皇帝还是有名的“秋石”爱好者,秋石就是咱们之前提的,一种从童男童女尿液中萃取提炼的药物。

从嘉靖皇帝身上能看出来,一个人为了补肾壮阳,为了所谓长生不老,究竟能变态到什么程度。

明朝时,“阳痿”这个词第一次在中国出现。

明代周之干的《慎斋遗书》里面有一章叫《阳痿门》:“一人,年二十七八,奇贫,鳏居,郁郁不乐,遂成痿证,终年不举……阳痿,少年贫贱人犯之,多属于郁。宜逍遥散以通之;再用白蒺藜炒,去刺成末,水法,丸服。以其通阳也。

阳痿门的故事很好理解,大意就是一个二十七八的小伙子,太穷了,又没有媳妇儿,整天郁郁寡欢,然后就阳痿了,后来吃了一个叫「刺蒺藜」的玩意儿才好了一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轻人还是要想方设法去搞钱,不然容易得阳痿——这个结论,利好资本家,利好资本家的结果就是利好茅台,所以你看,吃药喝酒不仅是现代基民的狂欢,更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底层需求…

到了清朝,补肾壮阳还得看皇帝老儿。雍正皇帝,就是吃春药把自己吃死的典型案例。

雍正和嘉靖一样,都喜欢吃“秋石”,除此之外,雍正还特喜欢一种叫“既济丹”的药。“既济丹”是一种号称能补益元气、壮阳固本的药。

据南宋医术《卫生家宝方》记载,这药专治“白浊遗精,虚败肾气,虚不摄精”,其成分中包含有毒的朱砂等物。

后来,雍正因为嗑药太多,同时吃“既济丹”和“秋石”,活活把自己嗑死了。

清朝从闭关锁国到被迫打开国门,就连国人的补肾壮阳,都开始受国外影响,比如维新志士康有为移植猴子睾丸的传说。

康有为。
1889年,即光绪15年,在遥远的法国巴黎,72岁的实验生理学家布朗-塞夸为了返老还童,把狗的睾丸提取液注射给自己,并宣传自己的性能力和肌肉强度都恢复了。

当时跟他一起做实验的俄裔法国医生沃罗诺夫受此启发,认为注射远远不够,得移植器官才行。

沃罗诺夫先尝试了山羊睾丸移植手术,以促进羊毛生长,增加羊毛产量。研究大获成功后,沃罗诺夫屁颠屁颠开始了人体睾丸的移植。

1915年,他把一只黑猩猩的甲状腺移植进了一位智障患者体内,并声称在移植后一年内,患者的智力恢复了正常。

被沃罗诺夫移植进黑猩猩甲状腺的男孩,前后对比图。

随后,他开始把猴子的睾丸移植进人体,为此专门建了个猿猴捕捉与饲养基地,用以提供猴子睾丸。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少有300人接受了他的睾丸移植手术,其中至少有一位女性接受了猴子卵巢移植。

睾丸移植手术逐渐流传,在美国、德国和中国都风靡一时。

于是传说来了——1925年12月,66岁的康有为常感精力不济,希望能返老还童,让成群妻妾满意。

当他看到沃罗诺夫把猿猴睾丸成功移植到一位老龄男性身上,令其感到年轻了的新闻时,康有为兴奋不已,连手中的放大镜都颤抖起来。

“让我再活20年吧,龙旗还会升起!”

之后,他不顾老友规劝,接受了睾丸移植手术。

术后最初阶段,康有为果然觉得精力大增,食欲大振,脚力轻捷,龙精虎猛。可不久之后,由于排异作用,康有为发觉自己精力锐减,身体还不如手术前。

盛怒之下,他以诈骗罪起诉给他做手术的医生,告其“妖术欺世”。可还没等到法院开庭,康有为在1927年初就嗝屁了。

这一传说,最初由民国编辑、作家高拜石在《新生报副刊》记录,但史书与康氏年谱里都没有记载。

北京大学医学人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张大庆在文章《康有为和性腺移植术在中国的传播》里写道:“野史或民间传说中讲康氏做过睾丸移植的说法也有些依据。”

张大庆教授给了四点理由,概括一下就是:

康有为妻妾成群,花甲之年还娶了一个18岁的姨太太,有提升性功能的刚需。 传说里,给他介绍手术的上海名医江逢治,确有其人,跟康有为是铁哥们。 睾丸移植术在当时的中国风靡一时,《东方杂志》《医事月刊》《民国日报》《上海泰晤士报》等均有相关介绍。 已经有中国人接受了睾丸移植术,比如当时的著名导演、后被誉为“中国电影之父”的郑正秋,当时的著名演员郑鹧鸪等。其中郑鹧鸪做完手术没多久,也嗝屁了。

民国时期,西方壮阳药正式进入中国。

1925年,上海《申报》刊登了”德国政府特许返老还童生殖灵独家经理美商上海三德洋行启事” ,宣传”生殖灵”补肾壮阳、返老还童的功效。

同年,更把”生殖灵”和戒断鸦片的”威利糖”和治疗性病的”海底山”誉为”世界三大新发明” 。

两年后,胆大包天的“生殖灵”用了蒋介石和他儿子蒋纬国的合照,为“生殖灵”代言,说有利于“生殖力改造”。

这下闹得,国民党都疯了,赶紧命令当时的上海市临时法院暨民政厅发函道:“三德洋行「生殖灵」一药,经中央卫生试验所化验,证明含有春药毒质……一体查禁,以绝害源。”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代言”的壮阳药。

以西方资本主义为首的壮阳药「生殖灵」,在补强中华男儿不到3年后,就在国民党的铁拳之下灰飞烟灭了。

当时的宣传照,70岁老头服用生殖灵后前后对比照

后续国产品牌“肾气丸”就学聪明了,在1933年的上海《申报》上用蔡元培的头像和他的一段话,为其品牌背书。

“生殖灵”和“肾气丸”的广告打法,还都限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

1979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一,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这是一种补酒,由上海中药制药二厂生产。

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四格示意图。

参桂养荣酒主打“补气养血”之功效,卖的挺贵,一瓶大概十五六块钱,而1979年中国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是160.17元,只够买10瓶“参桂养荣酒”。

药酒是一个隐秘而巨大的市场,非常舍得投广告,如号称“南茅台,北鸿茅”的鸿茅药酒。

据央视市场研究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广告市场报告》,是中国大陆地区电视广告的最大投放者,把前老大宝洁集团远远甩在后面。

是什么撑起了药酒的巨大市场?当然是男性的自尊和脆弱。

一直到1998年,来自科学的力量,终于让部分男性看见了由弱变强的曙光。

那一年,美国辉瑞制药研究开发了全球第一个治疗ED的药物西地那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伟哥。

伟哥是全球ED患者的福音,当然包括中国男性,与此同时,他们也被国内一些补肾保健品吸走了目光。

汇仁肾宝的一句“他好,我也好”,堪称史上最牛逼电视广告语之一,里面的广告词“身体被掏空”在2016年更被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做成年度金曲。

据2015年数据,汇仁肾宝一年卖了8.7亿片,号称让3亿中国男人挺直了腰!

如今的汇仁肾宝官网上,不仅上架了汇仁补肾家族套装,更是打出了“专业补肾24年”、“便携式六味地黄丸,一次一袋,方便!”“把肾透支的补起来!”等极具煽动力的广告语。

所谓补肾保健品,从科学角度说,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补肾”这一说法,也就不存在补肾的疗效。保健品能做的就是一句话:吃不死人就行。

除了大众广告渠道获得“补肾之道”外,来自民间的补肾偏方更是层出不穷,令人大开眼界。

很多人深受“以形补形”的思想影响,感觉只要是柱状的生物体、动物的生殖器都能补肾壮阳,所以什么鹿鞭虎鞭牛鞭羊鞭马鞭驴鞭,只要是“鞭”,都敢入口。

感觉就是一鞭在手,阳气我有

除了各种“鞭”,还有什么鸡睾丸,羊腰子,蛇血,鹿茸、生蚝,海参,韭菜,锁阳,肉苁蓉,松茸菌,铁棍山药,象拔蚌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商家们或男人们认为不能壮阳的。

以锁阳为例,只不过是一种全株红棕色的草本植物,因为形状颜色等原因,在某百科里的介绍就写到:“锁阳能补肾、益精、润燥,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对瘫痪和改善性机能衰弱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吃“以形补形”的食物,“十全大补”的药物外,当代国人补肾壮阳,还喜欢“练功”。

其中最甚者,非“洗髓功”莫属。

各种稀奇古怪、乱七八糟的补肾药方、壮阳神功,其实也是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基本上时代越发展,壮阳的幺蛾子就越多。

民国之前,中国的补肾壮阳药大多来自道教炼丹或中药食材,大体可以分三类:

一、食材来源类,如“兴阳蜈蚣袋”、“龙骨珍珠方”“海狗大补剂”等。

二、强调效果类,如“治男子令阴长大方”(使阴茎长大)、“令女玉门小方”(使阴道窄小)之类,还有什么“铁钩丸”、“金枪不倒丸”“太极益肾丹”“灵龟展势方”等。

三、假借传说类,如“妲己润户方”、“始皇童女丹”、“隋炀帝怡情固精丹”、“武则天花心动”等。

民国之后,随着西方壮阳药进入中国,中式补肾药异军突起,真正具有治疗效果的伟哥普惠全球。

更重要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商购物平台的迅猛发展,加上人们性意识的觉醒与丰富等等,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补肾壮阳药物、性保健品的快速增长。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地球上绝大多数雄性哺乳动物都有一根阴茎骨,受肌肉自主控制——它们根本不存在阳痿的问题。

人类是唯一没有阴茎骨的灵长类动物,有阳痿早泄等风险。

中华医学会在2018年发布调查数据:我国20 岁以上成年男性总体 ED 患病率为 28.33%,40 岁以上成年男性ED患病率为 40.20%。

丁香园之前也发文说:“国家卫生和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ED总体患病率是40.5%。“

基本上你走在大街上,每4个成年男性中,就有一个是ED患者。

目前买壮阳补肾产品的人群中,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叮当快药出过一个《8090后养生报告》,补肾壮阳在男性用药中位居首位,占比高达65%。

他们最爱购买的补肾药品品牌有肾宝片、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和知柏地黄丸。

孔子曾说: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性,作为一种原始的强大的推动力,让人类不断去追求性愉悦,探索性的多样性。

加之人类没有发情期一说,一年四季都能男欢女爱,差别就在这里出现了——男性是有不应期的,即所谓贤者时间,女性则没有,可以多次享受性爱欢愉,男性的求偶倾向又是多播种,以求延续自己的子孙后代。

如此一来,男性抱着满足性欲望的强烈诉求,怀着与生俱来的“以性能力强为荣,以性能力弱为耻”的中心思想。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