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我很social,其实与人接触让我很累……
前两天和朋友约饭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引用
看你朋友圈发了参加志愿活动的照片,好玩吗?
就那样吧,我在组里向外对接的工作特别多,我一个社恐做这些,其实还蛮心累的。
???搁这儿凡尔赛呢?你这么外向的人还说自己社恐??
朋友给人的印象,一直就是一个待人热情、在社交中游刃有余的人,在我们的小圈子里,ta总是处在能够主导话题、把控节奏的中心位。以通常对外向和内向人群的定义来看,朋友毫无疑问身处外向的那一队列。
但仔细想想,ta本人似乎对喧闹的社交场合并不感冒,偶尔参与需要大量社交的活动,尽管当下舞得风生水起,事后也总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说自己“仿佛身体被掏空”。
这样的人格特征,不禁让我想到一个在网络上流传颇广的词:“假性外向”。
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假性外向的描述,分享给编辑部的小伙伴们后才发现,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人,还真有不少。
以下这些,就是假性外向者们常常遇到的情况:
如果你也曾在生活中有过这些感受,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个假性外向者啦!
问题就来了:在心理学定义中,“假性外向”究竟是什么?这样的性格会给社交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一个假性外向者,又该如何舒适地社交呢?
来看今天的文章。
什么是假性外向
许多假性外向者,从自身和外界获得的自我认知,是极其分裂的。
说自己外向,又对大部分社交场合充满抵触之心;称自己内向,再熟悉自己不过的朋友们又会拍着ta的肩膀哈哈大笑:真的吗,我不信。
为什么会这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重新理解“内向”与“外向”。
首先,内向/外向的本质,是一种人格特征。
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内向(Introvert)的概念。他认为,内向的人能量指向内部,独处的时光能带给ta们能量,所以ta们往往倾向选择安静和独处;外向的人的能量指向外部,ta们能从社交活动中获取能量,因此ta们常常活泼健谈,喜爱社交。
注意,下文中的内向、外向,均采用这一定义。上面↑的知识点很重要!
社会早早将人们二分于“内向”和“外向”的框架下:说一个人“外向”,意味着ta长袖善舞、擅长社交;而一个人“内向”,则等同于ta畏手畏脚、缺乏社交技巧。
然而事实上,“喜爱独处” “喜爱社交”,是由ta们能量指向形成的“因”,而可能(并非必然)造成的“果”;同样的,一个人是否有社交焦虑,并不取决于ta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都可以有社交焦虑。
再者,内向和外向,本来就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Cohen & Schmidt, 1979)。我们的内向或外向性会落在一个区间内,很少有人是绝对的内向或外向者。
上世纪40年代,第三种性格——中间性格(Ambivert)被提了出来。具有中间性格的人兼有外向和内向的特质,但二者都不占主导,ta们在慷慨陈词和认真聆听之间的切换更加轻松自如,情绪方面也更有适应性。
内向性:
喜欢一个人待在安静的地方 先思考,再表达 非常确定什么样的事物能让你获得能量
中间性格:
有时喜欢安静,有时喜欢热闹 有时你会先思考再说话,但是也不会惧怕自由地表达 并不确定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你补充能量
外向性
喜欢身处充满外界刺激的热闹环境中,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边思考,边表达 非常确定什么样的事物能让你获得能量
说到底,一个人是否“假性外向”,和ta本人性格是偏内向还是偏外向,又或是中间性格无关。假性外向者不一定外向,但必然有ta们“假”的一面。而ta们之所以会产生社交焦虑,正是因为ta们在社交中的实际表现与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分裂的,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性。
以下3种情况的人群,都有可能成为“假性外向”者:
假性外向者为何这样?
这样说来,假性外向者们的困扰无非在一个“假”字。在ta们的人生经历中,由于种种原因,假性外向者们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有悖于天性的社交模式。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假性外向者身上。每个人除了自己原本的性格之外,确实拥有一些可以自由施展的个性面(free trait)。当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尤其是当这个情境对实现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时,就能够表现出与自己原本的性格截然不同的言谈举止,以达成当前ta想要实现的目标(Little, 2011)。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想要达成目标,就一定要调出一个外向性表现的人格呢?直接用本真的样貌来社交处事不行吗?
对此,心理学家Erika Martinez(2020)做出了回答: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外向的社会,”他说,“在许多情况下,正是对归属感和被接受的渴望,促使内向的人改变。”
多项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与内向者相比,外向者更有可能被他人视为领导者,也更有可能获得领导职位(Judge et al., 2002)。换句话来说,外向者通常会更容易被视作“成功人士”。
再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逢年过节遇上七大姑八大姨,如果表现得活泼大方,就会被称赞“聪明”“可爱”;如果畏手畏脚,则会被说“害羞”“放不开”。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规训中,我们自然从小就有了“表现得外向=受欢迎,表现得内向=被孤立”的认知。即便自己本来并不适应外放的交往模式,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好相处”,交往起来“更容易”,也会强迫自己扮演成一名游刃有余的社交达人。
除此以外,一个人本身拥有的人格特质,也会使得ta们成为一名假性外向者。
例如讨好型人格者、高敏感人群,以及共情能力强的人群,ta们很容易就能察觉到他人的情绪波动。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当ta们意识到当下的情景需要ta们来充当交际花的角色,ta们便会义无反顾地让自己“外向”起来。
图/unsplash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让自己表现得更外向时,无论ta本身是外向/内向/中间性格者,都会更容易换来他人积极的反应,ta们自己也会变得更快乐 (Dittmanm, 2003)。
这点对于内向者来说更甚。举个例子,对内向者来说,谈论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ta将自己扮演成一名外向者,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当ta们套上外向者的外皮,也就生出了合理推销自己的勇气,显然也会更容易获得上级的青睐。
假性外向者的社交,会变成什么样?
只是,这种“扮演”,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是由ta们的先天基因决定的。
人格的稳定性已经得到普遍证明:我们都在某种“套路”中生活,而且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经形成,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即便我们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会体现出人格的不同方面。但在长时段内考察时,我们的行为仍然会体现出某些恒定的、一般性的特质,呈现出某种“常态”(Bem, 1974)。
行为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1974)认为,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快速的、凭直觉的,“毫不费力”的认知方式;而第二种则是理性、慎重,需要付出努力的方式,需要人们有更强的动机,同时消耗的认知资源也相对更多。
当人们在处理一些简单的信息时,人脑就会自动调用第一种认知方式,只需要一切照旧地应对即可;而当人们需要处理更复杂、更高级的问题时,即当情境所需的反应与固有个性不符时,人脑则会调用第二种认知方式。
这就意味着,当假性外向者们需要发挥ta们外向的那一面时,通常需要有更强的动机,比如要完成某个重要的目标,同时也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不“做自己”的时候,时间久了会感到疲惫不堪。
如果你在本质上就不喜欢社交活动,那么无论你如何掩饰(masking)自己的社交模式,你都会在社交时感到发自内心的疲惫(Zelenski et al., 2012)。
即便你在表面上“掩饰”得再优秀,你在社交中透露出的隐约的不和谐感也会被他人所察觉(Fisher & Ashkanasy, 2000)。和你交往的人也会感到困惑:
这个人是不是为人不真诚?ta真的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吗?
人们在真正深入亲密ta们之后,会发现ta们与所展现出的样子并不一致,从而选择远离。双方关系的持久度与亲密度都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Ciummo, 2017)。
许多产生严重困扰的假性外向者,也正是因为ta们已经太习惯使用一种伪装的、热情外放的社交方式生活,致使ta们陷入自我疑惑与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的境地。
图/unsplash
我是一个假性外向者,
如何保持自我的平衡?
如果你是一个假性外向者,想要高效地发挥“假性外向”中的优势,以更少的付出(自我损耗)获得更大的收益(实现更多/更重要的目标),那么就应该把那些“外向”的部分用在最关键的场合,那些称得上个人“核心目标”(core project)的事情上(Jarrett, 2017)。
核心目标,指的是那些对自己的人生有决定性作用的、与个人价值观及自我认同感息息相关的目标。
它有4个评判标准:
目标是否有意义,直接决定了它与我们而言是否是重要的、核心的,而同时满足后三个标准的目标,才是更值得我们去发挥自由个性的核心目标。
Little(1996)指出,每个人在平衡自由个性与做自己时,还需要一些“自我修复”的小技巧(restorative niche)。这些小技巧就像是游戏中那些帮助人物“原地满血”的灵丹妙药,不过,它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假性外向者来说,“充电”永远是必要的。当你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舒适的时候,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离开那个令你心烦意乱的情境,创造只属于你一个人的空间,而不是将自己钉死在那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状态里——这只会损耗你自己。
你要了解自己能够接受的社交频率和程度,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社交,不要轻易逾越自己的限度。也就是说,你需要“管理”好你的社交(时间、频率、场合等),而不能像面对社交毫无压力的人一样,仅凭自然和随性。
写今天的文章,是因为我自己一度因为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很长时间里,我对策略性地表现自己,以实现工作或发展相关的目标,感到抗拒。我认为那是一种虚假,也是对他人的欺骗。而当我确实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调整了自己本真的情绪和行为时,我又感到自我怀疑,我究竟是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个人呢?
后来我才明白,每个人除了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底色,也有很多短期的、目标导向的策略。我需要的是区分不同的情境,哪些场合需要我采用这样的策略,哪些场合我可以本真地呈现。而真正的我,就是这个对情境做出判断、对策略做出选择的“主体”。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成熟。
不知道能否有一天,做到自由地在出世和入世间转圜,同时永远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与君共勉。
作者 | 二狗子、马斯特
参考资料:
[1]Alcee, M. (June 6, 2019). Outgoing Introverts. Psychology Today.
[2]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252-1265.
[3]Bem, D. J., & Allen, A.(1974). On predicting some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The search forcross-situational consistencies in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81(6), 506.
[4]Ciummo, A. (2017, January 9). 5 Regrets I have about faking being an extrovert. Introvet, Dear.
[5]Dahl, M. (2014). How much can you really change after you turn 30? Science of Us.
[6]Dawn, D. G. (2008). The face of masking: Examining central tendencies and between-person variability in display management and display rule.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7]Dittmanm, M. (2003, April). Acting extraverted sputs positive fellings, study find.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8]Edward, V. V. (n.d.) What is an ambivert? Take the quiz to see if you are an introvert, extrovert, or ambivert. Sicence of People.
[9]Fisher, C. D., & Ashkanasy, N. M. (2000). The emerging role of emotions in work life: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1(2), 123-129.
[10]Granneman, J. (n.d.) Yes, outgoing introvert do exist-are you one? The Muse.
[11]Jarrett, C. (2017). The secret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BBC.
[12]Judge, T. A., Bono, J. E., Ilies, R., & Gerhardt, M. W. (2002). Personality and leadership: A qualitative and qauntitative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7(4), 765-780.
[13]Little, B. R. (1996). Free traits, personal projects and idio-tapes: Three tiers for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Inquiry, 7(4), 340-344.
[14]Little, B. R. (2011). Personal projects and free traits: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Brianrlittle.com.
[15]Marci, A. (2007, July 2). Selling Yourself by Showing Yourself, in a Good Way. The New York Times
[16]Myers, I. B., McCaulley, M. H., Quenk, N. L., & Hammer, A. L. (1998). The MBTI® Manual: 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Palo Alto: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7]Rubin, K. H., Burgess, K. B., & Coplan, R. J. (2002). Social withdrawal and shyness. Blackwell Handbook of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
[18]Thompson, E. R. (200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 (6), 542–8.
[19]Zelenski, J. M., Santoro, M. S., & Whelan, D. C. (2012). Would introverts be better off if they acted more like extraverts? Explor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counterdispositional behavior. Emotion, 12(2), 290.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