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气候变化……
在东汉末期,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再次成为了社会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随着世族不断兼并土地,人口又不断增加,就出现了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
根据后来的史书记载,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当时的人口已经超过了5600万,随后的三十年左右时间,人口一直在这个数字左右浮动。
在南方区域经济没有发展之前,中国的人口数目最多只能维持在6000万左右,所以,东汉末期的这个人口数字对于王朝来说已经达到了警戒线。
在这个数字背后,也暗示着严重的贫富差距。
但是,与此同时的是,东汉王朝迎来了一个新的寒冷周期。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中国历史记载第一次小冰河期是在商末到周朝初期,而第二个冰河期就是从东汉末年一直到西晋,持续了大约一百多年,到了东晋之后,气候才开始逐渐回暖。
冰河期是跟太阳的周期有关,一旦出现冰河期的话,温度就会下降,然后影响整个地球的环境。
这就意味着年平均温度要比西汉时期低两度左右,可不能小看这两度,两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却是非常严重。
一旦平均温度低两度,那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先的物种,使得一些物种无法生存。
并且温度下降,就会导致很多冰川无法融化成水,河流径流量减少,海平面也会下降,那么生成水蒸气也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降雨量也会减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王莽到东汉建国初期之后,温度已经下降了,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农作物要南移,经济中心也会南移,南阳盆地收成比关中要好。
所以,东汉定都在洛阳而非长安,温度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东汉末期的温度下降,降雨量下降,必然影响收成,再加上大量的流民,使得饥荒就会到来。但是更为严重的是,温度下降会导致瘟疫的产生。
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还有另外一句,“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两句意思就是,如果冬天寒冷,身体又没有足够的营养进行免疫病菌,就会伤寒,那么春天就会产生温病。
温病就是春天来的时候,全身发烫,但其实五脏是寒冷的。
这是因为缺乏食物,再加上天气寒冷,人身体储存不了精气和能量,免疫能力就会下降,遭到外界病菌,就不能杀死,病菌入侵到了体内。
在中医学理论中,肾脏是存储精气的,肾气受损,就会导致温病发生,虽然伤寒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本质都是肾中精气有亏的缘故。
而春天因为处于万物生长的季节,发散性比较强,那么就会互相感染。所以,春天的时候传染病最多。
特别是当病死的人比较多无法处理的时候,尸体就会散发更多的病菌在空气中弥散,如果再有尸体污染到水中,那么这个瘟疫传播就会更加迅猛。
在汉灵帝在位的二十年中,从公元168年到公元188年,有五次大的瘟疫。
到了汉献帝时候,加上各地频繁战乱,死人无数,瘟疫就变得更加严重,可以说是肆虐全国。曹操的《蒿里行》就这样写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既然是“蒿里行”,那么显然就是遍地的蒿草,没有庄稼,可见到处都是荒凉。
这首诗写在袁术称帝之后,那么在公元197年左右。从诗中可以看到当时东汉末期郊野遍地白骨,千里找不到人家,一百户只剩下一两户。
如果说这是普通百姓的话,那么很多富贵子弟也是在所难免,当时全国最著名的文人,被称为“建安七子”,有孔融、陈琳、王粲等,可是随着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的瘟疫,死了四个,只剩下三位了。
公元前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之后,心有不甘,写信给孙权:“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就是说赤壁之战当时因为有瘟疫,所以我烧船自败,才让周瑜成名。
至于他是否自己烧了船,这个难以确认了,但是瘟疫确实导致了曹操军队大量减员,这是不可置疑的事实。
由于长期的饥荒加上瘟疫,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易子而食”的局面。在《资治通鉴》中多处记载,并且很明确记载了曹操在灭了青州军之后,将很多民众做成“肉脯”充当军粮。
当时的医学家,也就是后来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曾经记录,自己的家族很多,超过两百多口,但是从建安年间开始,也就是公元196年以来,死了三分之二,其中七层以上死于伤寒。
事实上,张仲景家乡在南阳,这里是东汉最重要的农业区,人口密度很高,并且距离洛阳不远,但是重灾区。
面对这样的社会危机,首先就导致了宗教的盛行,汉朝本来出自楚文化,盛行图谶,再加上刘秀得位也是借助了图谶的力量,所以整个东汉非常盛行“谶纬之学”。
“谶”就是一些图形、符号、谣传等来预言未来之事,而“纬书”则是跟经学相对,是用一套天人感应、神话的理论来解释儒家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道、五斗米道等宗教开始兴起,太平道则是张角等创立,号称“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准备在甲子年,也就是公元184年开始起义。
张角的影响力就在于使用符水为百姓治病,治疗瘟疫等疾病,多有灵验,然后传道,以黄帝、老子为教祖,从而集结了上百万民众,用黄巾裹在头上,被称为“黄巾军”。
三国时期后来的名臣卢植、皇莆嵩、曹操、刘备等都是镇压黄巾军的著名将领。
除了北方的太平道,在南方还有道教另外一支,那就是“五斗米道”,实际上内部称呼是“正一威盟道”。
五斗米道创立者是张道陵,在东汉顺帝开始传道,因为入教者需要交五斗米而得名。“五斗米道”在南方传播甚广,尤其巴蜀之地。
实际上,同太平道一样,最初也是一个严格的秘密组织,但它在内部执行的是互相平等救济的原则,并且能够用一些特殊的法术为民众祈福和治病,为过路民众提供免费食宿。
这对于受尽饥荒与瘟疫折磨的民众来说,无疑像救世主一样,因此在东汉末期很快就广泛传播开来。
张鲁占据了汉中之后,后来就投靠了曹操,但是“五斗米道”的影响力却一直不减,并且到了东晋传播到了上层士族种,直到逐渐演化成了天师道。
东汉的气候变化,带来了灾荒、瘟疫、起义、战乱和新的宗教,同时还进一步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张仲景。
张仲景的家乡南阳是瘟疫非常严重地方,他面临这种问题,并且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后来简称为《伤寒论》。
《黄帝内经》中提出温病的根源在于冬天伤寒的缘故,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成因,就是肾阳受损。
后来的《难经》进一步细化了,提出伤寒有五种: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五种病状看似差异很大,有风、寒、湿、热、温,并且成病时间都不一样,也不一定都是在春天。
虽然症状不一样,发病不一样,但是本质成因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肾水不足,难以抵抗外部邪气,受不同邪气感染而生不同的病症而已。
对此张仲景将著作命名为《伤寒杂病论》不仅解释了温病的起源,也揭示了疾病起源本质就在于肾中元气不足,从而免疫力下降的缘故,张仲景也由此被后世尊为“医圣”。
在东汉末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随着气候变化一下子就喷发了,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原先的世族摇身一变成为了军阀。
汉代的社会秩序也随之崩溃与瓦解,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混乱而又动荡的时代。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