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又能说拼多多什么?…… – 交易者社区

其实,我们又能说拼多多什么?……

这个寒冷的冬天,发生了一场悲剧。

还没等到跨年,2020年12月29日,年仅23岁的拼多多员工张某,她在凌晨下班回家的路上猝死。

一个年轻生命的离开,引发了公众的讨论,热议至今。

其实,不仅仅事件本身值得观察,舆论的热议也值得细细品味。

对悲剧的讨论,原本至少有四个方向:个体、资本、社会、文化。

但如今讨论最多的角度,却是资本。

个体原因,比如身体有隐患却依然在拼命,这个角度,亲朋好友最容易想到,但舆论不好谈,毕竟,当事人已经付出了生命代价。事后再指指点点,不厚道。

社会?

按照国情,这个方向的议论,其实只能留给历史评论。

因为旧社会才水深火热嘛。

当然,拼多多一开始倒是想把舆论引导到这个方向。

拼多多在知乎官方账号上发的评论,但很快删除,随后否认,但被知乎无情揭穿。

拼多多这段话的意思,很直白。

我们社会造成了「拿命拼的一个时代」,所以才有「拿命拼」的年轻人,才有了年末这个「猝死」的悲剧。

在这个时代下,如果不「拿命拼」,选择安逸,那么安逸也有代价。

以下是拼多多的言外之意:安逸的代价,也许并不比「猝死」更好。尽管猝死很糟糕。我们控制不了社会带给我们的命运,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程度,要不要去「拿命拼」。

有一种被「社会」强加命运之后的悲壮。

当然,很快,拼多多意识到这个反应的不妥。开始删除、甚至否认。

毕竟,大家都懂得,我们不能拿对待旧社会的方式来对待已经实现「全面脱贫」的当今社会啊。

就算你是一个将近7000位员工,市值2000亿的公司,那也不行。

新闻也很快出来了:「接到网络舆情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已对拼多多公司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调查,会对该公司用人合同、用工时间等情况进行检查。」

正确的方式,还是声讨资本。

以及资本带来的万恶的「加班文化」。

还记得996吗?

你看看,压榨人的996工作制,还成了「互联网文化」了。

资本家说得理直气壮。

比如,马云说:

「今天中国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

《纽约时报》中对马云「福报说」的回应,文章标题为《马云错了,996不是福报》。

另一个资本家,刘强东是这么说的:

「以我的体质,做到8116+8,周一到周六,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周日工作8小时,每个月休假两天,完全没有问题!」

因此,很自然地,讨论的角度,开始集火在资本上,集火在资本提倡的「狼性文化」上。

当然,既然是讨论,就有反对的,也有维护的。

反对资本的,会认为资本是万恶之源,资本的压榨导致了悲剧;维护资本的,则认为资本犹如权力一样,只是工具,善恶在于人性不在于工具,还有更进一步的,认为资本的创造力为社会提供了巨大价值,不仅不能轻易否定,更要精心爱护。

这些评论的文本,到处都是,此处不赘述。

在这样的舆论场域里,拼多多是又难受又尴尬。

尴尬,描述的是它的处境,辩解不对,不辩解也不对。它代表的是资本,它当然不会自认为做错事,问题是,那悲剧该怪谁?

怪当事人吗?怪社会吗?怪文化吗?

不敢,所以难受。

难受,是这种处境下拼多多的心情。

以它的角度看,它与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在企业与员工关系中,只存在双向选择,不存在强制。

的确,虽然拼多多是一个很强势的大公司,但肯定不会勒令员工不许离职、强制员工工作;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马云的阿里巴巴、刘强东的京东、雷军的小米、任正非的华为,也出现在富士康……

公司和员工本是双向选择,是契约关系,并不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

员工之所以选择进入拼多多、华为这样的大公司,肯定有愿意、甚至珍惜这份工作的一面。

想想看,什么样的处境,能让一个员工不顾身体、干活到猝死那一刻?

什么样的处境,能让一个员工带着重病工作一个月,直到累死也不提辞职?

这是2006年,华为一名25岁的胡姓员工的悲剧故事。

什么样的处境,能让一个员工认为,996都已经算舒适了,也不去提离职呢?

这是我们社会的一种工作文化吗?

如果社会有更舒适的、待遇稍差也许也差不了太多的选择,他们还要做同样的选择吗?

清华大学的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提到过他的一个观察。

一次,他在比利时的火车上,与比利时当地的小伙子有交流。

当问到这伙子有什么目标或理想时,这位小伙子回答说:「攒一个外出度假的钱」。

孙立平教授描述小伙子的脸上,带着「天真、轻松、灿烂」。

这样的「天真、轻松、灿烂」,在我们当代中国的年轻人脸上,能看得到吗?

尤其是「轻松」,多少年轻人,刚走出大学校园,便已暮气沉沉。

是因为中国的年轻人,本就如此吗?

孙立平教授的发问,将「拼多多悲剧」的根源,指向了更深的层次:

「真正值得反思的是,这种以命换钱的现实生存状态是多么的荒谬和令人悲哀。更值得反思的是,面对这种荒谬和悲哀,有多少人抱持一种与己无关的冷漠和接受的态度?又有多少人甚至觉得理所当然,世界不就是这样的吗?」

这个评论层次,便是社会角度。

其实,这才是不应该被绕开的角度。

老百姓在用生命换钱,这是事实。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调查,只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和韩国的工时,可以和中国人的平均工时相比。

这算的还是全国平均的工时,如果只看北京上班族的工时,已经远远超过了墨西哥。

全球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工作时间分布,颜色越深工时越长。

几乎可以说,中国大城市的上班族是世界上最拼的人,但他们挣的却实在少得可怜。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人均收入在世界上排名61位,仅是韩国的1/6。

还记得以前「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讨论吗?

年轻人,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找到了好地方,仍然需要用命来拼。

最典型的,还不是这次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而是当年,2010年,深圳富士康员工「十连跳」事件。

那次事件,同样引发巨大的舆论,有各种各样的热议。但舆论也跟今天一样,最终聚焦在「批评资本」与「为资本辩护」上,集火在资本上。

庆幸的是,当时也出现了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经典评论。

他说:

「富士康多米诺跳事件后,我一直在找原因。我设想在什么情况下,我会自杀。只有一种状况,我会自杀:我相信所处环境是自己能呆的最好的地方,但是度日如年。」

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是啊,那些从底层摸爬滚打到拼多多、阿里巴巴、华为的人,何尝不是走到了自己认为的「最好的地方」,但又何尝不是「度日如年」?

他们有选择吗?

理论上固然有,但实际上他们能选择的路少之又少。

员工能够选择离开吗?

不甘心。

即便选择回到家乡,就能逃离房贷、车贷、看病、子女教育、老人抚养的负担了吗?

底层人民的上升通道,永远比预估的还要狭窄。

千军万马过了独木桥以后,还有更加狭窄的独木桥,前路遥遥无期。

无处安身,这是中国的社会现实。

社会之所以这样,原因说来复杂,实则也简单。

也许无法深度评论,但是至少可以发问:

我们社会,有阶层固化的危险吗?

年轻人的上升通道,底层人的机会,穷人变为富人的希望,富人不轻易丧失产权保护,这些都还有机会吗?

机会,往往对应的是权利。

我们可能没有答案,但知道道理。

当权力固化时,社会就会丧失权利;当社会丧失权利时,人民就没有机会;当人民没有机会时,社会阶层就会固化。

当社会阶层固化时,来自底层的悲剧,就不会消失。

这个冬天带来的悲剧,就会继续重演。

如果我们平静地接受了这样的悲剧,那么,无非就是默认了,这个社会本是弱肉强食的丛林,你不成为狼,别人就成为狼吃掉你。

可是,社会本不该是丛林,人本不该是狼。

对于拼多多事件,对于消逝而去的年轻生命,我们能说的其实很多,但也说不了什么。

唯有扼腕叹息,如此而已。■

参考资料

拼多多疑似回应「员工猝死」后秒删,是真的吗?拼多多又称截图系谣言,你相信吗?. 知乎, 2021-1-4.

拼多多年轻员工“996”加班后猝死 官方账号“冷血”回复引发众怒. BBC news, 2021-1-5.

拼多多23岁员工猝死 拓城辛劳谁人知. DW, 2021-1-5.

拼多多员工猝死后陷入舆论旋涡 在美上市股价盘前一度跌逾4%. 路透社, 2021-1-5.

马云谈996: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很多人想做没机会. 澎湃新闻, 2019-4-12.

25岁华为员工之死. 新浪财经, 2006-6-2.

Huawei’s ‘Wolf Culture’ Helped It Grow, and Got It Into Trouble.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2-8.

The Richest Man in China Is Wrong. 12-Hour Days Are No ‘Blessing’. The New York Times, 2019-4-21.

—END—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