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到朱由检这一代,明朝灭亡已成定局?……
崇祯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正是崇祯一生的真实写照。
崇祯皇帝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
但是,他依然逃脱不了亡国之君的命运。而最终当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之时,崇祯皇帝宁可在煤山自尽,也没有把当时明朝军队中军力最为强大的宁远铁骑调进中原围剿李自成农民军,严格遵守了自明成祖朱棣开始的历代明朝皇帝对天下臣民的承诺,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到朱由检这一代,明朝已经病入膏肓,明朝灭亡已成定局,朱由检采取的很多措施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到朱由检这一代,明朝的阶级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解 的地步,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占领了很多的地方,外面也是有清朝的大军虎视眈眈。崇祯本来就不愿意当这个君主,上任之后更是急于求成,很多事情都弄巧成拙,最后崇祯成为了一个亡国之君。
崇祯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君主,上位之后也是积极的做出了改革。首先诛杀了魏忠贤,稳定了朝中的局面,对外积极的寻求帮助,想要和皇太极议和,专心解决内部农民起义的问题。减轻部分的赋税,试图挽回一些民心,但是这些政策的效果还没见效,李自成的大军就攻破了明朝的最后一道防线。
崇祯上位之后想把军事主帅都换成自己的人,于是他竟然把守卫边防的袁崇焕换了下来。要知道临阵换帅是军事上的大忌,一支军心大动的军队是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的,最后关宁军也是被清军打败。
其实,崇祯帝是明朝自太祖以来罕见的勤政之君。
据有关史料记载:崇祯帝勤政到为处理公文彻夜不眠,一次,他去慈宁宫拜见宫中最有威望的刘太妃时,竟然坐着睡着了,刘太妃命人拿来锦被给崇祯盖上。崇祯醒来后苦涩地说,为处理公文,召见群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经两夜未眠,说罢与刘太妃相对落泪。
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挥师百万东进京师,将京城团团围困。为了化解危机,朱由检召集了京内三大营,打算靠着九门坚不可摧的城防与贼军周旋,等待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救驾。然而,吴三桂却迟迟未到,三大营的十万精兵自行瓦解,京城九门守军纷纷开门投降。
朱由检做梦都想不到失败来得如此突然。
面对一个一个风雨飘摇的烂摊子,朱由检极尽勤勉之事,为绵延大明王朝的生命做着自己最大的努力。1644年初,战争的硝烟烧到京城内,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城。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崇祯帝准备迁都南京,然而身为一代明主,迁都会给自己的声誉留下影响,崇祯帝遂深夜找来天启年间进士李明睿,让他在朝廷上提出迁都事宜。
翌日清晨,文武大臣皆聚集在太和殿内议事,李明睿按照朱由检的意思提出了迁都南京的建议。可谁知,此言一出遭受群臣强烈反对,大家甚至纷纷闹着要杀了李明睿,朱由检见此情形,百般无奈之下只得作罢。作为世人心中的明君圣主,他决定死守京城到底,与明朝共存亡,最终自缢景山。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大明王朝已衰落,但是,也不至于败得如此突然。那么,为何明朝正规军在面对农民军时如此不堪一击呢?
正如朱由检临终前的遗言所说,臣子误国,崇祯朝的大臣们多为墙头草,他们的态度紧随军事发生变化。在大臣们的态度变化中,1643年是一个关键节点。就在这一年,手握重兵的陕西总督孙传庭被李自成击败,明军主力全军覆没,朝官们的政治立场发生极大的转变。
在此之前,极少有明朝大臣投降闯军,但是,在此之后,明朝大臣一听说闯军来袭,纷纷拱手而降。尤其是在农民军攻破京城时,朝官们几乎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农民军占领京城后,当时京中尚有大臣两千余人,但只有二十一名大臣选择追随皇帝殉国。
身处南京的史可法如此评价道:“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明朝的大臣们大多“识时务”,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断定明朝灭亡已成定局。
朝廷民心尽失,大明百姓丧失了对朝廷的信心。明朝末年,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朝廷不得不向民间征收繁重的税目,并将这笔税收用于“三饷”,极大地加重了各地农民的负担。除此之外,崇祯即位后天灾频发,老百姓收获的粮食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又如何能缴纳繁重的赋税呢?为了逃避苛税,农民们不得不加入到起义热潮中。
李自成为何能够一呼百应?就是因为他打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劳苦大众的积极响应。从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中我们就能看出老百姓对闯军的期盼:“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京城的百姓虽处天子脚下,但是,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听说农民军即将打入京城,许多京城百姓甚至对李自成怀有期待。
当时的京城,甚至,流传着这样的传言:李公子一旦遇到贫苦人家,必会赏银五两。闯王有这种传言造势,京城的老百姓自然盼着闯王早日攻破城门。
其结果就是:在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祯带着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皆己逃散,最后,崇祯前往景山自缢,史称甲申之变。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
从军事角度来看,1643年孙传庭的军队被全歼,此时明朝仍有战斗力的军队只剩吴三桂一支。然而,此时的吴三桂需时刻提防盘踞在辽东的后金,分兵乏术。崇祯能够依靠的,只剩老牌劲旅三大营。何曾几时,三大营是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但是,经土木堡一役,三大营的折损过半,只剩一群老弱病残,徒有正规军的架势,根本没有战斗力。
史学界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京城黑死病蔓延,三大营的士兵饱受其害,失去了战斗力,事实上即便没有鼠疫作祟,十万名明军对于百万农民军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更何况,朝廷已经几年未给三大营发粮饷,士兵们又怎会为朝廷卖命呢?
还有就是,明朝陷入极为严峻的财政危机,国家机构一度陷入瘫痪。前文中我们已提到,朝廷根本无法从民间征收足够的赋税。此时关外的后金、关内的农民军、各地频发的天灾,以及冷眼旁观的各地藩王,他们都成了影响朝廷收入的重要因素。因为朝廷没有足够的资金解决问题,所以这些问题愈发严峻,进而导致朝廷更难从民间征集粮饷,陷入恶性循环。
根据史料记载,在1644年初朝廷对外负债已多达白银百万两,同年从南方收取的税银仅有几万两。国库中的钱究竟流向何方了呢?绝大多数都钻进了大臣们的口袋里。国家面临危亡之际,崇祯曾号召文武百官进行募捐,为国家解决燃眉之急。然而,朝臣呼声虽大,但真正肯慷慨解囊的大臣却寥寥无几,大臣们或拿着几百两银子应付皇帝,或干脆对崇祯哭穷。
更可笑的是,当李自成的军队进入京城后,曾向明朝遗老们征收“拷饷”,在大棒的震慑下,大臣们像竹筒倒豆子般交出了自己的私产。据统计,当时最穷的官员都能拿出白银数万两,还有不少官员“慷慨”赠予农民军白银十万两。
明朝灭亡,谁该承担责任?
其一,万历积病
崇祯皇帝的爷爷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其在位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虽巩固了汉家疆土,但也极大的耗费了明朝的国库。执政后期更疏于政事,加之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明神宗执政晚期,党争长期持续,导致朝政日以腐败。因为明史界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所以,明朝的由盛转衰,这口大黑锅应该从万历皇帝哪里背起。
其二,小冰期
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这次小冰期给中国农业社会带来巨大的打击,尤其是明朝西北地区,几乎颗粒无收,农民揭不开锅,一听说老李打出的旗号“闯王不纳粮”,便聚众起义加入李自成的大军,并发展成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而1640-1700年是这次小冰期中最冷的时期,这与清军南下入关、建立政权的时间是也一致的。这种状况直到比小麦、水稻等谷类作物更耐寒的新大陆作物:马铃薯、玉米等被广泛种植之后情况方得以改善。
其三,财政赤字
说白了就是朝廷没有钱了!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内忧外患,国库入不敷出,内地有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关外有后金军连年的侵扰,国内有战斗力的武将,甚至包括明末第一军“关宁铁骑”都是两点一线地来回奔波,入关镇压完农民军,又赶赴关外与后金军对抗而这些军队的调动,后勤保障,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和粮食作支撑。
就这样,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后金军的长期两线战斗中,力不从心直到明朝灭亡。另外,诛杀魏忠贤之后,南方的富商巨贾的税收无人收取,直接导致了明朝财政的进一步恶化,迫于无奈的崇祯只能饮鸩止渴,下令征收“三饷”
“辽饷”、 “剿饷”(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和“练饷”(用于操练地方武装),合称三饷。
三饷加派的总额超过明朝正赋的一倍以上,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这无疑是压倒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四,崇祯皇帝性格刚愎自用,用人多疑
崇祯到底有多不信任臣子呢,跟大家列一个数据,崇祯一朝17年,光内阁首辅就换了19个,换过14任兵部尚书,弄死了其中的7个!有好事我来,来黑锅你背!有这样的领导,试问手底下还有谁愿意给你卖力呢?
举两个例子:比如兵部尚书陈新甲,在崇祯的授意下与后金秘密谈和,谁料东窗事发,崇祯为了平息朝堂的愤怒,不留一丝颜面,下令将其革职并斩首。
再比如诱杀蓟辽督师袁崇焕,并凌迟处死。此举导致辽东群龙无首,直接寒了九边将士的心,更是替后金除去了眼中钉。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明史 袁崇焕传》
总的来说,崇祯在位十七年,矜矜业业,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奈何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种种内因外因,让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