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往要拒绝马太效应…… – 交易者社区

男女交往要拒绝马太效应……

01

前些日子,在微博上有人发起了名为“你最爱的反派cp”的话题,讨论热度很高。

其中让人意难平的莫过于《伪装者》中的曼丽和明成、《无心法师》中的岳绮罗与张显宗。

而这两对银幕cp也有一个共同点——剧中没有交代他们是否产生了爱情,但观众们却为他们的“爱情”泪流满面。

实在隐射了那一句名言:“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将以死来句读。”

于曼丽对明成是深爱的,但是她对明成越好,明成却越抗拒;

张显宗对岳绮罗是深爱的,但她把他的好当成了必然,最终还是悲剧结尾。

爱情里的人是很难做“加减法”的,你对一个人越好,可能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

爱情的圆满,在于两个人的互补和付出,而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和坚持。

男女交往时,要拒绝“马太效应”。

02

“马太效应”源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得,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演变在社会心理学中,就变成了“付出越多、收获越大”的累积优势。

但假若这样的理论放在感情里,就很大可能变成“一厢情愿”的付出。

爱情里没有累积优势一说,而一个人也不会因为你对她的好就选择你。

电视剧《恋爱先生》中,辛芷蕾饰演顾瑶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道理。

顾瑶与宋宁宇是大学同学,两个同样优秀的人最终走进了婚姻。

结婚后,顾瑶为了宋宁宇回归家庭、变成了全职太太。

但是顾瑶七年的付出,却变成了宋宁宇口中的“风吹不着、雨晒不到”。

在宋宁宇与她离婚时,她哭着质问他:“我当初做全职太太是你求我的”

但是那个当初对她百依百顺的男人,如今却在律师面前,为了财产和她争得面红耳赤。

在感情里,那个心甘情愿做出让步的人,如果一直为对方让步,最终的结果可能并不能如自己所愿。

真正的爱情就像是一架天平,无论哪一边的加码都会给双方造成影响。

对方爱你,不是因为你加的筹码多,而是因为你们彼此平衡。

在生活里,常常有人问道:“为什么我对你那么好,你却不爱我?”

这句话本身就存在问题,爱一个人对她好是基本要求,而不是筹码和条件。

03

感情也是有底线的,对别人付出得多,有时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在《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书生在雨夜救下了一只狐狸,就像话本里所写道的那样他们相爱了。

狐狸幻化做一个美丽的女子,日夜红袖添香陪伴在书生身旁。

每次当书生遇见困难或者灾难的时候,她就来帮助书生。

然而她不过是道行太浅,每次的帮助都会伤害自身,随着帮助的次数越多,她也越见虚弱。

终于,当小狐妖又一次的帮助,改变了书生的惨祸时,由于消耗过度、她再也无法恢复当初状态了。

这个时候,书生对她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他开始烦躁这个“女友”不能帮助他。

所以,当他再一次需要帮助时,他以“殊途”为借口,派人把她收服,然后自己却风风光光迎娶了大官的女儿。

小狐狸一腔真情错付良人,甚至到最后以生命作了代价,才看清了枕边人的面目。

但是为时已晚,她对书生一次次无底线的帮助,养大了他的“胃口”和野心。

当他把感情转变成了索取,而对方不再能供给时,自然也就成了抛弃的理由。

“马太效应”讲求的是两极分化导致的差距,付出越多,得到越多,遇强则强。

但是感情不是谈资本和生意,人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资本累积。

在爱情里,你付出越多,可能反而适得其反。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在意你有没有为她做过什么,因为爱的本质就是“我愿意”。

04

异性交往,要拒绝“马太效应”。

因为感情不是交易,也无法把“对你好”当成筹码,让付出变成“我爱你”的证明。

之前有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词:“爱她就带她吃哈根达斯。”

但是不爱你的人,你把哈根达斯堆满在她面前,她也不会为你动心半分。

当你决定永远“无条件”对一个人好时,本身就为这份感情设定了条件——“对她好”等于“她爱我”。

一旦你无法再次满足条件,那么很可能就会被淘汰出局。异性交往,要有真心,更要有底线。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