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贱货让人哭笑不得…… – 交易者社区

总有一些贱货让人哭笑不得……

有一次,路遇一名多年未见的校友,于是和他共入附近茶馆亲切交谈叙旧。

一阵寒暄之后,必然是讲述各自当下营生,也就是所有同学会都免不掉的要汇报各自“混”得好不好的意思,我呢,还是一如既往地逢人就说我在自由散漫的工作状态,研究开发自己的思维体系,经常也写写帖子吐吐槽,主要是为了结交天下好友,希望能有好几亿人认识我喜欢我最好是崇拜我——粉丝超过川老头那种。。

那位校友自然是面露一丝掩饰不住的喜色,大概是两种意思,一是确实挺欣赏我这样一向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风格,第二个意思是他显然觉得混得没他好,心里暗喜的意思。

然后他就欲什么故什么地说起他自己的工作,原来他已经在一个相当高大上的单位任职了——就是大家都能经常听说到的那些部门之一,然后又故作发牢骚地说如何如何羡慕我,说他们单位里管得可真严啊,什么什么不能随便出门,干点啥都要备案,连什么什么都要24小时被啥啥啥啥的那种。

虽然他表情控制得很到位,但我还是听出来了,其实他是想炫耀他所处的工作单位级别特别高,所以才享受这么的各种严格严苛的特殊的限制,言下之意是他有资格享受这些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特殊的制约。

总之,他心底满自豪的,但是却用一种牢骚的语气来表达,真不愧是我校友,传播学的专业看来还没忘。

还有一种场景是大家经常会遇见的,不管是现实中还是在各种群聊里,聊着聊到一些时事了,其实也都是一些相当平常的时事议论——不议论时事,那还能叫人吗?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是因为人类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要接触到社会生活,那就免不了要对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触,

——因为社会如何其实就是由所有个体的感受和见解形成的“交叉火力”一起构成所谓“趋势”或者“潮流”的,而且这种交叉火力的见解汇总和融合得越充分,才能最大限度地让社会获得最全面和最合理、协调的“共存方案”。

但总有些特别“自觉”的聊友就会经常煞有介事地提醒大伙——“这事不能乱说”。言下之意也是为了表现他特别“懂规矩”,而且是“为了你们好”。

最完美的人类生活,当然是建立在所有的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感受和想法的基础上,就算是对企业开发产品和服务来说也才有足够的信息依据啊,比如世界上最好的那些产品就都是企业家们细心、耐心地吸收了所有人最大的不满和牢骚才能开发出来的解决方案。

什么叫贱货?就是在歧视和受制约中特别积极地适应它,最后学会享受它,最终成为引以为豪的事情的那种没有脑子的人。

早上我刚看了个讲“身体语言”的视频,是一个专家分析地球另一角某落后小国那个J先生的身体语言的:

所有他出现的场合,所有人都要把双手聚到脸部的左侧与眼睛同高进行鼓掌,而只有J先生才有资格把双方放在胸部以下的高度轻轻鼓掌以示回应大家;

所有他出现的场合,他一人必须走在所有步行人群的最前头,而且夸张的大步行走,腆着大肚子,形成了最鲜明可笑的标识;

他每次出现都会更换一套衣服,而其他人则是清一色的永不变改的灰色着装,以突显这个不可一世大傻逼的特殊性。

如果这个人真的给大伙带来温饱和快活也就罢了,关键是那个地方的人大多都处于饥饿状态,挖野菜、出逃的现象比比皆是,被全世界都鄙视的那种穷困劲,可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如此激情澎湃甚至热泪盈眶地配合他这种仪式呢?

这么多年了,这么多人是怎么做到忍饿受冻地保持一个整齐的姿势向导致自己人以及家人长年累月生活在世界生存质量最低线的人鼓掌、欢呼并且表示可以以生命来捍卫他的不可一世的自恋式尊严的呢?

这两天看了一下被大家使劲吐槽的电视剧《大情妇》,就想明白了:

一个字,群体的“贱”。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坏蛋们当然是最喜欢这类贱货的,而且希望这类贱货越多越好,因为这样自觉地放弃了使用自己大脑、自觉地接受各种没道理的束缚和制约的人,特别适合做帮凶来压制别人的生命和生活的自由。

正常的、向往自由的人,都是以自己能做更多、能想更多、更说更多为快乐之源,这也是那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原因,因为他们所有的人每天都在想还有什么是能做的、能说的,就用尽力气去突破障碍和桎梏去做到它,而且也尽可能帮助别人突破各种束缚。

然而贱货思维却是——以自己能做、能想、能说的事情受到越多束缚为荣,从来没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就像猪在圈里向野外的狼炫耀——因为我乖、我听话,天天待在这里不乱跑乱动,所以主人才每天给我好吃的,你们羡慕吧?

最近我领略到的一群新的有这种特质的人,就是跟风起哄骂马云、嘲笑马云、或者幸灾乐祸地说“马云飘了”的人:

这些人,最爱口口声声说阿里冲击了实体店铺啊,又说什么伤害了实体经济啊,其实,他们压根就没搞明白啥叫“实体经济”,我不得不再科普一下:

第一,很多人由于缺乏经济学常识,容易把“实体店”和“实体经济”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需要区分理解,我这里给科普一下:

“实体店”中的“实体”,侧重强调的是“物理属性”,意思是商家的店铺,或者经营的产品是具备物理上的“物体”特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更直白一点说是“占地方”的,比如我们平常所见的各种实物产品,超市、商场、大卖场等等。

但是,具有“实体”、“物体”等物理属性的商品或者经营场所,不一定是“实体经济”,比如房地产、古董收藏等这些行业,却是属于“虚拟经济”。

然而,马云王兴他们搞的电商,比如淘宝、美团、拼多多、还有网络直播卖货,还有抖音、快手,这些产品和经营方式,虽然是互联网上的看不见摸不着、不占地方的东西,它们却都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而且在“实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越来越大。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这两个经济学概念的本质区别来看了:

看见没有?这里的“实体”并非指的是“物体”,而是指“价值”意义上的“实”。

看见没有?大家觉得很实实在在的“房地产”、“古董收藏”看上去是有“物体”的存在,但在经济学上却属于“虚拟经济”,因为它们带来的只是价格上的不断增长,但是不会带来价值上的增量——无论一套房子被炒到十倍还是百倍,房子的居住价值却不会增长,古董也是,还有股票、期货这类也是如此。

所以,“实体经济”所说的“实体”,并非指产品或者经营方式的物理属性,而是更强调是否创造了真实的价值增量,比如,马云的淘宝电商,抖音上的各种直播、视频,虽然不具备物理上的“实体”属性,但是它们实实在在地给人们带来了使用价值上的增量,实实在在地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所以,这些互联网产品属于实体经济。

而电商,更是属于实体经济中的“商业服务业”范畴。

所以,以后不要再大谈什么电商、互联网产品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甚至伤害的话了,那是一种误解,实际上,电商和互联网产业是促进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但最可笑的是,这些跟风骂马云的人,往往自己并不是真的开什么实体店的人,也从没有被马云或者马云的产品“欺负”过,倒是每年双十一特别积极等着打折优惠、天天都在逛淘宝的人,其实他们是马云系列产业最直接的受益者,但是,他们就是要骂一下马云,因为觉得马云赚钱比他们多——这是他们多年养成的一种习惯,不管有理没理,反正你不能比我赚钱多。

当然,如果这些赚钱比自己多的人是外国人——比如比尔盖茨、马斯克、巴菲特,他们也不会骂,但是只要是自己国内的,那就骂的来劲。

还有一些人骂马云的理由据说是“~需要监管”,这也很离谱的,新闻上经常报道有那么多P2P都卷铺盖跑路,受害者哭天喊地的最后都不了了之,好多人的本金也收不回来,倾家荡产的不在少数。

——可从没见过马云的平台出过啥大事,你不能光看见人家玩得大就不顺眼啊,本来市场经济就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老盼着人家收缩干啥啊?这不是相当于别人生病、你非要按着马云的脑袋吃药啊?这能治得好病吗?

那些说淘宝搞垄断的就更奇葩了,君不见电商领域除了淘宝,还有京东、拼多多、美团、唯品会等十几个大型同类电商,完全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下,也完全没有进入门槛,消费者拥有完全的选择权,哪来的垄断可言?

再说了,除了电商,满大街都有各种商场超市你可以选,没有人强迫你一定要网购啊,你乐意去逛大街买东西谁能拦你么?

还有一点,这些人可能忘了——连马云这样量级的人都“守”不住的东西,你自己迟早也守不住,所以,你别盼着马云“失守”,毕竟,马云不管怎么样,人家这辈子吃穿不愁了,再怎么受打击对马云来说不过是个账面数字的变化而已,可是你自己呢?

看到别人在骂马云的时候,你得看清楚别人的屁股坐在哪、你自己的屁股坐在哪,别老动不动就以为自己的屁股和别人坐在同一个椅子上,没准人家坐的是黄花梨的八抬大轿,而你坐的的塑料小马扎,你跟着人家一起起哄傻不傻啊?

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贱货和正常人相互碾压的过程,虽然最终人们总是能一次又一次地用技术、知识和观念来突破了一层又一层的人性束缚,获得了更宽松更完美的新世界,但其中也总是伴随着贱货们的活蹦乱跳一时风光。

所以,要想让文明的力量更大一些,前进脚步更快一些,让地球上更多的人能在享受了温饱和基本生存所需之后,更要有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微笑,我们就要挺住,保持对贱货的嘲讽和鄙视。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