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是如何看待日本武士刀的?…… – 交易者社区

明朝人是如何看待日本武士刀的?……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输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

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写的“日本刀歌”,欧阳修偶得一把日本刀,对其赞叹无比,乃赋诗一首。日本武士刀号称“世界三大名刀”之一,冷艳夺目,寒气逼人,是能“切玉如割泥”的“昆吾之剑”。制作臻精,享誉天下,被宋朝人视为稀世珍宝,“太刀十把,则可自宋人易六七千匹之物”。

在明代,又是一个日本刀具大规模流入中国的时期。当时的中国人又是如何看待日本刀呢?

佩戴武士刀的日本武士画

明代为日本刀成熟的时代

不少人以为,日本刀是由唐刀流变而来。其实早在周秦时代,就有中国刀剑流入日本。日本就曾发掘出不少形制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古剑相类的铜剑。到了汉代,中国的环手大刀传入日本。环手刀锻造精良,威力巨大,深受倭人喜欢。1964年,在日本大和栎东大寺山古墓中,就出土了一把东汉中平年制的环手刀,上有“百炼精刚(钢),上应星宿,下辟不详”的铭文,作为墓主的心爱之物陪葬。

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期,“唐大刀”流入日本,日本以之为蓝本,造出“唐样大刀”,并逐步进行改进,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日本由蕨手刀到太刀的演变过程

大约为中国北宋的日本平安末期,日本中央集权渐渐衰败,豪强势力兴起,形成了武士阶层这一军事贵族集团,由此带来了长期的战乱,并使日本最终进入了武家掌权的幕府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武士刀得以迅速发展。日本首先出现了适应马上劈砍的弯刀“太刀”,“太刀”带有一定的弧度,符合流体力学原理。日本刀自此由直变弯了。

到了明代,日本先后进入室町幕府时代、战国时代、织丰时代、江户时代,频繁的战争,使得武士刀进入繁荣成熟的“新刀期”。刀的品类也更加多样,出现了肋差、打刀、短刀等各种类型。刀的制造流程完善,工艺也已成熟:选用两种不同硬度的钢铁,做“皮铁”和“心铁”,刀既能削铁如泥,又不易折断。之后在高温下反复折叠锻打,令刀身浑然一体。锻打成型后,在刀胚上涂抹薄厚不均的专用黏土,进行淬火,由于受热不均,刀体形成弧度,又应经过温差处理,弹性韧性大大增强。最后,还要经过研磨师研磨,银师、鞘师装饰,一把武士刀才最终成型。

蕨手刀 奈良時代(8世紀)

奈良春日大社所藏的“金地镙钿毛拔形太刀”,此刀是平安时代之物

朝贡、贸易和倭寇入侵

明代日本刀流入中国的方式,一种是和平手段,即朝贡和贸易。明建文三年(1401年),日本遣使访明,所献之物中,就有“剑十把,腰刀一柄”。到明英宗朝,日本幕府上贡宝刀就有一千两百多把。这些日本刀大多数被装备给御林军使用,朝廷也照其式样加以仿制,成为内府和锦衣卫专用的“绣春刀”。

明朝和日本之间的官方贸易,是所谓的“勘合贸易”:即明朝政府给外商颁发许可证——“勘合”,持证的商人定期在规定的地点进行贸易。明朝廷对日本的要求是十年来一次,贸易地点在宁波。日本商人贩卖了大量刀剑。明朝规定日商携带剑刀,“毋过三千把”,可见日本人一次就带上千把刀来。

制作武士的军刀

由于日本刀质量上层,进口又受限制,“日本刀之值八百文或一贯,携至明土则值五贯文。”因此,日本商人不遵守明政府规定,大量走私日本刀。第四次勘合贸易,日商带刀三万把,第六次,带刀三万六千把,有记录的十一次勘合船贸易,共输出刀剑达二十多万把,至于其他时间,其他手段走私入境的日本刀,就更不计其数了。

日本刀还有一个入境渠道就是倭寇入侵,长期的战乱使得日本产生大量的流亡武士,为求生计,漂洋过海,来中国打家劫舍。另因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不少海商沦为海盗,充实壮大了倭寇队伍。倭寇就装备有先进的日本刀。他们拿着锋利的日本刀,上窜下跳,气焰十分嚣张。戚继光说:“长刀,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

明朝时期的日本倭寇

赞叹不已到为我所用

明嘉靖年间,文人唐顺之,得到一把日本刀,也写了一首日本刀歌:

有客赠我日本刀,鱼须作靶青丝绠。

重重碧海浮渡来,身上龙文杂藻荇。

怅然提刀起四顾,白日高高天冏冏。

毛发凛冽生鸡皮,坐失炎蒸日方永。

闻道倭夷初铸成,几岁埋藏掷深井。

日淘月炼火气尽,一片凝冰斗清冷。

持此月中斫桂树,顾兔应知避光景。

倭夷涂刀用人血,至今斑点谁能整?

精灵长与刀相随,清宵恍见夷鬼影。

迩来鞑靼颇骄黠,昨夜三关又闻警。

谁能将此向龙沙,奔腾一斩单于颈?

古来神物用有时,且向囊中试韬颖。

唐顺之,南直隶(今江苏)武进人,是当时的一代名儒,曾任兵部郎中督师浙江,亲率兵船再崇明海域大破倭寇,后任凤阳巡抚,在抗倭军中染病去世。他和日本人可谓是不共戴天戴天的死对头。但他在得到一把日本刀之后,也对其赞叹有加。“毛发凛冽生鸡皮,坐失炎蒸日方永”,“持此月中斫桂树,顾兔应知避光景”。

获取了这样的神兵利器,唐顺之想到了大明朝的北方边患。明嘉靖年间,所谓“南倭北虏”,北方土默特部阿勒坦汗崛起,甚至一度兵临京师。唐顺之就想着能够拿起这把杀气逼人的倭刀,奔赴北方战场,“奔腾一斩单于颈”“且向囊中试韬颖”。

戚继光(1528年-1588年)

谈到抗倭,自然不能不说起戚继光。戚继光和倭寇对战多年,深知日本刀之利害:“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段。”戚继光观察日本刀,不仅仅看到刀剑本身,而且发现了日本武士使刀时技法朴实严整、劲力充实流畅。而中国当时的剑法“徒支虚架,以图前人美观。”必须要从敌人那里借鉴学习,改进中国的刀法。

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在台州之战中缴获以一本日本刀谱《隐流之目录》。戚继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写出了《辛酉刀法》,并且仿制加长日本的野太刀,配合刀法使用。新刀和新刀法,伴随着戚家军南征北战,在抗倭抗蒙援朝战场上屡建奇功。

明军出征抗倭寇 水上激战

仿制改进日本刀,学习融合日本刀法者,还有程宗猷。程宗猷,名冲斗,安徽休宁人。他说:“(倭刀)其用法,左右横条,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常败于刀。”对此,他深入学习日本刀法。先是仿制日本刀,“今以倭刀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则长有五尺。”“惟以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渐渐薄去,两旁脊线要搞起,刀口要薄”。浙江人刘云峰,得日本刀法真传。程宗猷遂拜刘氏为师,一招一式地学习,最后再融汇贯通,发展提升,写成了《单刀选法》一书,开创了程氏长刀这一武术流派。

戚家军的刀法和程氏长刀后来在民间又互相交汇发展,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武学宗师的提升改进,结合了一些传统长剑的技法,形成了现代传统武术的一门——苗刀。

日本刀源自中国,到了明代时,刀的质量和刀法已经超过中国。倭寇来袭,“单刀陷阵,五兵莫御”。对此,明人并未固步自封,也没有自暴自弃,承认对手的先进之术,击败了倭寇,丰富提升了中华武术。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You may also like...